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節目的制作是通過計算機對原始聲音進行處理,從而制作出最完美的聲音表現給聽眾。在制作過程中,將自己的審美觀與價值觀融入到節目中去反映、再現和傳播美,其美的語言和思想更容易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那么如何更好地運用制作技術,已成為行內炙手可熱的話題。
一、廣播節目的制作技術要點分析
1.1 廣播節目制作簡介
廣播節目制作利用計算機以及網絡技術,使廣播節目的制作和傳播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技術質量得到提高而制作成本卻不斷降低。同時節目制作上可以共享資源使其變的更加直觀、方便;在節目的傳播方面,播出中信號質量更高,人為干預大大減少,自動化播出得以實現。
1.2 廣播節目制作的技術要點
想要制作好廣播節目,就要做好稿件的前期準備、錄音和后期的制作合成這三個關鍵步驟。下面簡要的介紹一下這三個步驟。
(1)稿件的前期準備:錄音稿件包含了文字信息、音樂段落以及想要達到的語言效果,是錄音的基本要素。稿件內容需要突出主體、內容充實以及結構緊湊,能夠使播音員根據稿件的內容和主題來調整自己的語氣和語速。為了使后期合成時的音效處理更加順利,錄音師與播音員在工作是要相互配合、相互協調,播音員在播放稿件所要達成的錄音效果,很多時候需要錄音師的幫助和協調。
(2)錄音制作:將播音員的聲音通過對錄音器材的調試達到完美再現,是錄音制作的基本要求。它是錄音的核心要素。在錄音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下技巧,在錄音室和錄音設備的選擇方面,必須使用合適的錄音室從而能夠使播音員的原聲得以還原,保證錄音的可靠度和清晰度,使其混響時間和靜音效果符合達到錄音的標準;在需要與播音員交流溝通時,為了使音樂與語言完美的結合起來,可以在播音前,將需要合成到原音的配樂先拿給播音員試聽,使其體會播音時的感覺;廣播節目的質量也會受電平的滿度影響,所以再錄音過程中應注意電平滿度,使其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在錄音室的屏蔽外來噪音方面,為了減少人為和環境噪聲對錄音過程的不利影響,應選用好的屏蔽設施,但是一些噪聲很難處理,比如線路和設備帶來的噪聲,在目前情況下我們只能是選擇較好的設施來降低噪聲的影響;室內環境和影響設備是影響音響環境的主要因素,在這兩方面音響環境要盡量相同,并且制作間、錄音間和聽審間應營造相同感音響環境,聽審時為了控制錄音細節和音樂的混壓比例,應適當選擇較高的音量,并且應及時處理在錄音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為錄音后期制作合成打好基礎,使后期制作合成更加順利。
(3)在錄音后期制作合成方面,與錄音的技術性相比,后期制作是錄音師的藝術修養的體現,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的體現,后期制作工作人員會添加進一些新的,合適的音響元素來滿足節目的需要。在后期制作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技巧,在音質的調整方面,為了保證音質的協調性,在后期合成師通過調音臺的均衡器、擴展器、噪聲門或音頻工作站的降噪軟件來進行修飾聲音,使播音員的聲音得到完美的還原;在配樂方面,音樂的選擇要和文字稿件的內容相配合,從而起到烘托氣氛和突出主題的作用;后期合成的另一個重點是音響效果的添加,可以更好的烘托氣氛,充實聲音的飽滿度。
二、提高廣播節目制作的技術方法
2.1 制作人應具有的較高審美能力
制作人在錄制節目中,除了要做到突出主題、烘托氣氛、情景交融,讓聽眾在節目中感受到真實以外,還要在這種氛圍中去認識文明與積極向上的事物;要求制作人根據聽眾的不同情趣及聽眾心理的前提下,選擇貼近人民生活的節目,提高聽眾關注度,不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增強感染力。
2.2 注重細節的音響效果
廣播節目是通過聲音傳播,聽眾主要通過聽覺來感知節目的內容,我們通過對音響設計加上播音員聲音的描述,能提供給聽眾很大的想象空間,使聽眾馬上在腦海中形成一幅“畫面”。節目制作過程中,可以使用音效把故事變得生動,更具有說服力與感染力,使廣播聽眾能產生強烈的沖擊,能讓音響效應迅速轉化為視覺畫面,縮短傳播距離感,從而做到“如見其人”、“身臨其境”的效果。
2.3 片頭的制作不斷創新
為了使節目內容不斷創新,引領聽眾走進豐富的節目中很有必要對節目片頭進行制作。要想用節目感動聽眾,節目制作人必須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必須對節目有明晰的思路,定位要準確。音樂在片頭中既能,烘托氣氛,渲染情緒,還可以為文字作補充,與語言共同闡明節目的宗旨,調動大家豐富的想象力。
三、小結
隨著電視和網絡的發展,廣播節目的流行的程度慢慢降低,但是優秀的廣播節目依然有一定的收聽群體。在節目的制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層層把關、精益求精,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對待,努力提高廣播節目質量,給聽眾提供一個較完整的節目,使廣播節目在采集、制作、合成以及播出上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