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顯金 譙華平 李程 劉華強
西南油氣田公司是國內最早的天然氣工業基地,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確立的國內重點發展的5個規模油氣區之一,是西南油氣戰略通道的重要樞紐,是支撐集團公司海外天然氣業務發展的主力軍。2011年底,集團公司決定在7家下屬單位試點建設應急平臺,西南油氣田公司是油氣田企業的唯一代表。2012年,集團公司黨組為川渝石油企業業務發展提出“努力建設中國天然氣工業基地、天然氣產業利用示范區、西南地區能源供應保障中心,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的新目標、新定位,對西南油氣田公司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應急管理現狀
西南油氣田公司面對的突發事件主要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四種類型。公司根據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按照性質、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將突發事件分為集團公司級(Ⅰ級)、油氣田公司級(Ⅱ級)、公司下屬二級單位級(Ⅲ級)、公司下屬三級單位級(Ⅳ級),公司應急平臺將主要用于I、Ⅱ級突發事件的處置。

公司成立了由總經理任組長,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為副組長的應急領導小組,建立了“一個小組、兩個機構”的應急管理組織模式,形成了行政部門應急協調、生產部門應急指揮、安全環保部門日常管理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公司建立了四級預案體系,即公司、二級單位、三級單位和生產班組等四個層次,現有公司級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1個、專項應急預案21個。并著力加強應急專家庫、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努力做好應急設施和物資保障、應急準備和資金保障、應急科研保障。同時,公司大力建設數字化油氣田,為公司應急平臺的建設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2.應急平臺建設基礎條件評估
目前,公司的應急組織機構、應急流程、應急預案等基本完善;整體信息化水平較高,信息化基礎資源和設施等較完備;突發事件處置能力較強。
公司應急平臺的建設原則:一是統籌規劃,分級實施,分步建設;二是因地制宜,規范標準,整合資源;三是防止重建設、輕應用;四是技術先進,實用可靠,安全保密;五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建設目標包括滿足集團公司應急平臺的要求,集成現有系統形成統一的應急指揮平臺,實現常態下生產運行監管監察、非常態下高效有序應急指揮。
依據集團公司應急平臺建設總體要求,西南油氣田公司應急平臺將采用移動通訊技術、互聯網技術、無線通訊技術及數據庫等技術,從最大程度上保護公司已有投資,避免重復建設。
1.新建業務子系統
集團公司應急平臺已建成了值班管理、信息接報、預警通知、事件管理、應急演練、基礎管理、應急門戶、地圖定位等功能子系統。西南油氣田應急平臺在建設過程中要根據集團公司的統一界面,承接已建成平臺的功能模塊,匯聚公司基礎應急相關資源,同時新增滿足公司應急管理需要的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重要工程施工安全監控、輿情監控、移動會商、應急輔助決策、應急資源管理等功能模塊。
2.集成應急相關信息系統
西南油氣田應急平臺將集成公司現有的管道與場站管理系統、輿情監控系統、龍崗三維應急地理信息系統等。
3.建設方案效益評估
隨著公司近年來業務的迅速發展,加上社會矛盾和社會環境復雜化,公司面臨的各類突發事件壓力、社會輿論壓力加大,公司應急平臺的建立為解決以上問題和矛盾提供了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并能產生良好的間接經濟效益。主要表現在應急管理工作加強,避免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以及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整合現有資源,降低行政成本;應急行動統一有序,應急響應、處理時間縮短,降低各方協調費用、管理費用的支出等。同時,石油天然氣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油氣行業的應急管理是維護國家、地區穩定的重要保證,公司建立應急平臺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1.全面完善組織保障體系
應急平臺的建設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組織、指揮和協調,各級行政正職是應急管理第一責任人,負總責,親自抓;業務主管領導對分管業務范圍內的應急管理工作負分管責任,具體抓。促使建設思路明確、措施得力、推進有序。
2.強化技術保障
一是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要加強應急信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建設具備監測監控、預測預警、信息報告、輔助決策、調度指揮和總結評估等功能的應急平臺;要加強與國家、地方政府、周邊相關各方的溝通,建立起預警、接警、救援和恢復的聯動機制;要強化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救援裝備物資儲備,分專業、分層次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司區域應急救援系統。二是推進應急平臺關鍵技術研究。要擴大工業視頻接入范圍,重點實現沿江河湖海地區危化企業、三高油氣田和重點油庫、危化品庫區的監控,提供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服務。擴展車載通信系統應用范圍,實現公司與一線現場、基層崗位的快捷溝通、互動交流。三是加強公司的應急預警監測。有效建立起應對輿情的監測和引導機制。四是做好應急資源協調工作。建立健全區域企地應急協調聯動機制。
3.加強平臺建設的資金管理工作
公司應急平臺的建立與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資金投入的保證程度,公司要將應急平臺建設所需資金列入財政年度投資計劃,確保應急平臺的建設資金投入和運行維護費用。
4.加強應急人才的培養力度
公司及所屬二級單位要充分重視應急管理專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要根據應急平臺建設和應用需要,組織開展不同層次的培訓。
5.建立公司應急管理的考評體系
要做好對應急制度建設、應急物資管理、應急隊伍建設和應急處置情況這四方面工作的考核,通過多種形式的考核和評估使應急管理職責真正落到實處,使責任制發揮應有的作用。
1.經濟效益較好。一是應急管理工作加強,避免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以及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有效的降低企業生產運行風險,節約投資;二是整合現有資源,降低行政成本;三是應急行動統一有序,應急響應、處理時間縮短,降低各方協調費用、管理費用的支出;四是應急應對能力加強,最大程度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2.社會效益明顯。一是公司應急平臺的建設切實提高了油氣的生產安全和高效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有助于預防和減少各類突發事件造成的油氣方面的生產損失和經濟損失。二是對保障其他行業的正常運轉和利益、保障人民利益、維護社會安定起到重要作用。三是為川渝地區其他還未建設應急平臺的行業和部門提供經驗和借鑒,促進了集團應急管理體系、地區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和推廣。四是發揮管理效能,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應急效率。本項目將建立覆蓋全公司,溝通各級單位的信息網絡,提高為企業和社會公眾服務的水平,提高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