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趙 莉
自制沖洗探通針治療新生兒淚囊炎109例效果分析
李 軍 趙 莉
目的探討自制淚道沖洗探通針治療新生兒淚囊炎的療效。方法隨機選擇眼科門診確診為新生兒淚囊炎,保守治療無效,年齡大于2個月患兒109例(124只眼)應用自制淚道沖洗探通針行淚道探通術,追蹤觀察2年以上。結果2~5個月組治愈率98%,6~12個月組治愈率96%,>12個月組治愈率81%,且無任何并發癥發生。2~12月齡治愈率比>12月齡的患兒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新生兒淚囊炎年齡越小,手術治愈率越高,兩個月以上均可行淚道沖洗探通,應用自制沖洗探通針治療新生兒淚囊炎效果肯定。
新生兒淚囊炎;淚道探通;沖洗探通針
新生兒淚囊炎是新生兒淚器病中的一種常見病。新生兒出生后,約6%鼻淚管阻塞[1]。主要表現為出生不久(7~10d)出現溢淚、溢濃,眼部分泌物增多。常規的藥物治療、按摩及單純的淚道沖洗往往效果不佳,我院對2009~2011年門診收治的109例(124只眼)新生兒淚囊炎患者應用自制沖洗探通針治療,獲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總結分析2009年~2011年我院眼科門診收治的109例(124只眼)新生兒淚囊炎患者。男60例(70眼),女49例(54眼);單眼94例(94眼),雙眼15例(30眼);年齡最小2個月,最大36個月。按治療時年齡進行分組:2~5個月53只眼,6~12個月55只眼,>12個月16只眼。患兒均為本院眼科門診確診的新生兒淚囊炎并經保守治療無效者,所有病例均有溢淚、分泌物多,并排除有鼻腔病變、淚點及淚小管發育異常、倒睫、急性結膜炎、急性淚囊炎、外傷性淚囊炎、先天性多發性畸形者。
1.2 治療方法治療均在門診進行。滴1%丁卡因眼藥水棉片表面麻醉淚小點1~2次,患兒取仰臥位,用一條中單折疊包住患兒的胳膊及軀干,使其上身不能擰動。助手的胳膊及兩肘從兩側夾住用中單包住的患者軀干,再由助手的雙手從患兒的頭兩側固定患兒的頭部。力量較大且不配合的患兒需再固定其雙腿。術中避免對患兒頭部及囟門施加壓力。根據患兒年齡的大小及入針途徑不同,選用粗細不同的自制淚道沖洗探通針,常用5號球后注射針頭、6號一次性注射針頭。將針尖用砂輪磨成鈍圓,觀察針腔通暢,連接裝有生理鹽水的5ml注射器。操作者位于患兒頭頂部,牽拉下瞼暴露淚小點,淚點擴張器行淚點擴張,探針前段涂眼藥膏潤滑,自下淚點垂直進針約1mm,轉向水平方向沿淚小管走行向內眥方向推進,術者另一手指拉下瞼皮膚并引向顳側,拉直淚小管。觸及骨壁后,略向后退,然后將探針轉與水平方向近呈垂直位,緩慢向下進入鼻淚管,繼續推進直達下鼻道,當探針的頂端突破閉鎖處時有落空感。此時先推注少量液體,當患兒出現吞咽動作或鼻腔有液體流出,表明探通成功。留置針頭2min并撥動幾下盡可能使膜組織破裂通暢,然后邊退針邊沖洗,將鼻淚管分泌物,細胞碎屑沖洗干凈,沖洗通暢者,連續淚道沖洗3d,鞏固療效,并局部滴抗生素眼藥水4~5次/d,連續觀察一周。若不通暢一周后再行探通,最多探通3次。
1.3 療效標準治愈為患眼無分泌物和流淚癥狀,按壓淚囊區無膿性分泌物自淚點溢出,淚道沖洗通暢,反之則為無效。
本組109例(124只眼)治愈率95%,且無任何并發癥發生。其中一次治愈102只眼占(82.26%),二次治愈12只眼占(9.68%),三次治愈4只眼占(3.22%),未愈6眼占(4.84%)。
表1 不同年齡組淚道探通治愈率(n,%)
