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遐清 林海霞 官真水
圍手術期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析
郭遐清 林海霞 官真水
目的了解圍手術期患者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情況,促進臨床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方法隨機抽查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患者術后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結果術前0.5~2h給予抗菌藥物預防感染使用率由第一季度的90.48%上升至第二季度的96.20%;Ⅰ類切口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由一季度的73.84%降低至二季度65.66%;第一季度Ⅰ類切口抗菌藥物預防使用人均用藥天數與第二季度無顯著差異;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時間不超過24h的比例從第一季度的50.22%下降至36.67%。結論經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某院圍手術期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合理率有所提高,但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還存在一些不足,醫院需進一步加強管理。
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分析
從“2011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實施以來,某醫院按照上級衛生部門有關規定,加強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管理。每月隨機抽查25%具有抗菌藥物處方權醫師所開具的處方及醫囑進行點評,從抽查病歷中,將圍手術期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從2011年7月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開展以來,某醫院每月隨機抽取25%具有抗菌藥物處方權的住院部醫師所開具的醫囑進行點評,每位醫師不少于10份醫囑。按照衛生部有關規定,重點抽查呼吸科、外科、重癥醫學科等臨床科室及Ⅰ類切口手術,以《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1]、《2011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及臨床路徑等為評價標準,將圍手術期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合理性作統計分析。
2.1 抽樣中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基本情況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抽查病歷1246份,其中626份病歷使用了抗菌藥物,抗菌藥物使用率為50.24%,低于衛生部要求(<60%)。其中使用一種抗菌藥物的病例有510份,占使用抗菌藥物病例的81.47%,使用二聯抗菌藥物病例有115份,占使用抗菌藥物病例的18.37%,使用三聯抗菌藥物的有1例,占使用抗菌藥物病例的0.16%。
2.2 抽樣中圍手術期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析將抽查病歷進行圍手術期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合理性分析,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術前0.5~2h給予抗菌藥物預防感染的百分率(從第一季度的90.48%升高至第二季度的96.20%)及Ⅰ類切口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從第一季度的73.84%下調至第二季度65.66%)均有所改善;Ⅰ類切口抗菌藥物使用人均天數變化不明顯(第一季度2.15天、第二季度2.19天);而Ⅰ類切口抗菌藥物使用時間不超過24h的比例未得到有效控制(第一季度50.22%下滑至第二季度的36.67%)。Ⅰ類切口的手術屬于清潔切口,通常不需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但對于手術范圍大、時間長涉及重要臟器、異物植入高齡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可考慮使用[2]。
表1 2012年1~6月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3.1 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給藥時機根據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要求,外科手術預防感染時,需在術前0.5~2h內給藥,或麻醉誘導時給予抗菌藥物預防感染,才能保證手術部位有足夠的血藥濃度,且抗菌藥物須在細菌污染前就在組織內達到殺菌濃度,才能有效預防感染的發生[3]。本次調查發現,雖然在術前0.5~2h給予抗菌藥物預防感染的百分率有所提高,但還存在個別手術沒有在術前0.5~2h內給予抗菌藥物預防感染。
3.2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此次調查I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為60%~80%,遠遠高于衛生部≤30%的要求。提示該院I類切口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指征過于寬松及過度使用,其原因可能涉及醫師對抗菌藥物的作用特點認識不足、對圍手術抗菌藥物的臨床使用規范缺乏了解[4]。
3.3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人均用藥天數Ⅰ類切口手術一般不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確如使用時,要嚴格掌握適應證、藥物選擇、用藥起始與持續時間。給藥方法要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有關規定,術前0.5~2h內或麻醉開始時首次給藥;手術時間超過3h或失血量大于1500ml,術中可給予第二劑;總預防用藥時間一般不超過24h,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h[5]。本次調查中仍有患者術后用藥時間大于48h。臨床研究認為術后48h未感染的切口,再繼續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已屬無效。過長時間使用抗菌藥物并不能降低切口感染率,反而會增加醫院感染率,過度應用還會破壞體內原有定值菌的平衡狀態,而使耐藥菌過度繁殖,產生耐藥菌株,可能誘發難以控制的感染[6]。綜上所述,某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合理性在抗菌藥物專項整治中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高,醫務人員對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的知識大有提高,但還存在一些不足,抗菌藥物的各項使用指標還沒有達到要求。醫院還應對臨床醫師進行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相關知識的培訓,特別是圍手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的知識培訓,如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品種選擇、使用時機及使用時間等;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安全、有效、經濟的治療。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04] 285號[S].北京,2004.
[2] 衛生部撰寫協作組.應用抗菌藥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導意見[S].北京,2005.
[3] 成云蘭,陳榮.300例外科圍手術期患者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藥房,2008,19(5).
[4] 羅璨,瞿偉駿.江蘇省人民醫院清潔手術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合理性分析[C].2010年江蘇省藥學大會暨第十屆江蘇省藥師周大會論文集,201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辦醫發[2009]38號)[S].北京,2009.
[6] 矯玲,宮慶月,張學香.某醫院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情況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質,2007,6(1).
The Perioperative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Analysis in a Hospital
Guo Xiaqing Lin Haixia Guan Zhenshui
ObjectiveTo comprehend the operation period pati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promot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MethodsA random check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2.ResultsPreoperative 0.5~2h given antibacterial drugs to prevent infection utilization rose to 96.20% in the second quarter from 90.48 percent in the first quarter.the class I incision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utilization rate decreased from 73.84% in the first quarter from the quarter 65.66%. The first quarter of Class I incision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us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 capita number of days of medication with the second quarter. The classⅠincision surgical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proportion of time does not exceed 24h decreased from 50.22% in the first quarter to 36.67%.ConclusionAfter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drugs, This hospital perioperative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reasonable rate has improved.Bu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the hospitals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Perioperative; Antimicrobial agents; Application analysis
R978
A
1673-5846(2013)02-0036-02
四川省雙流縣第一人民醫院,四川成都 6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