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求盡善盡美,但求為所欲為。”操持著座右銘,秦海璐在娛樂圈橫沖直撞,得罪了不少人,受過不少傷,但依舊本性難改。
像那次范冰冰穿“龍袍”走戛納紅毯,秦海璐本想贊美,卻語出雷人:“野心都穿身上了,夠坦白!”范冰冰不滿地對掐:“別人還穿不了呢!”無端端生出這些芥蒂,經紀人都拿她沒轍。
在國內女演員里,秦海璐一直是最特別的存在。她沒有出眾的容顏,只拿演技說話,剛出道便擊敗張曼玉奪得金馬獎最佳女演員。她直言不靠媒體炒作生存,看不慣誰就沖誰放炮,被認為是反叛、直率和特立獨行的“刺兒頭”。還時不時做些奇特的事,主演《鋼的琴》,不要片酬反倒貼制片費;在今年春晚上扮“男人婆”后大呼不過癮,揚言最想變性演男人。
別人或贊或諷都說她“奇葩”,她毫不介意:“‘奇葩’是真實的美。”而這真實投射到情感上卻平添幾分癡傻,不管對曾經傷她至深的前任,還是正在熱戀的王新軍,秦海璐都愛得轟轟烈烈,沒有半點遮掩。
眼前的秦海璐亦是如此,沒有架子,回答提問無所避忌,不時冒出幾句嗆人的點評。她把清瘦高挑的身材裹進寬大的裙擺,透出骨子里的文藝范兒,眼神迷離,嘴角微揚,細膩嫵媚地告慰過去,珍視現在。
“誤入風塵”
中戲96級,俊男美女一抓一大把:章子怡、劉燁、袁泉、胡靜……從小沒被夸過好看的秦海璐很容易淹沒其中。
1999年,在同班同學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全情投入演藝事業時,21歲的秦海璐還沒有一部影視作品,卻早早描繪好人生藍圖——回家鄉大連,成為白領,組建家庭,相夫教子。
一直以來,秦海璐都固守關于家庭的夢想。也難怪,她從9歲起就缺失了家庭生活。父母在大連忙事業,她和姐姐秦楠被留在老家營口的全托藝校。秦楠學管理,秦海璐學京劇。
練京劇的童子功很苦,白天劈叉,夜里還得把雙腿掰成180°綁床上,秦海璐總哭著哭著就睡著了。這種孤獨無助的生活,讓少女時期的秦海璐格外叛逆,她不斷以另類的方式死撐著,自顧自地跟老師較勁。
老師要求每天出一次晨功,她偏出兩次,凌晨4點一次,等同學們6點起床,再跟著大家出一遍。課上翻跟頭,老師不準他們停下,她就真一刻不停,一個接一個地翻,摔倒后,立馬爬起來,瞪著老師,流著淚繼續翻,默念著:“我看你能把我怎樣!”
