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英
開封杞縣人民醫院供應室,河南開封 475200
院內感染是指原無感染又不在傳染病潛伏期的病人入院后在醫院內受到的感染[1],當前醫學發展突飛猛進,抗生素藥物的濫用也越來越嚴重,致使醫院的感染有上升的趨勢,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護理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一項[2-3]。護理管理的內容多種多樣,醫院感染管理是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護理管理的工作和醫院的感染有很大的關系。所以為了防止醫院的感染,應該把護理管理工作做好,護理管理在院內感染控制中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重點研究護理管理在院內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及分析,從而使醫院感染率發生降到最低,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120例住院患者進行研究,患者年齡為45~70歲,平均年齡為(55±2.1)歲,男患者67例,女患者53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其中研究組患者年齡45~69歲,平均年齡為(54±2.2)歲,男患者34例,女患者2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46~70歲,平均年齡為(55±3.1)歲,男患者33例,女患者27例。兩組患者年齡和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可以用來研究。
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嚴格的護理管理,不放過任何可以感染的機會,制定嚴格的消毒和隔離措施,使工作人員有章可循,職責明確,層層落實。醫院感染科管理科全面進行管理監督工作。護理工作人員進行院內感染預防和防護教育,讓護理人員深刻認識到護理工作在感染中的重要性,熟練掌握感染管理技術,加強護理工作人員的素質。增加人員和物品投入,對研究組患者的設備進行改建,供給全自動清洗機、干燥柜、超聲波、脈動真空滅菌器等一流的設備,對一次性醫療用具及消毒藥劑及器械建立審批登記制度,使用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許可并經衛生防疫部門檢測消毒效果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產品,可復用的醫療器具嚴格由消毒供應室統一回收、分類、清洗、檢查、包裝、滅菌、發放使用,護士是最直接的管理者,質量好壞護士最先發現,如果護士不及時發現不嚴格的醫療用品,就會引起醫院感染發生,所以在護理管理操作中認真檢查使用的物品、確保患者安全,對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用量及次數嚴格的控制。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工作,做好基本的預防措施。
全部數據均在SPSS 17.0軟件上統計,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檢驗標準以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1個月的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60例中,感染病例為2例,感染較輕,感染率為3.33%,經過治療很快痊愈,死亡率為0。對照組患者中感染病例達到14例,其中6例較重,感染率為23.3%,出現死亡1例,死亡率為1.67%。兩組相比,感染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感染情況
護理管理是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作為主要目的的工作過程,是為了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系統的利用和發揮護士的潛能以及有關的其他人員或設備、環境和社會活動的過程[4]。也就是說,護理管理就是研究醫院的護理工作特點,找到其中的規律,對于護理的各個要素比如:人員、技術、設備和信息等等進行科學的、有計劃的、有組織的、控制的、協調的,從而使護理管理系統達到最優的運轉,放大系統的效能,為患者提供最好的護理,護理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護理質量的高低,也影響著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病區的護理管理是協作完成的,分為定量的醫生、護士及病人組成的病區,全部人員都參與其中。通過各個人員之間的協作來開展有目標、有醫療、護理活動,完成一定的任務,對病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及技術、設備、時間和信息等等的運動中的過程進行組織、計劃、協調和監督以及控制,是病區的各項工作能有秩序、有效率的正常運轉,從而實現預定的目標和計劃[5]。
院內感染又稱醫院獲得性感染,從廣義地意義上來說,是指任何人員在醫院活動期間遭受病原體侵襲而引起的任何診斷明確的感染。狹義地講,它是指住院病人在入院時不存在,并且也非已處于潛伏期的,而在住院期間遭受病原體侵襲引起的任何診斷明確的感染,無論受感染者在醫院期間或是出院以后出現癥狀[6]。新的診斷標準將院內感染定義為: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而出院后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存在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內感染[7]。病人出院后可將院內感染的病原體特別是耐藥性細菌帶到家庭和社會,引起疾病的傳播和流行,并且造成治療上的困難。因此院內感染問題已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對于抵抗力低病情重的患者院內感染會嚴重威脅病人的生命。護理管理對患者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較好的護理管理能使患者患院內感染的機會降低,減少病人的痛苦。根據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研究組院內感染的病例較對照組明顯降低,而且感染的情況較輕,說明護理管理對患者院內感染具有較好的控制作用,在臨床上應該得到重視。
護理管理能夠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身體狀況,通過護理管理能夠及時發現和制止院內感染的發生。對于可能潛在感染的患者進行密切的監督,防止感染的發生以及危重情況的出現。本文重點研究探討護理管理在院內感染控制中的作用,通過研究發現,護理管理對院內感染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能夠起到預防院內感染發生的作用,對于院內感染的發生和傳播有較好的控制作用,對于發生的患者,能夠及時的治療和控制,防止病情惡化,在臨床上值得應用。
[1] 鄭桃曉,鐘渠,漆曉俐.護理管理控制醫院感染效果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9):68-69.
[2] 李小燕.淺談如何加強護理管理,控制門診的醫院感染[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0):672-673.
[3] 謝繼英.加強護理管理 控制醫院感染[J].當代護士,2009,2(7):107-108.
[4] 梁月連,關愛民.加強護理管理 控制醫院感染[J].當代醫學,2011,18(16):32-33.
[5] 湛秀蓮.規范護理管理 控制醫院感染[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1):387-388.
[6] 楊風萍,吳文.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9):4106-4107
[7] 惠艷.護理管理與控制醫院感染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2011,4(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