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_王眾
中國培養出的總統們
編輯_王眾
1950年,來自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的33名交換留學生進入東歐交換生中國語言專修班學習,開啟了新中國來華留學教育的歷史第一章。
今年10月,58歲的穆拉圖·特肖梅當選為埃塞俄比亞新總統,這個消息讓遠在地球這端的北京語言大學和北京大學沸騰了—新總統是這兩所學校的老校友。
1976年,穆拉圖以公派生的身份來到北語學習漢語,當時那個班都是公派生,大多數來自非洲,這也是當時的留華特色。1977年,穆拉圖順利地拿到了北京語言大學的畢業證書,后赴北京大學學習本科、碩士和博士課程。2012年北語50周年慶典之時,他專程發來了賀信,并希望將來可以送自己的兒子來母校學習。
1998年農歷春節過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高級指揮員班恢復了非洲法語班的招生。當時的剛果(金)民主共和國總統之子約瑟夫·卡比拉,以剛果(金)武裝力量副總參謀長的身份來到國防大學參加為期半年的高級指揮員班培訓。
事有不巧,卡比拉到中國幾個月后,就因剛果(金)發生叛亂而不得不提前回國。回國后,他很快就幫助父親鎮壓了反叛武裝。父親遇刺身亡后,卡比拉臨危受命接替父親掌管政府,控制了國內的局勢。整個過程中,他表現得非常沉穩、有魄力,而且眼光獨到、考慮周密。
2002年,卡比拉以剛果(金)總統的身份來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曾請求外交部幫助安排他回母校探望。
除國防大學外,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的外國學員中,已經出了5位總統、1位副總統、1位總理、8位國防部長。作為我軍對外開放的窗口,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每年都承擔數十個國家百余名軍事留學生的培訓任務,先后為100多個國家培養3300多名軍事留學生,許多學員學成回國后在本國軍隊和國防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08年8月,納米比亞前總統努喬馬利用觀看北京奧運會機會,專程到自己的母校—南京陸軍指揮學院訪問。
除了在中國進行深造,還有很多外國政要被授予中國博士學位。在國外一些元首中,“中國博士”的頭銜頗受歡迎。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大學對國外政要授予名譽博士的學位對大學和政要雙方都是有益的,“對于大學來說,授予國外政要名譽博士學位,可以拓展學校對外交流的渠道,密切學校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對于接受學歷的國外政要而言,中國名牌大學的學歷是值得尊重的,因此他們也樂于接受這樣的學歷”。


南京一所國際雙語學校里戴眼鏡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