痛苦的戲校生活加重她對家庭的依戀,以致考上中戲到臨近畢業,她都只想成家未想立業,直到香港著名導演陳果找到她。
那時,陳果正拍攝《榴蓮飄飄》,一直未尋到適合的女主角人選。他的朋友向他推薦:“中戲有個女孩挺怪的,快畢業了,每天還披個軍大衣瞎晃悠,誰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陳果一聽來了興致,女主角阿燕是妓女,也是這樣的邊緣人物,便約秦海璐見面。
見到陳果時,他正專注地看學校的匯報演出,沒功夫招呼秦海璐。“見了面啥也不說,我覺得特不尊重我。”停了半晌,秦海璐不耐煩地起身,“我還有事,先走了。”不一會兒就沒影兒了,陳果不怒反覺得這人特別,不做作,便差人跟她解釋:“能再出來見面嗎?剛才在匯報演出,導演覺得跟你談話不尊重臺上的演員。”“這可以理解。”秦海璐答應見面。
“我想找你演一個妓女,可現在還沒有劇本。”在一個小面館里,陳果坦言。“什么?沒劇本?我雖然沒拍過戲,但也知道拍戲怎么回事。”秦海璐琢磨著,決定糊弄過去:“我們拍戲得老師同意,你去找我們老師吧。”
陳果果真找到秦海璐的老師常麗,還得到常麗的支持。“陳果是個不錯的導演,可以考慮演他的戲。”常麗勸著。“他讓我演妓女!”秦海璐蹙著眉拔高音調,對這個身份十分排斥。“是演員,就可能會接到比妓女更不堪的角色。”常麗繼續著師者的引導,秦海璐很認同,便由此邁入娛樂圈。
影后,沒什么了不起
誰也沒想到,貌不驚人的秦海璐會因這部處女作揚名立萬,一舉奪得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第38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演員獎等多個獎項。
不久,旁人開始稱二十出頭的她為“璐姐”,她惱了:“我有那么老么?”旁人恭敬:“‘姐’代表江湖地位,而不是年齡。”
突來的“江湖地位”并未讓她發生實質性的改變,緊接著的兩部戲都走她文藝的老路子,卻讓人大跌眼鏡,不叫座,也不賣錢。
秦海璐沒了興致,她讀大學是因母親說有大學文憑比有高中文憑好找老公,現在畢業了,是該回到最初“當白領,嫁個好男人”的軌跡,“影后沒什么了不起,姐不喜歡了,不玩兒了!”
她進入朋友的公司當秘書,卻不懂英文和電腦,連傳真機也用不好。朋友起初忍著她,可后來實在憋不住了:“出去給客戶介紹‘我的秘書秦海璐……’客戶一愣:‘是那位影后?’然后拋來奇奇怪怪的眼神。”
當不成秘書,秦海璐就兼職演戲,用拍戲賺的錢開廣告公司、制作公司、發廊、火鍋店,可做啥啥虧。
如此混到2005年底,她偶然看到有金馬獎評委評論周迅:“內地演員獲得影后又怎樣,當年我們把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人獎都給了秦海璐,這人不也銷聲匿跡了嗎?”一針見血,她止不住抽泣,“憑什么我不按照預設的影后道路走就是錯?我不后悔,即使選擇錯誤,也要做我想做的事。”
“不服氣、不服輸”的倔勁兒讓她倍加努力,她決心做好最擅長的演員工作。“接受過太多夸獎與批判,我更能冷靜地面對自己的優勢與缺點,不再需要別人的認可來肯定我的成功。”
她孤獨地繼續前行,被公眾關注,同樣也被公眾忽視。她是多產演員,曾參演《桃姐》、《愛情呼叫轉移》、話劇《四世同堂》等多部作品。許多人看她臉熟,但仔細回想她演繹的角色,竟不那么容易。
這并非因她演技不好,而是在選擇角色上力求“我喜歡”。而相較于商業大片,秦海璐更喜歡去拍一些可能不太賺錢的文藝片:“我只是希望好的東西能被更多人看到。”
導演張猛邀秦海璐出演《鋼的琴》,到開機,她才知道張猛手里的錢壓根不夠。有天,整個劇組僅剩下43元,秦海璐看不過,便舍棄片酬自己貼錢成為出品人之一。
《鋼的琴》幾經波折在國內上映。在約有8000塊大銀幕的中國,《鋼的琴》只擠進了幾十家影院。無一例外地不賣座,只是看過的人都給予好評。編劇寧財神看后發表影評:“輸了現在,贏了未來,10年后,許多商業電影都從碟店消失,但《鋼的琴》這樣的電影,還會繼續下去。”
