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林 劉建芝 尚 晉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ICU,河南南陽 473000
隨著護理理念轉變及對護理工作的更細致認真的工作要求,護理工作對護理管理排班模式也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護理部提出了對護士 分層次使用和管理的新倡導。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APN排班)是將不同層次、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的護士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排班,以保證每班都有2個以上護士值班的護理排班模式[1],是護理事業逐步發展的一大體現。實踐證明,實施APN排班不但提高了護理工作滿意度,減輕了護士工作壓力,護理質量也得到了改善,護患糾紛明顯減少,同時還節約了護士勞動時間,提高護士工作效率同時緩解了護理人員工作疲勞感,提高了科室管理效率。
該科床位數為10張,床位與護理人員之比為1:3,護理人員30名,大專以上學歷占75% ,主管護師5名,護師12名,護士10名,助理護士3名。選取2010年1—4月住院患者52例為對照組(傳統的責任制護理模式),選取2011年1—4月住院患者56例為實驗組(APN排班)。
將24 h分為3個班次,上班時間為A班8:00-16:00,P班16:00-00:00,N班00:00-8:00;A、P班均含0.5 h就餐時間;另設1個主班護士;主班護士及護士長上班時間為8:00-12:00、14:30-17:30;交接班次數由過去的每天5次改為3次;中午班、上夜、下夜3個時間段由1人增加為2人。每班設立護理組長,護理組長須達到要求的學歷、職稱、工作年限,并競爭上崗;護理組長主要進行醫囑執行以外的評估、計劃、指導以及急危重癥患者的護理和護理質量控制。
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不記名填寫,調查人員發放問卷,首先說明調查目的及填表要求后,被調查人員理解后,由被調查者自行填寫問卷。被調查者填寫完畢后全部收回。

表1 患者滿意度最低前三項比較[份(%)]
患者滿意度比較:在服務態度、服務效率,病情掌握、飲食健康教育,專業技術水平,病區管理的總體評價等五個方面,實施后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由APN連續性排班前的90%上升到98.7%。醫生滿意度比較:科室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由實施前92%上升到實施后的98%。實施APN排班后護士的認可情況:100%護士認為實施APN排班后工作壓力減輕、搭建了不同級別護士的成長平臺,質量安全也得到保證。
連續排班層次管理模式(APN排班)是在工作過程中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和護士個人能力改變排班方法,排班時注意交班時間和各班工作量,交接班錯開治療高峰期和家屬探望時間,合理安排人力和各班工作內容,保證各班護理人員結構的合理,可增加夜班護理工作的安全系數[2]。由于觀察病情、生活護理、治療性護理操作等各項護理工作全由 APN護士自己完成,增加了護患交流的機會,護士對自己所護理的病人整體情況會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及時發現病情變化,特別是對于危急重癥病人,能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提高整體護理質量。
APN排班使護士工作積極性提高、加強了團隊合作精神。護理組長負責對當班工作的進行分配指導,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當天護理工作,并對整組護理工作進行監督管理,有效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APN排班模式減少了護理差錯的發生,護理小組做到層次管理,有效遏制了各種安全隱患的產生。
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之一就是要運用科學方法解決護理人事問題,滿足護理人員的多層次需求,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感[3]。APN排班表面上看是一種排班方式的改變,實質上是在排班中融入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4]。在實施中,高級責任護士履行監督和教育的職責,自我價值感增加;初級護士獲得良好鍛煉機會,加快成長,舒緩了護士工作的壓力,班次和職責的調整,護士與患者溝通時間增多,增強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改善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1] 胡立珍,李煉.改進的護理排班模式對護患滿意度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4):82-83.
[2] 柯彩霞,謝文,劉曉華,等.護士排班模式改革與效果[J].中國護理管理,2008,8(11):38-40.
[3] 李繼平.護理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9.
[4] 邢賁思.科學發展觀教育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