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靜 (羌族)
女方花夜 男方正宴
□耿靜 (羌族)
羌族婚俗
在羌寨,媒人被稱為“紅爺”。他年紀一般在40歲以上,兒女雙全,能說會道,懂得古規,在當地有不小的影響,在整個婚嫁過程中他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如果男子對女子有意,男家會準備酒、掛面等禮物,請紅爺到女家提親。女家要在母舅等同意后方可允婚,否則就會退禮婉謝。允婚后,紅爺即回話男家再帶上禮物和酒去女家吃“許口酒”,同去的未來女婿要拜見岳父母,并同女家商量“訂婚酒”的日期。
當男女雙方達到結婚年齡,男家就會請紅爺攜豬膘肉、掛面、點心等到女家,辦酒席招待近親,以確定婚期。此謂“小訂酒”。紅爺會燒香敬神,向女方祖先稟告兩家結為親家之事,并致古規“說親詞”,以示莊重,并將彩禮置于神龕之上。

? 四川羌族婚禮迎親。
再隔數月,男家請釋比按照雙方的生辰八字測算,訂下準確的吉日婚期。之后,男方準備咂酒、彩禮布、豬頭肉、米和女方穿戴之物(如頭飾、耳墜、衣服等雙份之物),前往女家報期,再在女家辦酒席,即“大訂酒”,作為正式訂婚禮,宴請女方整個家族。此后,兩家各自進行婚禮籌備,期待著迎接嫁娶的日子──女家花夜、男家正宴。
“花夜”是婚禮中最為隆重的程序之一。一般在嫁娶的前一天晚上舉行,也是為新人舉辦的娛樂晚會。這一天,男方要派出能說會道的迎親隊到女家。而女方家中燈火通明,高朋滿座,桌上放有咂酒和12盤“干盤子”,飽含吉祥、喜慶之意,并備上豐盛菜肴,以款待來賓。還要舉行盤歌比賽,以歌盤問,形式隨意而風趣,直至午夜,人們才盡歡散去。
次日清晨,新娘穿上紅嫁衣、繡花鞋,梳妝完畢,由舅舅披上紅綢。吉時一到,嗩吶吹響“離娘調”,新娘哭嫁。迎親和送親的隊伍浩浩蕩蕩、熱熱鬧鬧地涌向新郎家。到了家門口,新娘不能即刻進門。釋比要做祭祀神靈的儀式,以驅趕附在新娘身上的“煞氣”,并向新人祝福。隨著婚禮主持人一聲吆喝“主家迎新人”,婚禮儀式正式開始。新娘由紅爺牽著交給新郎,一對新人在眾人簇擁下進入堂屋,在神龕前一拜祖宗創業恩,二拜父母養育恩,三拜夫妻偕白頭,四拜子孫個個強。再拜來客,最后夫妻對拜,新郎揭去新娘的紅蓋頭,雙雙進入洞房。嗩吶吹響“開席調”,正宴開始。酒席以傳統的“九大碗”為主,新人由司儀帶著給每桌的客人敬酒敬煙,接受人們的祝福。
夜晚,男家父母點香敬神,對新人祝福。所有的來客在院壩圍著熊熊篝火跳起歡快的沙朗。子夜時分,動聽的歌聲響起來,贊美新郎新娘的《花兒納吉》是必唱的曲目?!霸铝粮绺绯鰜韱盐?,屋里的人唱得歡呀。一張桌子幾個腳喲喂,桌上擺的什么盤呀?;▋杭{吉”; “你家姑娘聰明呀又能干,心靈手又巧呀?;▋杭{吉”……歌聲一停,嗩吶就響起來,嗩吶一停,歌聲又起。如果應答不上就要罰酒一杯。歌聲、笑聲、碰杯聲一片,撩撥著青年的心弦,抒發著人們愉快的心境。直至深夜,人們才意猶未盡地漸漸離去。(責編: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