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本平凡,妙用才養生
喝得好不如喝得巧。任何好東西,若是喝起來肆無忌憚,也會存在很多健康隱患。
誤區1:只喝高營養的“漿”就ok了
巧喝:喝稀的豆漿,需要搭配“干貨”
健康解讀:有些人以為用豆漿機把各種富有營養的食材都化成流食,就像“輸液”一樣高效。其實,這是大錯特錯了。古書上說,食物有三種消化方式:一是“火化”,即用火煮爛;二是“口化”,用口細嚼;三是“腹化”,進入胃腸消化。
咀嚼,是我們消化食物的第一個步驟。通過咀嚼,口腔中產生了大量唾液,而唾液中包含了胃蛋白酶、黏蛋白、球蛋白等十多種酶,它能促進食物在胃中的消化。如果長期喝汁狀稀食,進食時不加咀嚼,口腔內缺乏足夠量的唾液,食物剛到嘴里就直接進入胃內,這樣會給胃腸帶來負擔甚至是損傷,所以要想消化好,有一個重要的前提——細嚼慢咽,讓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才有利于消化吸收。
解決方案:喝米漿和豆漿時,同時吃烤饅頭干、面包、蘇打餅干、玉米餅等干、硬、粗的食物,增加咀嚼時間和次數,不要完全省略“口化”過程。
誤區2:喝糊糊,省火又省牙
巧喝:如果化漿,豆類和薯類、米類要有合理比例,盡量降低升糖指數(GI)
健康解讀:食物的軟硬、生熟、稀稠、顆粒大小對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都有影響。糊化越好,食物血糖生成指數也越高。越精細的食物血糖指數越高,比如說大米的GI高于糙米。越“碎”的食物血糖指數越高,以土豆為例,蒸煮土豆的GI屬于中等,一旦變成土豆泥后,GI就飆升了。長期食用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可引起機體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的降低,造成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抵抗是發生2型糖尿病重要的病理基礎。高升糖指數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被機體迅速吸收,從而引起血液中血糖和胰島素水平波動較大,由于人體血糖快速降低后會引起饑餓感增強,從而增加人的食量,誘發肥胖。
解決方法:不放糯米的雜糧粥適合糖尿病人,也適合正常人群日常飲食;如果非要用打漿的烹飪方式,那就注意多加富含纖維、蛋白質的大豆類低升糖指數食材,少放富含淀粉、容易糊化的米類和雜豆類。多加水,稀一些,也能降低升糖指數。
誤區3:豆漿是好東東,要多喝
巧喝:根據季節、地理環境以及自身體質來調配方,不可盲目跟風,求多,求快
健康解讀:食物多樣化,但不是同時多樣化。當食物同時進入身體的種類過多,大腦來不及反應分泌出相應的酶,就造成食物的堆積,無法消化吸收完全。再有,很多人不辨體質,盲目追求補益,結果造成南轅北轍的效果。目前都市人,痰濕體質多,因而過敏、炎癥甚至癌癥發病率也高,而身體處于痰濕狀況時,那些會加重痰濕的食材盡量不要碰,比如大棗、枸杞、花生、瓜子等黏滯之物;還有寒涼之物也是要盡量避免的,比如綠豆。
解決方案: 除了順應季節,還要順應自己體質。體質偏寒的,少用豆,尤其是黃豆、綠豆,多用谷,可加點紅棗、山藥、枸杞;體質陰虛火旺的,盡量多用黃豆、芡實、綠豆和薏米,不能亂加紅棗和枸杞。
做好豆漿實用秘訣
不是有了豆漿機,所有人都會做豆漿。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我們關注:
做豆漿——還是先泡豆好
浸泡豆子可以除去大部分草酸,使豆漿更為安全。如果不泡豆子直接打豆漿,那么應當控制喝豆漿的量,否則會增加腎結石的危險。和用干豆直接打豆漿相比,浸泡一夜可以大大降低抗營養因子的含量,比如植酸、單寧、蛋白酶抑制劑等。換句話說,豆漿中的營養素就更容易被人體利用,對消化能力差的幼兒和老人來說尤其如此。從口感上來說,用泡后的豆子制成的豆漿顯然味道更香濃,口感也更柔美,所以我國自古以來都是用泡豆法來制作豆漿的。
做豆漿——豆谷混搭比較好
豆類蛋白質可以和谷類蛋白質發生氨基酸互補,所以,只要按比例適量攝入谷類和豆類混合食物,控制動物性食物,更有利于避免食物蛋白質的過剩,減輕腎臟的負擔。黃豆和黑豆含蛋白質多,綠豆、紅豆的皮有抗氧化作用;搭配一些糙米、藜麥、小米、青稞等,不僅口感更好營養價值更高,且有護胃、養胃作用。
謠言粉碎機
關于豆漿我們聽到過很多“傳說”,到底這些“傳說”靠不靠譜,請聽專家分解——
謠言1:“男喝牛奶,女喝豆漿”。
更正:男女都能喝,但都要適量喝,每天一杯不僅沒風險,且可以保護腎臟,要多喝雜豆漿。
謠言2:女性有卵巢囊腫和子宮肌瘤的不能喝豆漿。
更正:黃豆中含有的大豆異黃酮是植物雌激素,并不是真正的荷爾蒙,它具有雙向調節功能,所以,女性和男性都不必擔憂引發荷爾蒙的問題。
謠言3:男性尿酸高,喝豆漿易誘發痛風。
純黃豆打制的豆漿,一杯濃豆漿中所含的嘌呤約為38毫克,相當于25克瘦肉所含的量。但日常購買的散裝豆漿只有這個濃度的一半。如果喝五谷豆漿,嘌呤含量還要少。所以說,痛風病人并不必絕對遠離豆漿,喝一杯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應當注意在喝豆漿的同時,相應減少肉類的攝入量。
TIPS
泡豆泡多久?
泡的水倒掉還是不倒?
各種材料對水的“抵抗力”差異很大,紫米、糙米之類只需要泡3~4小時即可,而黃豆、黑豆要泡8個小時,紅豆表皮最致密,泡豆時間應在12小時以上,最好是24小時。夏天室溫過高,泡的過程中容易繁殖微生物而變味,所以夏天泡豆要放在冰箱里,室溫放置時間不能超過4小時。
泡豆水中大部分是“抗營養成分”,會妨礙鈣、鐵、鋅等元素的吸收,去掉它們,對于那些貧血缺鋅、消化不良、身體瘦弱的人來說有一定好處。不過,對于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癥的人來說,扔掉浸泡水就弊大于利了。因為這些“抗營養成分”同時也是抗氧化的保健成分。植酸和單寧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血糖和血脂的上升速度,它們和花青素、類黃酮等都是強力的抗氧化物質,能減少患癌癥和心臟病的風險。
TIPS
4類人應少喝或不喝豆漿
●豆類中含有一定量低聚糖,可以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癥狀,所以有胃潰瘍的朋友最好少喝。
●胃炎、腎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低蛋白飲食,而豆類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質,其代謝產物會增加腎臟負擔,宜禁食。
●豆類中的草酸鹽可與腎中的鈣結合,易形成結石,會加重腎結石的癥狀,所以腎結石患者也不宜食用。
●黃豆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遺精的腎虧者不宜多食。且不可生吃,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