新生兒淚囊炎常見原因是鼻淚管下端的開口被遺殘膜封閉或鼻淚管的管腔被上皮細胞殘屑阻塞,常為Hasser瓣膜未裂開或形成一瓣狀皺襞所致。此膜形成各異,而且位置不同,一般在嬰兒第1周淚液分泌前自行穿破,如未穿破,分泌物潴留,可轉為粘液囊腫或慢性淚囊炎[2]。少數是鼻部畸形或鼻淚管骨性狹窄所致,可單眼或雙眼發病。雖然新生兒淚囊炎有自愈的趨勢,但有報道滴眼和手法按摩保守治療治愈率僅為0.5~5%[3],單純淚道沖洗治愈率為0.6~38.1%[4],而且療程長,一次沖探成功率下降,年齡越大越難固定體位。本文應用自制沖洗探通針治療新生兒淚囊炎治愈率為95%,且無任何并發癥發生。通過對三組不同年齡患兒的淚道探通治愈率進行統計,結果提示患兒年齡越小,淚道探通治愈率越高;隨年齡增加,淚道探通治愈率下降。對保守治療2個月以上者應盡早選擇淚道探通手術;對2~5個月患兒行淚道探通術一次沖探成功率達98%,這可能與年齡較小淚道中的膜性組織較薄及無長期炎癥刺激造成多發粘連和淚道狹窄有關。大于5個月患兒隨年齡的增加,阻塞殘膜會伴隨著炎癥、瘢痕使淚道組織出現廣泛的阻塞和粘連,膜性組織變得厚實堅韌,手術難度加大,一次沖探成功率下降,數次反復沖探淚道增加了淚道損傷的機會,給患兒和家長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應用自制沖洗探通針行淚道探通手術,它將常規分步淚道沖洗、探通再沖洗操作一次完成,減少了淚道損傷的機會,與傳統的先探通再沖洗的探通方式相比,具有損傷小、探通率高、并發癥少等優點。
沖探治療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了解病情熟知淚道解剖,手法要輕柔、準確,不能盲目用力,操作要精準。對沖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所準備,提高手術成功率。治療前30min勿哺乳及喂水,防止操作過程中因溢奶而嗆入氣管引起窒息。②一定要將患兒體位固定好,不能因患兒的哭鬧及頭轉動造成淚小管撕裂或假淚道形成。抱頭力量要適中,避免過分擠壓患兒頭部,因患兒前后囟還未閉合,用力過大會導致其他并發癥的發生。③淚小點要表面麻醉,探針轉動要緩慢順勢,避免淚小點撕裂或假淚道形成,一定要將針頭抵達淚囊鼻側骨壁時回退1~2mm再垂直進針進入鼻淚管,捅破鼻淚管下端瓣膜時若沒有落空感或前進感到有阻力時,建議后退5mm注水,如患兒有吞咽動作或鼻孔有液體流出,說明已進入下鼻道。④在自制沖洗探通針表面涂紅霉素眼膏增加潤滑作用,探通后注水速度應盡量減慢,預防沖洗液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探通、沖洗結束后應立即抱起患兒。⑤新生兒淚囊炎其主要致病菌為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5],臨床上廣泛應用敏感性較高的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滴眼液,術后常規滴抗生素1周,預防粘連及感染。
綜上所述,新生兒淚囊炎應積極早期治療,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淚道探通術,最佳治療時機是在患兒2~5月齡,其治療成功率高,并發癥少,一旦治愈,多無復發,療效滿意。自制沖洗探通針無論長度和細度均比較適合小兒的淚道,取材方便,方法安全,值得推廣。
[1] 羅文彬.淚囊和鼻淚管異常?眼科全書(上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058-1059.
[2] 李鳳鳴.眼科全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058.
[3] 廖任宏.134例鼻淚管阻塞的治療分析[J].中西醫結合眼科雜志,1996,14(3):212-213.
[4] 王莉.沖洗式淚道探針治療新生兒淚囊炎[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6,28(4):319-320.
[5] Baskin DE, Reddy AK, Chu YI, et al. The timing of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ant dacryocystitis[J]. J AAPOS, 2008,12(5):456.
R777.2+3
A
1673-5846(2013)02-0250-02
山東省棗莊礦業集團總醫院眼科,山東棗莊 27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