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脂類型之1 錯誤的飲食方式
常見情況A:飲食不均衡,習慣吃加工食品。
常見情況B:迷信低卡食品,不吃天然食物,大量攝取沒有營養的低脂、低卡“瘦身食品”,如果凍等。
解決方法:借燃脂營養素減重
和各種各樣的加工食材相較,越接近天然的食物,越能促進腸道蠕動,越具有燃脂效果。
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將脂肪和糖分燃燒干凈,酵素能打造代謝旺盛的身體,所以說,天然食物才是減重不可缺少的燃脂營養素。相反,單純控制熱量攝入,體重減輕只是暫時的,不但容易復胖,而且之后身體會變成囤脂體質。
你知道嗎,除了運動之外,一天中熱量消耗最多的時候恰是在“吃東西”時。我們攝入的食物在消化、吸收、代謝過程中會消耗掉體內許多熱量,若只吃果凍這類輕食,因消耗不了多少熱量,身體只會陷入吃得不多也發胖的惡性循環中。
此外,我們還需要打破一日三餐這種傳統的飲食方法,許多人因為過于遵守一日三餐,明明不餓,到飯點時也會坐在桌前,如此只能讓身體尚未消化完的食物變成脂肪。所以,要學會聽從身體的指揮,在感到空腹時才用餐,這樣進食哪怕吃得再飽都不會囤脂,還可避免大量毒素留存體內。
囤脂類型之2 錯誤的運動方式
常見情況A:為了盡快見到減重效果,除進行超負荷運動外還會忌口,不吃不喝,直到最后頭暈目眩,爬不起床。
常見情況B:迷信運動是萬能的,每天都會過量運動超過3小時,之后因為體能消耗大,大吃特吃。
解決方法:提高運動效率
無論是否在運動后補充給養,超負荷運動都是損傷元氣的事,即便體重有所減輕,也會很快進入瓶頸期,稍不運動復胖就會找上門。所以,與其損傷心力,不如選對時間提高運動效率。
現在讓我們回想一下,是不是清晨做完5分鐘暖身運動后,手腳還是冷冰的;可中午時間不到1分鐘,全身就有微汗了?這是因為早上人體體溫最低,肌肉最僵硬,心臟與血液需要花大力氣才能將氧氣運送到肌肉中。所以,如果選在早晨7點到9點間做運動,不但能消耗更多熱量,還可以讓身體一整天都維持高基礎代謝率,讓運動減重事半功倍。此外,中午11點到2點間,體溫不斷升高,當身體越溫暖時,肌肉的協調度與伸展性就會越好,更容易適應運動節奏,也會讓減重效果變好。當然,下午4點到9點也是身體加快脂肪消耗的好時段,此時是肌肉最快速成長時刻,心肺運轉達到最高點,稍加運動便可加快基礎代謝率。
囤脂類型之3 低代謝率
常見情況A:具有多次節食減重經歷,從不運動,瘦了胖,胖了瘦,體重數字上下超過3kg以上。
常見情況B:喜歡暴飲暴食,復胖后又馬上進行極端節食。
解決方法:提升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包括人體維持腦部及內臟運作(如呼吸及心跳等活動)所需要消耗的熱量。
每個人的基礎代謝率不同,高基礎代謝的人像擁有強大引擎的汽車,需要消耗大量熱量才能運作,哪怕什么都不做都可以順利燃燒脂肪。而基礎代謝低的人,少量進食也會長肉。
其實,提高基礎代謝率的方式很簡單,便是保持代謝熱量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質及蛋白質——的平衡。這需要我們日常飲食均衡,不偏食、節食。而后天提升基礎代謝的方法,關鍵在于肌肉的多少,肌肉越多,消耗的熱量就越多,除每日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獲得更多肌肉外,適當的有氧運動也可讓我們擁有更多肌肉。
囤脂類型之4 氣血虧損
常見情況A:因各種錯誤減肥方法導致體質變化,成為不健康的“病態體質”。
常見情況B:因各種病態體質導致氣血虧損,讓減重難上加難。
解決方法:改善體質達到氣血平衡
生活中如果常感覺口干舌燥、體溫偏高、四肢發熱、經常便秘,說明你是燥熱體質,可以通過吃些寒涼的食物,如芹菜、百合、綠豆、黃瓜等改善體質,從而達到氣血平衡的目的。
如果你比較怕冷,平常臉色蒼白,常感到疲倦、月經量減少或顏色變淡,多屬于寒性氣質,此時可以吃點辛熱的食物,例如辣椒、桂皮、香菜、花椒等,利用這些食物具有的溫陽散寒作用,促進氣血流通。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體質,可以通過“平補”調節氣血,也就是多吃些性平的食物,如谷類、黃豆、牛奶、山藥和花椰菜等。此外,生活中要保持心情舒暢,不動怒,因為生氣的時候,容易導致氣血淤滯不順暢,學會控制情緒對調節氣血、促進機體良性運轉、減掉多余脂肪具有積極向上的作用。
囤脂類型之5 焦慮心態
常見情況A:對體重過度敏感,體重稍增一點便會極度精神抑郁、煩躁。
常見情況B:見到身邊人減肥成功,自己的減肥大計也會馬上提上日程,但因為沒有意志力常三分鐘熱血,之后便是無盡的沮喪。
解決方法:學會慢享生活
幫助焦慮性減重者緩解癥狀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享受“慢生活”,讓減肥計劃進行得溫和、可行、沒有痛苦感,如此才能長期持續,達到目標后也不復胖。
就如《白癡減肥法》作者凱洛琳·斯勒所說的那樣,“緩慢且穩定”的減肥法效果更突出。你不妨將減重目標訂為一個月減重1~2公斤,之后慢慢調整飲食,一點點減少進食,同時增加運動。當你不再總有饑餓感,進食量變少,自然就不會天天關注體重長了多少,這反而容易讓你看到減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