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手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內手機廠商要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應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而提高手機研發測試的質量是提高手機產品質量最為有效的措施。本文筆者結合實踐,對如何提高手機研發測試的質量管理水平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手機研發測試質量管理
一、手機的研發過程
當前,手機產品一般的研發周期大概在6個月。在手機產品生產線的設計上常常利用多種設計與按照手機市場的反應給予手機升級設計,以豐富手機產品生產線與延長手機產品之生命周期。
二、手機的研發測試
結構評價、性能驗證、整機功能驗證與制造工程能力評價是手機研發測試的四個環節。
(1)結構評價。用戶挑選購買手機時對手機外觀的設計比較重視。一般而言,評價手機結構的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整機結構評價。可運用環境試驗、跌落試驗等多種試驗對手機結構的整體可靠性與對手機內部元器件保護等方面給予評價。二是局部功能可靠性評價。利用按鍵按壓、翻蓋與表面材質耐磨等各種試驗對手機的功能部件進行可靠性評價。三是綜合評價。可以通過環境等實驗評價手機結構是否變形,并可對整機性能給予綜合評價。
(2)性能驗證。可以通過MTBF實驗與SAR等試驗來驗證手機電路的安全性以及設計指標。性能測試與機構評價常常是可同時進行。例如,在對手機進行跌落試驗時,一方面可以對結構變形等手機特性給予評價,另一方面可利用對測試跌落前后的手機性能指標的穩定性給予同步評價。
(3)整機功能測試。手機軟件的開發一般是含有功能模塊、系統開發等2個階段。整機功能測試一般包含以下兩類:第一類,按照手機測試列表對手機功能與性能給予實地測試、系統測試。第二類,用戶模擬測試。用戶模擬測試一方面可以比較好地模擬手機用戶在日常工作中實際使用情況,另一方面用戶能夠按照使用其他手機的體會對手機功能特點給予比較和評價。
(4)制造工程的可靠性評價。在實踐中,制造工程的可靠性評價常常被忽視。殊不知,驗證手機工藝的穩定性對保證整機出貨的質量具有很大的影響。可利用下面3個方面對手機制造工程的可靠性給予評價:一是在小批量生產手機的過程中可以對手機性能指標進行測試,計算CPK以及評價生產工程的保證能力。二是評價小批量生產手機的生產工藝是否達標。不達標則說明手機生產工藝上面是存在缺陷的,手機在制造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質量問題。三是利用環境實驗以驗證手機制造工程中各種工藝的可靠性。
二、手機的研發測試管理
測試管理優與劣直接影響手機測試的質量。一般而言,手機研發的測試管理通主要體現在手機測試方案的制定、不同階段手機測試分工等2個方面。而手機測試方法的研究與管理、手機測試計劃的編制是手機測試方案的制訂的2個重要方面。手機測試方法的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按照手機產品功能的變化與標準的發展給予科學動態管理。一旦手機產品有新的功能問世時,則應針對手機產品新的功能重新調整與設計測試方法。當手機產品國際標準出現新的變化或國際標準升級時,則應及時對手機公司的測試標準給予調整與升級。測試計劃的編制常常要按照手機產品研發日程的變化給予相應的調整。在編制測試計劃方案時,應按照時間計劃與成本要求來確定測試計劃方案,從而確保測試效果。
在不同的手機產品研發階段,不同種類的測試常常由不一樣的測試人員進行實施。在手機產品的研發初期,可由研發工作人員進行各種類的測試。例如,對手機電路板的各種設計的驗證以及模具的驗證。待完成模具、電路與軟件系統的設計以后,還要對手機產品做最后一道工序的設計驗證,這時應由手機研發工作人員、測試工作人員、質量工作人員進行分工協作完成測試。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工:研發工作人員確認手機性能指標是否達到了設計的要求;質量工作人員則參與整機測試,對手機產品的整機質量給予驗證并預估新手機產品上市的質量;廠商則驗證設計輸出的手機工藝標準與手機測試軟件是否達到了制造標準,并驗證手機制造工程之可靠性與穩定性。
四、結論
為了提高手機產品的質量,確保手機測試的效果,一定要明確手機產品的功能標準與性能指標。在安排手機測試計劃時,應按照手機產品的功能標準與性能指標進行安排手機測試的計劃。對于手機產品通話與短信等基本功能以及拍照、攝影與手寫等賣點功能要給予優先保證。對于手機測試過程中所發現的各種問題,應客觀分析以正確對待。總之,手機測試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應加強手機產品研發與測試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