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DH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數字傳輸體系,該體系具有靈活性高、傳輸效率低等特征。本文分析了SDH線路復用結構下傳輸效率低下的原因,然后就其存在的可改進空間進行了討論,進而研究了如何進行改進以提升線路的復用效率,最后對改進效果進行了對比。
【關鍵詞】SDH傳輸效率低線路復用結構
同步數字體系(SDH)是一種應用于大容量干線傳輸的一種標準體系,其能夠非常方便的實現分插復用和數字交叉連接,在應用自動化管理手段進行管理和傳輸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使用效果。
一、STM-1復用結構及該結構下傳輸效率低下原因分析
1.1不同接口復用傳輸效率分析
對C-3接口進行分析可知,該接口出現逐級復用結構,且一個VC-4的復用信號容量為四十八個2048kbps的PCM信號,這與我國的數字傳輸相應標準是對應的。可見,這個復用容量下的數據傳輸效率是非常低的,實際可用性不高。
對C-4接口進行分析可知,若從該接口進行開始進行復用可以使得一個VC-4承載六十四個2M信號,相較于C-3接口而言,其傳輸效率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是在SDH復用線路靈活性方面出現了性能的降低,故其可用性同樣不是很高。
對C-12接口進行分析可知,若從該接口開始進行逐級復用,SDH結構下的VC-4處可以承載六十三個2M信號,與C-4接口復用下的承載量基本相同,相較于C-3接口的復用而言,該接口可以具有保障數據傳輸中具有較高的傳輸效率,同時還可以保障傳輸的信號與我國數字程控交換設備標準通信信號相匹配。除此之外,對C-12接口的復用還消除了C-4接口復用中出現的靈活度的降低。綜合來看,該接口復用方式是一種較好的、可應用性強的服用傳輸方式。
1.2C-12接口數據傳輸
對C-12接口進行具體分析可知,C-12接口下的VC-4處可承載的PCM電話數量為1890路,而C-11接口下的VC-4處能夠承載的PCM電話數量為2016路(C-11接口復用為美日標準),對比分析兩種復用方式可以發現,我國的SDH線路復用效率相較而言更低。
C-12接口的復用實現方式為:所承載的PCM信號進入其所對應的容器C_nx中,然后在按照一定的映射方式將C_nx映射到虛容器VC_nx中,對于虛容器中的數據信號添加指針進行數據分類,之后對分類后信號進一步處理即可得到最終的管理單元組以及管理單元部分內容。該復用實現方式是在每一步過程中添加若干比特實現的,但是所添加的比特信息只有部分有用,很大一部分屬于無用信息,這就給提升SDH的傳輸效率提供了途徑和方法:減少無用比特信息在復用實現中的插入可以提升SDH的傳輸效率。
二、SDH線路復用傳輸效率提升方法研究
在SDH線路復用技術中,使用指針可以有效校正各傳輸信號的相位信息、對信號的碼率和碼速進行調整。
2.1指針式虛容器的設計
通過推導和分析可知,構建一個指針虛容器,將其復用到VC-4處可以將現有的63路2M信號變為69路2M信號,進而使得線路復用的傳輸效率得到提升。
2.2復用線路分析
在復用線路選擇方面具有多種形式,復用線路形成方式即為一種該復用結構下的一種可用線路復接方式。
該線路復用方式實現較為簡單,且靈活性較高,可以在保證數據傳輸可靠性的前提下減少冗余比特的插入,進而提升信號的傳輸速率。
三、效果分析
3.1指針調整范圍
在2M信號中利用指針對數據速率進行調整時每移動一個字節可以實現一次調整,對2M信號的格式和屬性進行分析可知,2M信號一秒內最多能夠產生25.6個字節誤差,若對這些誤差進行調節需要調節25.6次。在本文所述的線路復用構成方式中每秒所能夠允許的最大速率調整次數為8000/(6×8)=166,該數值遠大于25.6次,說明這種方式是完全可以滿足2M信號的同步傳輸需求的。
3.2傳輸速率分析
在我國所使用的SDH線路復用結構中,STM-1處承載六十三個2M信號,每個2M信號的速率為2048kbps,而STM-1處的最大傳輸速率為155520kbps,求前者對后者的百分比可以發現該復用結構下的信號傳輸效率為82.96%。若采用本文所述復用結構可以將2M信號的個數提高到六十九個,此時的信號傳輸效率被提升至90.86%。可見該方法下系統的傳輸效率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高風格. SDH復用路線與傳輸效率研究[J].光通信技術,2008,32(7)
[2]劉致.淺談SDH復用路線與傳輸效率[J].信息系統工程,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