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杰
性傳染病流行方式及防治措施研究進展
陳文杰
本研究根據我國性病艾滋病的流行情況,探討我國性病艾滋病主要流行特點在最近幾年的變化,根據現狀及發展趨勢,制定適合當前國情的預防和控制對策,并具體的提出對待性病艾滋病患者的防治措施。
性傳染病;HIV;流行方式;防治措施
我國性傳播疾病已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性病在人群中的快速蔓延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感染性疾病中性病的發病率已上升到第三位,在一些災區該類疾病甚至排在第一位。AIDS是性病的重要病種,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2003年全球艾滋病疫情報告顯示,艾滋病感染者已突破4000萬人,每天因艾滋病導致死亡的患者超過8000人次,我國的艾滋病發病狀況不容樂觀,近年來艾滋病已進入快速增長期[1-2]。據相關報道1985年至2005年全國累計報告艾滋病毒感染病例近30000人次,可見艾滋病在我國發生較為普遍的流行,當前性傳染病情況非常嚴峻,性傳染病相應的政策和防治措施亟待進一步開展和實施。
1.1 流行趨勢近年來,性病感染病例呈現快速上升期,艾滋病感染人數也較前年明顯增速[3]。2005年最新統計表明,中國目前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65萬人次,發病率和死亡率較前幾年明顯上升,仍然存在著爆發進一步蔓延的可能,當前形勢非常嚴峻,對于該病的防治和研究顯得及其重要[4]。
1.2 性病病種構成2001年前淋病是我國性病中的優勢病種,尖銳濕疣和NGU次之,隨著不同性病發生發展所需環境不同,增長速度和趨勢也不盡相同[5],2002年和2001年全國STD的情況詳見表1。
1.3 人群構成
1.3.1 艾滋病地區分布我國當前艾滋病毒感染率相對較低(<0.1%)。然而超過5%的艾滋病毒流行率在云南、新疆、廣西、廣東、四川、貴州、湖南、江西、北京。針對高發地區的防癌措施亟待開展,在目前的研究中全面審視中國艾滋病疫情,并探索艾滋病毒傳播的可能及應當開展的防止措施是當務之急[6]。
表1 2001~2002年全國STD報告病例數比較(n,%)
1.3.2 性別構成近年來,隨著女性性病患者的增多,男女的患病比例不斷縮小,從1993年的1.69:1提高到2002年的1.45:1,女性仍然以NGU為主,其后是CA、淋病等。男性則以淋病居首,NGU、CA等次之[7]。
1.3.3 各種性病年齡構成近年來性病患者年齡的變化也很明顯[8]。超過95%的感染者年齡在20~40歲之間,這可能歸于老化對感染者或新感染相對年齡較大的人群中隨著時間的推移[9]。同時20歲以下青少年的患病率也在上升,值得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重視[10]。
1.4 高危人群STD在2001年至2002年出現數量的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高危人群的發病率呈現上升的態勢,主要包括賣淫女、吸毒、同性戀以及性伴侶較多的人群。
1.5 傳播途徑首先性傳播和國外一樣,我國導致性傳播疾病蔓延的主要途徑是性交、性接觸和親密行為等,據統計該因素占到患者總人數的90%左右。第二,間接接觸主要包括接吻、擁抱、同床、共同沐浴等行為,及合用毛巾、浴盆、剃須刀等隨身物品[11]。近年來排除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直接接觸性傳播,間接接觸已成為兒童性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制品和未消毒的注射器、手術器械等都是STD、AIDS傳播的重要途徑。還有母嬰傳播,主要是指通過胎盤、產道垂直傳播病菌的方式,母嬰傳播是淋病、乙肝等傳染病的重要傳播方式,與2001年相比,該類型傳播致病的人數有明顯升高的趨勢。
性傳染病、艾滋病嚴重威脅著我國人民的健康狀況,衛生部門對該類疾病非常重視,采取了積極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取得較為滿意的成績[12]。
2.1 發揮政府領導的作用積極完善各級政府法制化管理性傳染病的規章,推進艾滋病的預防和管理措施,制定相應的法律條文規范[13]。
2.2 嚴厲打擊毒品的販賣我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毒品的問題,總結以往經驗,學習國際上的成功案例,對待毒品的違禁工作,我國政府開展切實可行的措施,切斷供應源并嚴厲打擊販毒,對大眾進行宣傳和教育,增強大眾拒絕毒品的觀念,以減少因為毒品控制不當造成的艾滋病傳播,對靜脈吸毒者進行消毒后注射器進行一定劑量的美沙酮維持是當前預防艾滋病較好的措施[14]。
