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保證“滿調幅、滿功率、滿時間”的三滿播出任務,做好設備的檢修與維護工作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關鍵詞】發射臺故障檢查方法故障分析預防性檢修元器件的維護
自“西新工程”實施以來,全疆各中波發射臺的發射機都有電子管機更新為全固態PDM機,這對于在中波發射臺工作的維護人員來說要實現“高質量、不間斷、即經濟、又安全”的播出,同時還要保證“滿調幅、滿功率、滿時間”的三滿播出任務,做好設備的檢修與維護工作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一、故障檢查方法
1、外觀檢查:不用儀器,直接觀察是檢查故障的一種很重要的手段,它不但為分析故障提供一種現象,而且往往憑借觀察就能準確判斷部分故障的原因。外觀檢查故障的主要方法是看、聽、嗅、摸。看:一要看設備的工作狀態,各表指示;二要看元件有無打火、飛狐、變形、變色、冒煙、斷線、氧化、灰塵、腐蝕、生銹、發霉等異常現象。聽:一聽機器內部有無異常聲響、如打火聲、風響聲,二聽播出信號的質量,有無打火聲、交流聲、明顯失真聲。嗅:就是嗅異常氣味,如燒焦的元件味,絕緣漆的膠木在過熱的情況下發出強烈的氣味,電解電容爆炸也有較大的電解氣味。摸:一是粗略地估計元件的溫度,如摸電源變壓器、晶體管、觸頭、接線處接觸是否良好,風機風量的大小,摸時要注意安全,電壓高的部件要在停電后并放電的條件下檢查,同時要注意溫度是否過高,以防止燙傷手指。2、儀器測量:測量是觀察的繼續和深入;常用的檢查方法有:電壓法、電流法、電阻法、波形法。(1)電壓法:主要用于測量電源電壓,電路支路電壓、晶體管集成電路等有源元件的直流工作電壓、交流工作電壓、電阻、電容、電感等無源器件的電壓降等,根據電壓值分析電路的工作狀態,用以判斷故障所在。(2)電流法:電流值可由機器表頭直接指示或另行測量,電流值可以分析電路的工作狀態,判斷晶體管、集成電路等元件的工作情況。(3)電阻法:是在機器不加電的情況下檢查元件的基本方法,看看元件是否開路、短路、擊穿,阻值有無變化,電容是否漏電,量電阻可用萬用表、電橋,檢查絕緣電阻可用搖表。(4)波形法:是通過用示波器觀察信號的波形、幅度、時間寬度、相位來判斷故障和技術指標的測量方法。
另外,在檢查故障時可以采用開路法、短路法和分段測試法。
(1)開路法:把電路的某部份斷開,如用于過流部位檢查,可能分部分斷開再觀察。(2)短路法:把電路的某部分短路。(3)分段測量法:把被試電路分成幾部分測量。
各種測試方法各有長短,適用于不同場合和條件,應根據不同情況選擇適當的測試方法。
二、故障分析
發送設備故障排除可歸結為了解情況、分析判斷、測量驗證并予以更換等3個步驟,其中分析是比較難的,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故障分析應當貫穿處理故障的全過程。當遇到故障時,應根據故障現象和觀察的資料,運用理論知識和已有的經驗進行邏輯推理,分析故障可能由哪些原因引起,如何證實,哪種可能性較大,應該先從哪兒下手,也就是形成一個比較合理、科學的程序。檢查故障有時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明明存在故障但疑點都被排除,無處下手,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開拓思路,考慮還有哪些可能性沒有想到。
三、預防性檢修
排除故障是迫不得已得補救辦法,要實現“三滿”播出,就必須以防為主,不但使機器處于最佳工作狀態,還要合理的安排檢修期,做好預防性檢修。檢修周期一般劃分為周檢、月檢、季檢、年檢。安排檢修周期的原則是:易損元件、動作頻繁、高電壓、大電流部件和受溫度影響大的元件檢修周期要短一些。低電壓、小電流的部位和性能較穩定元件的維修周期可以長一些。檢修時除了針對元件和各部件以至于整機的功能進行相應測試外,還要進行相應的預防性檢查、維護,其主要有:溫度的檢查,發射機的清潔,接觸狀態的檢查,零部件的更換。
四、元件的維護
元件與部件的維護主要是對設備中的晶體管、集成電路、電容、電阻、電感、開關、保險絲、風機、變壓器、接插件等進行預防性維護,定期對其進行除塵,檢查元件有無過熱、變色、斷裂、松動、生銹、擊穿等跡象。檢查風機運轉是否靈活,接插件連接是否可靠,各插座、插銷、螺絲是否緊固、接觸是否良好??傊?,對設備科學規范的使用與維護,是確保“三滿”安全播出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更好的做好技術維護工作,我們應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使廣播發射設備始終運行在安全、可靠、穩定、良好的狀態。
參考文獻
[1]陳曉衛.全固態中波廣播發射機使用與維護
[2]方德葵.廣播發射實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