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部審計對于企業的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通信企業內審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深入探討了將工業工程的“工程經濟學”應用在內部審計中的可行性。
【關鍵詞】通信企業內部審計工程經濟學
發起組織委員會(COSO)在1992年發布了關于內部控制理論的報告,并在1994年又重新修改,最終發布了《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的報告,該報告明確參數了內部控制的組成是由環境、風險、活動和信息等多方位的控制組成,在整個經濟實體中都涵蓋的系統。內部審計在評估內部充當著監督的角色,不僅要判別內部評價的有效性,而且還要提出完善的控制方法,并且還需檢查內部的執行情況,在整個內部的控制過程中全方位監控。這個報告的提出奠定了內部控制發展的基礎,并為國企業以及公司團體的廣泛贊譽。本文將從通信企業內審環節的薄弱點出發,探討強化內審的意義研究[1]。
一、通信企業內審存在的問題
(1)大環境的因素。審計組織體系是由國家根據自身的經濟水平以及社會狀況而確立的,用以規劃和協調國家審計、民間審計和內部審計的關系。對企業而言,國家的審計組織體系對內部審計機構和管理體制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企業首先必須根據國家規劃管理體制以及設置方式,其次是企業自身的需求來設置內部審計機構[2]。(2)自身的因素。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內部審計在通信企業的職能和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二、解決方法研究
利用工程經濟學對如何有效利用資源進行研究,找出提高經濟效益途徑。工程經濟學是對各種工程技術方案的經濟效益進行的研究,目的在于找到利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預期成果的運行機制,實現以最低壽命周期成本完成作業或服務的功能。將其與通信企業的審計相結合主要有以下的幾個功能:
1、優化通信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權力配置。
為了確保審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內部審計人員必須享有一定的權力,這里的權利具體來說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檢查權。即可以超越本組織內部控制制度對業務活動和財務收支等活動進行檢查,并且不接受任何人的拒絕,并且有權利獲得被審計部門及工作人員的支持,具體包括提供有關審計主題的全面記錄。(2)披露權。內部審計部門對被審計部門的違規事項有權進行披露。(3)報告權。內部審計部門有權將審計報告和相關審計意見提交到最高管理當局。(4)一定的處罰權。給予我國通信企業內部審計部門一定的處罰權是有必要的。首先,在建立內部審計制度的初期,如果缺乏處罰權,那么將會導致檢查權的行使效果達不到預期效果。其次,如果將所有的違規事項均交由最高管理當局處理,再由最高管理局決定是否處罰,必然會拖延工作效率。再次,內審部門的處罰權是由其監督的主要職能說決定的。
2、強化通信企業內部審計的信息管理。
內部審計信息管理就是指將信息通過整理等方式將其轉化為能被人們理解的信息,也包括將對審計工作產生影響的情況集合起來。加強審計信息的管理是滿足工業工程技術理論的,也是內部審計監督和業務管理的基本依據。具體到通信企業就是,在工業工程技術理論的支持下,通過審計部門將審計信息進行輸入、整理等一系列活動。(1)內部審計信息輸入的管理:信息輸入是指內部審計部門以監督和管理的需要為依據,對內部審計信息進行搜集,具體搜集內容有:通信企業在某些時期內制定的政策、規定或者方針等;內部審計部門自身的情況;被審計的業務部門的基本情況等。一般采用的信息輸入方式如下:自行輸入、組織輸入、指派輸入以及協作輸入。(2)內部審計信息的整理:對信息進行整理是指利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對收集的原始信息進行處理,對信息整理的具體過程包括:將原始信息分類、鑒別原始信息的可靠性、確立整理的目標、將內部審計信息進行處理,使其有序化和系統化。通過這樣的方式,通信企業內部審計的信息管理將會得到一定的強化[3]。
三、總結
本文從大環境因素以及通信企業自身的因素出發,探討了目前通信企業中內審存在的問題,創新性的提出將“工程經濟學”與“內部審計”結合以達到解決問題的要求,這兩者的結合將進一步優化通信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權力配置以及強化通信企業內部審計的信息管理。
參考文獻
[1]嚴暉.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背景分析與框架建構[J].財會通訊,2004,6:34-37.
[2]汪國銀,林鐘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內部審計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2: 025.
[3]謝曉燕,張心靈,陳秀芳.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現實選擇———基于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關聯的分析[J].財會通訊:綜合(下),2009(3):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