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D-LTE是一種新興移動通信技術,其能提高系統在不同場景的應用性能,是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的主流技術之一。下面本文就對TD-LTE無線網絡的覆蓋特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TD-LTE無線網絡覆蓋特性
TD-LTE無線網絡技術即分時長期演進(Time Division Long Term),是由阿爾卡特-朗訊、中國移動、華為技術等業者共同開發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與標準,是時分雙工技術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版本的LTE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技術,其發展應用對無線通訊行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TD-LTE系統與TD-SCDMA系統
TD-LTE系統和TD-SCDMA系統的差別表現在幀結構、天線技術和各信道對SNR(信噪比)的需求上。
(1)幀結構。在幀結構上,TD-SCDMA系統采用的是智能天線、聯合檢測和接力切換的技術,其無線幀為兩個5ms的子幀,最大的覆蓋半徑,一般被理解為11.25Km。TD-LTE系統采用的還是OFDM技術和MIMO技術,其幀結構與TD-SCDMA系統系統相似,都分為兩個5ms的半幀,但系統的最大覆蓋面積在理論上是由GP的長短決定的,而由于時隙的配置方法更為靈活,從理論上來看,其系統的覆蓋半徑遠比TD-SCDMA系統的大。
(2)天線技術。由于TD-SCDMA系統采用的是波束賦行和接力切換的技術,在對鏈路進行預算時,既要考慮波束賦行給接收端帶來的天線增益,也要考慮到切換時接力切換帶來的切換增益。
(3)各信道SNR需求。TD-SCDMA系統采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址)技術,其系統接收的靈敏度等于背景噪聲,干擾余量和C/I(Carrier/Interference,載干比)三者之和。
二、TD-LTE系統的覆蓋特性
TD-LTE的覆蓋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覆蓋的目標業務。TD-LTE覆蓋的目標業務是一定速率的數據業務,在系統中,只有PS域業務,而沒有電路域業務,而由于PS數據速率的覆蓋能力不同,在對覆蓋進行規劃時,要以邊緣用戶的數據速率目標作為首要參數,目標數據速率不同,解調門限也就不同,TD-LTE系統的覆蓋半徑也相應的有所不同。
(2)用戶分配的RB資源數。TD-LTE系統中,用戶分配的RB資源數對用戶的數據速率以及覆蓋都會有影響。在20Mhz的寬帶中,TD-LTE系統中可供系統調度的RB數是100個,每一個RB有12個15kHz帶寬的子載波,在使用使,分配給用戶的RB資源數目越多,用戶的數據速率也就越高,同時其占用的頻帶總帶寬也就越高,系統接收機端的噪聲也就隨之增高。
在下行方向,由于下行的發射功率是均分的,加上基站接收機的影響,分配的RB資源個數對覆蓋的影響較小一些,當用戶占用的RB資源數目變化時,系統的覆蓋距離變化較小。
(3)多樣的調制編碼方式。由于系統中增加了64QAM的高階調制方式,使得系統編碼率更加豐富,當用戶分配的RB資源個數固定時,系統的調制等級越低,編碼速率也就越低,解調門限也越低,系統的覆蓋就會越大,因而,在TD-LTE系統中編制解碼的方式對系統的覆蓋影響更為復雜。
(4)天線類型。由于使用了MIMO技術和波束賦行技術,在對鏈路進行預算時,既要考慮前者帶來的發射分集的下行覆蓋增益,又要考慮到后者在上、下行方向上的接受分集增益、賦行增益和分集增益,使得天線對系統覆蓋的影響也更為復雜。
(5)呼吸效應。由于系統采用的OFDMA技術,可以不需考慮同一地區不同用戶之間的干擾,但在小區間的同頻干擾依舊存在,使得系統仍存在著一定的呼吸效應。
(6)系統幀結構設計。從幀結構上來看,TD-LTE系統的覆蓋半徑更大。
三、結語
TD-LTE系統覆蓋性能是其網絡性能分析的一部分,在分析研究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實際應用中的各種路徑損耗、鏈路平衡等對覆蓋有影響的因素,使分析的結果能夠更為準確,從而提高覆蓋規劃的質量,提高整個系統的性能,從而更好地推動這一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趙婧,TD-LTE室內覆蓋規劃思路及性能分析[J],科技信息,2010(30):361-362
[2]吳秋瑩,TD-LTE無線網絡規劃及性能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9):481-482
[3]趙旭淞,張新程,徐德平,等,TD-LTE無線網絡規劃及性能分析[J],中國移動TD-LTE專題,2010(11):528-529
[4]李文偉,陳寶仁,吳謙,等,TD-LTE電力無線寬帶專網技術應用研究[J],電力系統通信,2012(11):627-628
[5]李新,TD-LTE無線網絡覆蓋特性淺析[J],電信科學,2009(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