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彤
咪唑斯汀聯合維生素C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
陳衛彤
目的探討咪唑斯汀聯合維生素C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院2010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將其隨機均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5例,分別給予咪唑斯汀聯合維生素C治療與撲爾敏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滿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少數患者出現乏力、困倦、頭暈等癥狀,停藥后癥狀消失。結論咪唑斯汀與維生素C聯合使用較少出現胃腸反應,并能顯著加強抗炎癥、抗過敏的作用,同時減少藥物對人體造成的毒副作用,具有較好的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作用。
咪唑斯汀;維生素C;過敏性鼻炎;臨床療效
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鼻腔黏膜變應性疾病,患者因吸入外界過敏原引起鼻癢、打嚏、流涕等一系列臨床癥狀。過敏性鼻炎屬于一種常見病。在我國,約有20%的青少年患有常年性鼻炎,其中大部分為變應性鼻炎[1]。臨床研究顯示,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發病與環境因素、遺傳因素以及接觸變應原密切相關。長期過敏性鼻炎可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對患者的工作、學習造成較大影響。為了探討臨床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本文對我院2010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的過敏性鼻炎患者給予咪唑斯汀聯合維生素C治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齡14~57歲,平均年齡29.6歲。7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均無心、腦、肺、腎等嚴重疾病,在治療前均未服用皮質類固醇。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史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患者給予咪唑斯汀口服,每日1次,每次1粒;每天晚上給予0.5g/10kg維生素C口服。對照組患者給予撲爾敏口服,每日3次,每次4mg。兩組患者治療一個療程后觀察并比較臨床治療效果。
1.3 療效觀察指標觀察患者治療后噴嚏、流涕、鼻癢、鼻塞的臨床癥狀。根據患者SSRI情況判定其臨床治療效果,SSRI≥51%為顯效;SSRI 20~50%為有效;SSRI<2%為無效。在治療過程中與患者進行交流,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滿意度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 滿意度比較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n(%)]
2.3 不良反應比較觀察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少數患者出現乏力、困倦、頭暈等癥狀,停藥后癥狀消失。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鼻腔黏膜變應性疾病,我國臨床發病率較高。本文對我院過敏性鼻炎患者給予咪唑斯汀聯合維生素C治療,結果發現,咪唑斯汀聯合維生素C治療后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4.29%,總滿意度為80.00%顯著高于撲爾敏治療患者的48.57%與51.43%,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少數患者出現乏力、困倦、頭暈等癥狀,停藥后癥狀消失。咪唑斯汀是一種新型的具有抗組胺與抗過敏雙重作用的H1受體拮抗劑[2]。研究學者通過動物實驗發現,咪唑斯汀能有效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同時抑制嗜中性粒細胞的趨化作用。維生素C能對機體內自由基進行有效地清除,提高免疫細胞的活力與數量,提高機體防御能力,并有效預防色素沉著[3]。本研究結果表明,咪唑斯汀與維生素C聯合使用較少出現胃腸反應,并能顯著加強抗炎、抗過敏作用,同時減少藥物對人體造成的毒副作用,具有較好的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作用。
[1] 徐佩茹,李敏.過敏性鼻炎的診斷與治療新進展[J].臨床兒科雜志,2007,25(1):4-7.
[2] 李新芳,侯艷寧,王寧宇,等.咪唑斯汀緩釋片與氯雷他定片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比較[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6, 22(4):284-286.
[3] 張曉君,李世橋.中西藥結合防治兒童過敏性鼻炎34例[J].中國醫藥指南,2009,7(10):72-73.
R96;R765.21
A
1673-5846(2013)02-0105-02
廣東省梅州市人民醫院,廣東梅州 51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