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軟件(Software)簡單的說就是那些在計算機中能看的著,但摸不著的東西,概念性的說軟件也稱為“軟設備”。軟件被應用于世界的各個領域,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軟件開發發展前景展望
一、軟件開發的過程
軟件開發的發展歷史主要分為四個階段:1、20世紀60年代末期出現“軟件危機”,軟件產品開發周期長,錯誤多,難以維護和適應修改。當時的荷蘭物理學家E.W.Dijkstra提出“結構程序設計方法”,由此出現了軟件開發的最早理論:結構化分析和結構化設計。2、軟件的編制每次都是從零開始,這是造成“軟件危機”的根本原因。整整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到七十年代才獲得成功。由此出現了軟件開發的第二大技術理論體系: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3、在1998年日本京都召開的“基于構件的軟件開發(CBSD)”國際專題學術會議上,一致認為軟件開發技術離不開構件和體系結構。軟件體系結構現簡稱“架構”,由此出現了第三大技術理論體系:基于構件的軟件開發。4、后來隨著分布式的出現,出現了第四大技術理論體系:面向服務的架構。
二、2012年軟件開發行業的發展
軟件開發技術是時下最主流的高端技術,研究軟件開發有哪些進步的最佳方式就是從軟件開發的開發方法入手,軟件開發方法的變化歷程見證了軟件開發與過去相比的所有進步。
2012年是國內云計算實現落地的一年,特別是微軟和上海政府的成功合作,給國內實現云落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云”落地了,我們如何使用這片“云”?拿什么使用?答案是云應用。談到云應用,當然離不開云開發。可以說,云計算的發展,也改變了傳統的軟件開發模式。在國內超過百萬的開發者當中,特別是移動開發,盈利的不到2成,絕大部分開發者都面臨資金、技術和用戶的多重短板;橫跨多平臺的復雜開發和測試環境,讓開發者團隊在不同的平臺甚至不同的編程語言損耗開發精力。而云開發恰恰可以解決以上的問題。
第二個關鍵詞是移動開發。毫無疑問,移動開發是開發領域的一個子集,包含在開發之中。但先如今,仿佛其關注程度遠遠超過了傳統的桌面開發。
第三個關鍵詞:BYOD指攜帶自己的設備辦公,這些設備包括個人電腦、手機、平板等。現在更多的情況指手機或平板這樣的移動智能終端設備。
目前,許多企業開始考慮允許員工自帶智能設備使用企業內部應用。企業的目標是在滿足員工自身對于新科技和個性化追求的同時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企業在移動終端上的成本和投入。
BYOD時代的到來,離不開硬件設備的支持,但同時,企業也更加需要軟件的支持。作為員工,我們需要相關的軟件來進行更有效率的辦公,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通過合理的措施,來管理這些軟件。
三、軟件開發的前景展望
軟件開發行業的前景,歸納為以下幾點:1、高成長:全球軟件市場以每年13%的平均速度增長,遠大于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長速度;2、高智力投入:所需固定資產少,生成成本少,純腦力活動為主;3、服務性強:軟件產品售后服務工作量大,而且軟件開發商在做系統集成時必須對用戶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得到用戶的密切配合,因此兼具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特點;4、高附加值:軟件的相對附加值高,大約是CPU的2倍、存儲芯片的3倍、硬盤的5倍;5、全球性強:尤其因特網的出現,給軟件開發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使得軟件產品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銷售到全球,同時,軟件開發又是一個受名族文化、風俗、習慣影響較小的產業。
綜上所述,由于當今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需求擴大,因此軟件開發行業將會繼續研發和發展,在開發方法上更進一步,研發出更省時省力,讓開發人員方便的軟件開發方法,從而方便用戶,提高軟件開發的水平和知名度。
參考文獻
[1]梁華.淺論近年來軟件開發技術與應用發展趨勢[期刊論文] -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23)
[2]劉國建.軟件開發的人文價值支持系統[期刊論文] -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1)
[3]王博然.蘇鋼軟件工程的歷史與發展趨勢[期刊論文]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