這同樣是秦海璐的事業信條,有人因此評價她是中國的妮可·基德曼,會走得很遠。果然,2011年入圍金馬獎最佳影片的5部作品中,有3部都是秦海璐主演。盡管最終她只是提名最佳女主角,卻憑借《到阜陽六百里》奪得最佳原著編劇獎。
“我演的戲都參與過劇本創作。”秦海璐的高要求一度惹人不滿,可她依舊嗜之如狂,對優秀作品的堅持從未改變。她被業內稱為“秦一條”,戲一開拍便投入角色,近乎一條就過,從不NG。
一路情傷又如何
“文藝片”女王秦海璐戲里的感情很文藝,但在現實的感情生活里卻幾經傷害。
秦海璐曾有過兩段戀情,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在有段感情中,還曾遭受對方公然的背叛和欺騙。秦海璐憤言“永不會再與他碰面”,時至今日仍最無法原諒謊言,“在我的世界里,謊言沒有善意惡意之分,都不能原諒。”
出演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寬慰了她。“就像紅玫瑰說的那樣——愛,總歸是好的,雖然吃了點兒苦,但還是要愛的。”秦海璐說著,眉宇間早沒了當初的激憤,這也讓她有勇氣迎接新的愛情。
去年4月,秦海璐和男演員王新軍開始了戀愛。兩人相識于拍攝《獨立縱隊》期間,在為新戲宣傳時擦出火花。
身為軍人的王新軍真誠直接,喜歡秦海璐的認真,拍片期間,她總會因一場戲、一句臺詞跟導演較勁。問到對這段感情的態度,秦海璐淡然一笑,說自己像正巡演的話劇《青蛇》里的小青一樣傻:“從懵懂到看透,無論你經歷過什么,尊重自己的心,如果愛,請深愛!”
最簡單的浪漫
光線傳媒劉同評價秦海璐:“她喜歡紅酒,自己也變得跟紅酒一樣,需要有人開瓶,有人醒酒,需要有人懂得細細品味。”42歲的王新軍便是那個有品味的人。
去年底,媒體爆出秦海璐與已婚的王新軍交往,一時口誅筆伐,她成為媒體筆下的“小三”、“準后媽”。傳聞剛出,王新軍便擔心她受委屈,第一時間挺身而出,聯合前妻唐靜發聲明,稱兩人早在2009年就離婚,還找機會向讀小學的兒子解釋這事:
“不能讓他對海璐有什么抵觸情緒。”王新軍心疼她,連好友劉濤都力贊王新軍會疼人。戀愛前,王新軍不太會做家務,吃飯也習慣把幾樣菜放鍋里胡亂燉對付了事。戀愛后,他也學起做菜,漸能做出她喜歡的蝦湯、炒雞絲。
走過失敗婚姻的王新軍,更懂浪漫的真諦,“平平淡淡,簡簡單單,吃完飯拉著手散散步,哪怕什么都不聊,也很浪漫。”
秦海璐也不苛求未來。如同沒人能斷定一部文藝片、話劇能十分賣座,也沒人能肯定一段感情能地久天長。
秦海璐說:“最慷慨的男人也不過愛你數十年,‘一生一世’那么重的賭注,有誰會輕易全下了?”可這不影響她的執著和熱情。她側臉微揚,帶著不屑和灑脫,用特有的傲嬌腔調宣言:“即便結果不盡如人意,但那又怎樣!”
這即是秦海璐,一朵“奇葩”,一直用特立獨行和無所畏懼闖蕩娛樂圈。
對話秦海璐
Q 很多人評價你有脾氣、性格沖,你怎么看?
A 我只是對喜惡的表達比較直接。
Q 生活里也是這種冷艷的樣子么?
A 生活中我通常沒主見,吃什么都要靠別人決定,當然也會撒嬌發
嗲,但專屬于小部分人。
Q 你接下來最想飾演什么樣的角色?
A 我現在特別想演男人,嘗試用男性思維來思考一件事。我演過女
孩、女人、老太太,就沒演過男人。
Q 聽說你和劉濤是閨蜜,還一起開了公司?
A 對,我們去年一起開的公司。我們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叫她
“濤姐”,她叫我“璐姐”,在不同劇組也會打電話聊戲,有時候
能聊幾個小時。
Q 未來有什么工作計劃?
A 演員、出品人、編劇都做過了,未來想做電影監制。在我心里,
監制是電影王國中的最高領導,對電影有全方位的掌控,決定了整
部電影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