【摘要】資產全壽命評估決策系統通過可動態配置的資產評估模型、全網貫通的資產評估流程、特征關聯的資產決策輔助與實時項目流程管控,按照分節點、各階段、全過程三個層面實現評價指標體系、評估模型、評估流程和過程管控,實現對公司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工作成效、工作質量、工作流程運轉效率的整體評估決策。
【關鍵詞】資產全壽命評估決策系統整體評估決策流程管控
一、項目的意義
青海省省電力公司通過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評估決策系統建設,為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提供資產狀態的評估考核及決策建議,并有利于建立資產賬卡物的統一與聯動機制,促進各底層業務間的有效銜接和貫通,實現資產精益化管理。
二、理論依據
2.1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基于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關鍵技術研究成果中關于評價指標體系的定義,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從安全、效能和成本三個方面對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工作成效、工作質量、流程運轉效率進行量化,形成相應指標或指數。指標體系包括結果性指標和過程性指標兩套體系,按照管理層次逐層進行細化分解形成閉環管理模式。
通過建立戰略目標、結果性指標、管理流程及過程性指標的關聯關系,實現評估指標體系在戰略層、管理層及執行層的合理分解,最終形成評估指標體系。
2.2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評估決策模型
評估決策模型是根據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總體目標研究確定的,是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各階段、全過程工作都要遵循的基本方法。模型函數的確定需根據指標和指數的設置,對采集的數據和信息進行預處理,根據設備類型等因素對數據進行標準化,不同量綱的指標要對照標桿值(或目標值)進行折算,通過歷史數據的驗證,使計算結果能夠有一定的物理意義,并可以收斂。
2.3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評估流程
評估考核機構將圍繞以下步驟開展資產管理工作的評估、分析和反饋流程:首先,完成指標體系的設計(包含指標分解關系、指標定義和計算公式等);其次,根據指標的設計要求收集評估對象的指標數據,進行校核、計算后出具評估結果;在此基礎上針對評估結果進行分析和比較,掌握公司資產管理工作現狀和差異點;最后,評估考核機構應根據評估結果形成相應反饋意見,用于制定資產管理工作持續完善的提升計劃或對既有指標體系進行更新修正,最終形成評估考核的閉環流程。
三、系統架構
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評估決策系統是為滿足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框架體系中資產評估和決策需求、滿足管理層和決策層工作要求的決策分析型應用。具有跨業務系統、跨平臺整合、多系統信息融合的技術特點,其所需的資產全息數據將來源于各業務應用系統,同時將基于“SG186”工程一體化信息集成平臺實現與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相關業務系統的交互。
四、實施過程
實施周期內,針對青海省電力公司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五大類設備的基礎數據問題,進行了3輪數據核查和整改工作。數據核查工作主要是從PMS系統和ERP系統導出整體的五大類數據進行分析,分析數據差異和存在的問題,提供數據整改建議,在生技部和科信部的主持下下發地市公司進行整改,整改的過程中LCAM青海實施組、ERP項目組、PMS項目組全程提供技術支持。進行了3輪數據核查工作,累計清理資產主變、斷路器、組合電器、電纜,架空線路等數據。
數據集成是整個項目組實施的關鍵。首先協助ERP系統對于接口開發項目工作的字段確認,ERP開發工作持續三周時間進入聯調階段。LCAM青海實施組負責整體推進SG-CIM和ERP系統、PMS系統之間的橫向集成和數據聯調工作。經過三輪聯調,PMS系統、ERP系統的數據順利進入SG-CIM系統內,并且符合橫向集成的相關要求。
五、結論
青海LCAM評估決策系統為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提供一個統一的管控中心,通過和相關應用系統互相配合,提供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的統一視圖、關鍵業務監控、資產評估和輔助決策及管理考核相對應的功能支持,從而支持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的業務開展。加強了資產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對提高管理水平,提高電網設備可靠性,延長使用壽命,降低全壽命周期費用,提升經營效益,實現“資產優良”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