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是智能建筑的重要內容,文章介紹了綜合布線系統的產生、特點、設計、組成、子系統的設計要點等內容,希望能夠引起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進一步關注,能夠對綜合布線系統設計的實際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智能建筑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要點子系統
一、引言
智能建筑是在一般建筑物上配備樓宇、辦公、通信自動化系統的建筑結構形態,其中綜合布線系統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組成內容,它負責協調這些系統的工作,實現大樓內部各種信息的共享,以滿足商務活動和大樓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而要更好的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做好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工作,文章擬對此進行探討分析,以期能夠為實際工作提供指導。
二、綜合布線系統的產生與特點
隨著智能建筑物的建設和發展,其規模越來越大,內部的系統越來越多,系統規模也在擴大,控制點越來越多,并且比較分散,線纜的數量也不斷增多,必須采用完整和可靠的布線系統,實現對大量線纜的管理和終接。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人們探索和構思出綜合布線系統。綜合布線系統是樓宇和園區范圍內的傳輸網路,它將建筑物內部的語音交換設備、智能數據處理設備、其它廣義數據通信設施連接起來,并且通過設備同建筑物外部數據網絡或電話線路相連。該系統采用標準的雙絞線和光纖,支持高速率數據的傳輸,同時該系統還有連接器、插座、插頭、適配器電氣保護設備等等,有模塊性。綜合布線系統具有自己顯著的特點,主要包括實用性、靈活性、模塊性、擴充性、經濟性等特點。
三、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
1、范圍的確定。綜合布線的設計采用的是電信布線網絡,將建筑物內的各個系統合成完整的實體,包括所有的弱電系統。而事實上,為了提高設計的實用性和經濟性,將語音、數據、圖象傳輸的系統納入到綜合布線系統當中。
2、設計配置的確定。第一、最低配置。適用配置標準較低的場合,用銅芯對絞電纜組網。第二、基本配置。適用中等配置標準的場合,用銅芯對絞電纜組網。第三、綜合配置。適用配置標準較高的場合,用光纜和銅芯對絞電纜混合組網。每個工作區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信息插座,每個信息插座有一條四對對絞電纜,干線電纜配置,對計算機網絡適宜按48個信息插座配2芯光纖,對電話或部分網絡選用對絞電纜,按信息插座所需線對25%配置,或根據用戶需求配置,并留適當備用量。
四、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及子系統的設計要點
1、工作區子系統。該子系統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連線組成,包括裝配軟線、連接器、跳接軟線。設計要點包括以下內容:連接器必須具備國際ISDN標準的8位界面;設備線纜與同類跳線的性能應該相同;適配器與相連的水平布線系統的傳輸性能相匹配;根據建筑物樓層的平面圖計算可用樓層空間,估算信息插座的總數。
2、水平支干子系統。由工作區信息插座至水平跳線架之間的水平鏈路。設計要點包括以下內容:確定線纜類型,優選方案為五類或六類雙絞線;有源設備、網絡、通信等專用設備不得作為水平布線系統的一部分使用,如果必須使用,必須設在水平跳線架外;必須考慮水平布線系統與電磁干擾源之間的最近距離;同類型線纜的不同形式之間只允許有一個轉接點;接地必須符合建筑規范和ANSI/EIA/TIA-607標準;采用星型拓撲結構,每個信息插座與一個水平跳線架相連;敷設方式由建筑物的開間情況決定。
3、垂直干線子系統。包括主干線纜、中間及主跳線架、插入終端和用于主干至主干跳線架內的跳線。設計要點包括以下內容:確定每層樓的干線要求,根據干線子系統所傳輸話音和數據信息需求推算,按選定的設計配置確定;確定樓層至設備間的干線電纜路由,干線段最短、最安全和最經濟最好。根據相關規定,從主交叉連接點至遠程通信接線間距離不超過800m;確定干線線纜類型,垂直主干線纜采用大對數銅纜或光纖,常用的有62.5/125um多模光纖或10/125um單模光纖;確定干線敷設方式,包括電纜孔和電纜井兩種方式。
4、管理子系統。組成部分包括交連、互連以及信息插座,交連、互連允許將通信線路定位或者重新定位在建筑物的不同部分,這樣能夠對通信線路進行更為容易的管理。
5、設備間子系統。組成部分包括電纜、連接器、有關支撐硬件,通過該系統,能夠實現對公共系統設備的各種設備互連。
6、建筑群主干子系統。它是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部分,支持提供樓群之間通信所需的硬件,包括UPT電纜,光纜,電氣保護裝置。其中電氣保護裝置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電纜上脈沖電壓進入建筑物。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綜合布線系統是信息通訊網絡的生命線,也是進行商務活動的基礎。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堅持合理、實用、經濟、方便維護和管理的原則,并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全面的考慮,使系統的配置合理,既不浪費也不多余。只有這樣,才能降低使用階段的費用,取得更好的設計效果和使用效益。
參考文獻
[1]高彤莘.某辦公樓綜合布線系統設計綜述[J].科技信息,2009(3)
[2]楊怡.淺談智能建筑的綜合布線系統設計[J].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