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紹通信企業備品備件管理模式以及通信企業在備件采購、備件盤活、備件收集、備件檢測等方面采取創新管理策略,真正發揮備件管理在運維體系的作用,實現備件的最大化利用。
【關鍵詞】備件管理創新采購盤活
備品備件是指為防止設備部件損壞后影響正常生產而提前準備好的備用部件。通信備品備件是指提前準備好的硬件,用于通信設備發生故障后為保證通信服務不間斷而對故障件替換,包括傳輸、數據、交換、電源、無線等專業通信設備的板件、機框等,每個備件在通信企業內部作為固定資產進行管理。
一、通信企業備件管理模式
通信企業集團公司層面設有專人管理備件資產,省級公司層面管理模式通常為“兩級管理、三級存放”的原則,兩級管理即省公司、市公司管理,三級存放即在省公司、市公司、維護現場三類位置存放,省公司備件庫存放全省核心備件,包括一二干傳輸、數據及移動交換核心網備件,市公司備件庫存放本市核心備件及部分高值常用備件,維護現場存放低值常用備件。
備件日常調度方式:當網絡網絡故障后,由網管中心電子派單的形式進行,現場維護人員根據故障情況分析判斷,確定是硬件故障后,到備件庫領取備件對故障備件進行更換,故障處理完畢后把故障件返還給備件庫。
故障備件維修方式:由備件庫管理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把故障備件送設備廠商或第三方維修單位進行維修。在設備保修期內或已經簽訂硬件維保的,設備廠商負責對各種損壞的備件進行免費維修或更換;對于未簽訂維保的,維護單位根據情況選擇設備廠商或第三方維修單位,設備廠商或第三方維修單位修復后寄回備件庫,返修回的備件作為新的備件存放在備件庫中。
備件采購方式:早期的備件采購主要是在購買的通信設備時,每次按照使用設備容量的比例或設備生產廠商提供的建議進行采購備件;近年來投資增速,但備件購買相比過去較少,備件購買主要集中骨干網設備上,尤其傳輸、數據一、二級干線的備件,通常是各維護單位報送需求,集團公司或省公司集采的方式進行采購,采購的備件配置到干線所經過的局點。
二、備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備件采購缺乏科學依據。備件采購前要求各維護單位報送備件采購需求,省級公司根據各單位報送需求進行采購。各位維護單位報送需求時并沒有系統計劃,對重要干線的備件考慮較多,而忽略本地故障率較高、庫存較少的備件,這樣造成部分重要備件長期不用、而常用備件年年短缺,整個采購過程缺乏科學的決策分析手段和多年數據統計分析結果支撐。2、備件庫存資源分布不合理。由于早期各單位根據各自的需求進行采購和存儲,造成各本地網的備品備件部分庫存保有量普遍居高不下、周轉率很低,備品備件利用率不高,庫存資金占用過大,增加庫存成本。3、庫存備件長期存放庫房,部分備件一直未上架使用,加上元件長期存在氧化的環境中,存在備件上元件老化的情況,易出現上架后無法使用的情況,導致故障歷時增加。4、備件管理資源中未包含全網絡備件資源,備件資源應該涵蓋所有運維專業,作為通信企業全業務運營后,通信企業對無線側備件重視程度不夠,缺少對無線側備件及移動核心側備件的管控。5、備件管理系統缺乏統一的管理,各個備件管理單位管理手段不一致或者即使有統一的備件系統,主管認為操作麻煩,抵觸使用,因此系統利用率不高,甚至有的備件管理單位直接EXCEL表管理備件信息,備件調用也缺乏相應記錄,粗放型管理容易出現各類人為錯誤,難以保證數據準確性。6、備件統計分析中經常出現備件調用率過低的問題,而實際部分備件的調用率卻很高,無法真實有效反映備件調用情況。
三、通信企業備件管理創新策略
1、備件采購支撐策略:各維護單位報送需求時盡量遵循故障率高、備件庫存量少的備件優先原則,省級公司定期對地市設備巡檢實地查看和不定期收集上報的方式,收集各維護單位的備件需求,在整理匯總時結合備件送修時長、損壞量、備件庫存量、維修周期、設備容量等信息,并結合歷年數據,審核各單位備件需求,形成有數據支撐的備件采購清單,降低未發生故障的備件的采購量,調高易故障備件的采購量。另外采購部門在采購新設備時,對于使用頻率較高、易損壞的板件在與設備廠商談判購買設備統一考慮集中購買,避免設備投入運營后重新購買備件時缺乏價格優勢。2、備件庫存盤活策略:對現有庫存備件的調用情況進行統計核查,列出3年以上未發生調用備件,收集退網設備涉及的備件清單,并結合現網設備運行情況,整理出閑置備件,將閑置備件清單通知省內各地市征求有無再利用的需求,將本省無可再利用的備件清單公布在集團公司共享平臺征求其他省份的需求,對所有單位均無需求及無利用價值的備件交由采購物流進行報廢管理。開展省閑置備件的清理工作,降低庫存備件,提高備件周轉率,也為新購置備件的存放提供存儲空間。3、移動網備件管理策略:對于移動核心備件,將省級移動交換核心網的重要備件移交到省級備件庫管理;各地市公司管理其所自身網絡的地市級移動核心網備件;對于無線側基站備件,由各地市維護單位收集完善無線基站側備件信息并納入管理,所有的備件信息納入到備件管理系統,對維護單位快速地處理網絡存在的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有效地改善移動網絡服務質量,提升用戶感知。4、備件有效性保障策略:開展備件定期檢測工作,對簽訂了維保合同的廠商備件進行送廠檢測,對于未簽訂維保的廠家需要支付檢測費用的選擇重要的板件適量送修。具體送修方式:A、對同一干線庫存2塊以上的分批送檢;B、對不同干線但型號相同的備件進行分批送檢;C、對于單板的,但廠家備件庫存有的進行分批送檢;D、對于已被地市調用過并修復返還的備件進行標記,不再做檢測;E、對省公司未簽維保合同的廠家,根據預算情況每年選擇適量備件進行檢測。此外加強備件庫房出入管理,定期清掃除塵,以確保了這部分備件的有效性。5、備件管理系統完善策略:整合各地市備件管理系統,建立并完善全省甚至全集團層面備件管理系統,采取辦公網或互聯網等更為方便接入方式訪問,定期組織系統操作培訓,加強考核,提高備件系統使用率,依據實物備件的管理職責劃分備件系統中各單位管理權限,并與電子運維及故障平臺有機結合,實現備件調用記錄與設備發生故障相對應,為以后進行設備選型及故障分析提供依據。6、備件統計分析策略:數據采集方面避免人為報送數據的情況,實現從備件管理系統收集調用數據,并完成自動匯總。根據上一年各單位上報的備件調用情況,對發生過調用的備件進行詳實的統計,按專業、廠家、備件名稱、調用量等進行排序。據此來核算出備件庫發生過調用的備件庫存量。通過統計上一年調用過備件的庫存總量,建立活動備件庫,增加“活動備件周轉率”的分析,為備件活動周轉率的計算提供依據,真實體現備件的實際周轉調用情況,有效管控備件庫存。
四、結束語
備品備件管理作為網絡運行維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需在維護流程中完善備件調用環節,并在備件集中采購、備件盤活優化、備件信息收集、備件系統完善、備件有效性測試等方面進行進一步創新管理,才能真正發揮備件管理工作的真正作用,降低硬件故障處理歷時,提高整個運維網絡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徐保強,李葆文.《規范化的設備備件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張浩.《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劉宏玉.《工業企業備品備件現代化管理》.冶金工業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