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我省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加快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舉要
1月25日,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請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過去五年,全省經濟規模和綜合實力上了一個大臺階;今后五年,我省要為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政府自身建設
2013年是政府換屆后的第一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從改進工作作風抓起,從領導示范帶頭做起。省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將帶頭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始終著眼解決實際問題;帶頭抓好工作創新、方法創新,在攻堅破難上爭取新的成效;帶頭不搞形式主義、不作表面文章,努力把工作做深做實;帶頭嚴守法紀、廉潔從政,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決不允許搞特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做好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的規劃工作,制定好工作推進方案。在提升“首位城市”方面,大力推進天府新區起步區和產城一體化建設,加快啟動重大項目,吸納聚集一批跨國公司、優勢企業和創新研發機構入駐,重點發展現代高端產業。在夯實底部基礎方面,要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上狠下工夫,深入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探索擴權強縣改革,支持一批經濟基礎較好、產業支撐較強的縣城和重點鎮加快發展。
建立健全區域自主合作機制,建立完善區域經濟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推動成都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市(州)的雙邊、多邊合作。建立省級層面協調機制,統籌生產力布局,協調解決經濟區和城市群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今后五年主要奮斗目標
全面實現省“十二五”規劃目標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確定的生產總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標,為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通過五年的努力,使產業實力顯著提升,促進區域發展、城鄉發展取得重大進展;使開放水平顯著提升,鞏固和擴大直接利用外資和對外貿易在中西部地區的領先優勢,使發展保障能力顯著提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條件實現歷史性改善;使文化軟實力顯著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取得新的進展。
穩增長的關鍵是穩投資,務必繼續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性作用。加大投資工作力度,促進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共同發力,確保全年完成投資2萬億元以上。將突出抓好全省500個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年度投資4360億元以上。在交通建設上,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大力推進雅康高速等重點交通項目前期工作,努力實現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5000公里;加快推進成都新機場前期工作等。
今年,我省將加快創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重點培育發展502個戰略性新型產品,新遴選培育200個左右產品,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加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力爭技術改造投資達到4600億元,技術創新投資增長18%。啟動省級服務業集聚區培育工程,組織實施一批服務業重大項目。以建設西部物流、商貿、金融中心為重點,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商貿流通、金融保險等生產性服務業,推進成都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發展壯大成都國家級服務外包基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城鎮化帶動的投資和消費巨大,今年我省要切實在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中邁出新步子。堅持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互動,堅持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依托產業發展城市,發展城市促進產業,確保城鎮化率提高1.6個百分點以上。
按照建立城市經濟共同體的思路,科學規劃“四大城市群”發展。加快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統籌安排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促進工業向產業園區集中,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探索建立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機制、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變革推進機制。繼續抓好成都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和省內梯次改革試點,推動統籌城鄉試點示范建設。
我省是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今年我省將繼續貫徹落實好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億畝,力爭糧食總產增加5億斤。繼續實施“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規劃,新開工11個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推進“全域灌溉”試點縣和節水型社會重點縣建設。繼續實施“1千萬畝高標準農田工程”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200萬畝。
深入實施現代農業千億示范工程,加快推進60個現代農業重點縣建設,打造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加快發展現代林業,實施新增林業產值“千億示范”工程,加快40個現代林業重點縣建設。
今年,我省將繼續抓好“十項民生工程”,計劃總投資1249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其中省級財政擬安排204.7億元,主要用于擴大就業、教育發展、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百姓安居等重點領域投入。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認真落實工資集體協商辦法,維護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合法權益,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此外,今年我省將繼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21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任務。在發展教育事業上,完成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00所。
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要求。我省將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放寬準入和完善市場管理,支持民營文化企業、民間資本興辦和投資文化產業重大項目,進一步激發文化市場活力。加快文化事業發展,加快推進省級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繼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開放,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辦好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推進大遺址保護成都片區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做好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化普查工作。推動成都文化產業核心發展區和紅色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重建文化四大文化產業帶加快發展。
改善生態環境是全省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今年我省將在狠抓節能減排、促進資源節約、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等方面加強生態建設,推動可持續發展。突出重點區域造林,改造低產低效林200萬畝,增加森林面積170萬畝、森林蓄積160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5.5%。加快生態文明示范片區建設,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
深化改革是政府工作的重點,今年我省將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在擴大開放方面,將突出承接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品牌企業和龍頭產品,大力促進“央企入川”,帶動全省產業結構上檔升級,力爭引進到位國內省外直接投資8000億元,利用外資100億美元以上。加強對重點進出口企業幫扶指導,引導有優勢、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發展對外貿易,確保進口總額增長11%。積極參加國家內陸開放試驗區和平臺建設,深化與泛珠三角、長三角等區域的合作,深化與港澳臺地區投資和經貿合作,擴大與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與經貿交流。加快建設新川創新科技園。辦好第十四屆西博會、成都財富全球論壇和第十二屆華商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