2.3 推廣安全套的使用性病傳播主要途徑來自性傳播,其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安全套,通過廣告、社區健康宣傳教育、公共場所免費發送等形式推廣安全套的使用,同時公共醫療組織及安全套制造商進行推廣公益活動,擴大各項政策和項目的實施范圍,最大程度的讓人們接受性病和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該措施可以明顯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有效減少性傳播傳染病菌的風險[15-16]。
2.4 強化性病管理加強性病及艾滋病的綜合管理是避免性蔓延的重要途徑,嚴厲打擊不法犯罪行為,是確保整治方案得以成功實施的保障[17]。
2.5 對血液采集和血液制品進行嚴格把關血液制品的監管直接關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加大對血站和醫院等與血液制品直接關聯的機構的監管,保證血制品的安全,嚴格按照我國血站規章制度、消毒質量監管條例等進行操作,嚴厲打擊非法賣血、采血的行為,切斷性病、艾滋病因血液因素傳播的途徑[18]。
除了以上措施,在具體的工作中還應當強化重點人群的管理,如對已經感染HIV的患者,應當及時為感染者進行知識宣傳、疏導不良情緒,醫護人員積極給予患者關心和支持,避免患者因病情產生的報復心理。
[1] 付志智,黃培勇,廖燕珍,等.依托合法個體診所開展性病艾滋病干預工作可行性及效果分析[J].廣西醫學,2007(6):944-945.
[2] 葛鳳琴.我國流動人口感染性病艾滋病的相關特點及健康教育模式[J].中國健康教育,2007(7):544.
[3] 梁國鈞.醫療機構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J].江蘇預防醫學,2012,23(1):28.
[4] 韋海春.自愿婚檢人群血液傳染性指標結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09,6(10):58-60.
[5] 吳少卿,文道林,陳偉英,等.孕產婦梅毒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09,7(10):103-104.
[6] 梁國鈞,鄭志菊,曹寧校.醫務人員性病艾滋病外展服務手冊
[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6-41.
[7] 孫雅芳,徐淑云,于憲利,等.加強特種人群性病防治有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1994,10(6):378.
[8] 劉德純.艾滋病在我國的流行概況[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1, 26(1):86-87.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中國艾滋病疫情與防治工作進展[R].2006,1(1):24.
[10]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02年第4季度全國性病疫情分析報告[R].2003(3):19.
[11] 李建華,李魯濱,王福生.艾滋病流行趨勢及其研究進展與加強防治工作的思考[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2,20(5):314.
[12] 李瑩.艾滋病性病流行概況[J].甘肅科技,2003,19(11):132-134.
[13] 汪寧.中國艾滋病流行現狀與防治對策[J].社會福利,2005 (10):29-31.
[14] 李立明.流行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15] 張紅兵,李奇,馬駿,等.我國性病流行現狀及應對措施[J].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志,2004,27(6):377-380.
[16] 秦倩倩,朱昊,張麗芬,等.2003年全國性病流行病學分析[J].疾病監測,2004,19(10):381-383.
[17] 楊憑,蘇曉紅,伊躍平,等.對城市娛樂場所小姐開展干預服務模式探討[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5,11(3):195-197.
[18] 龔向東,葉順章,張國成,等.2000年全國性病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3):131-134.
R183
A
1673-5846(2013)02-0381-02
廣西河池市羅城縣人民醫院,廣西河池 54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