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杰
癌性骨轉移患者放射治療的臨床觀察
李永杰
目的分析放射治療運用于癌性骨轉移的臨床治療效果,為其臨床治療提供數據參考。方法對2009年5月至2012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癌性骨轉移患者的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癌性骨轉移患者進行放射治療,觀察患者的疼痛等級的變化。結果經過觀察分析,對癌性骨轉移患者進行放射治療,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疼痛,可使疼痛等級降低,輕度疼痛者疼痛消失,放射治療的有效率達達88.33%,其中原發癌為肺癌和乳腺癌的效果最為明顯;三種放射用量方法進行比較,效果最好的是每次400cGy,共5次,有效率達94.44%。結論臨床中使用放射治療癌性骨轉移的疼痛,能夠有效減輕疼痛感,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和健康,值得在癌性骨轉移的治療中應用。
癌性骨轉移;放射治療
癌性骨轉移的首發癥狀一般均表現為疼痛,這種疼痛起初時是間歇性的,隨后逐漸演變為持續性的,癌性骨轉移的疼痛依靠休息和制動均不能減緩,給患者及其家屬都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和生理的痛楚和壓力,嚴重者到了晚期時的劇烈疼痛只能依賴于麻醉藥物止痛。而放射治療可以通過抑制骨轉移灶的受損程度來有效減緩患者疼痛,本組研究主要對放射治療運用于癌性骨轉移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研究對象為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8月期間收治的癌性骨轉移患者,共計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其中鼻咽癌18例,胃癌3例,肺癌12例,前列腺癌12例,乳腺癌15例,年齡最大者78歲,最小者21歲,平均年齡43.2 ±2.7歲,30歲以下患者6例,31~60歲患者28例,60歲以上患者26例。單發病灶31例,2處病灶16例,3處病灶9例,4處病灶以上4例,病灶在脊髓占38.8%,骨盆占22.6%,肋骨占11.0%,股骨及肱骨占22.9%,顱骨占2.6%,其他占1.8%,全部患者均伴有明顯難以忍受的疼痛,影響到睡眠,需使用止痛類藥物。
1.2 放射治療方法放射治療以模擬定位機定位,使用高能大恒KB1800型號直線加速器8MV X線對全部患者進行局部放療,對于多發性骨轉移患者應當首先選擇最明顯的疼痛部位,椎骨轉移患者旁開椎體外緣2~3cm,上下需各包括未轉移的部分,其他骨轉移患者均在病灶外3cm即可。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種:I,每次400cGy,共進行5次;II,每次300cGy,共10次;III,單次800cGy。
1.3 療效觀察按標準疼痛分級法(VRS)劃分為:0度:無痛;I度:輕度可以忍受的疼痛,對正常生活不存在明顯影響,對睡眠無嚴重影響;II度:不能忍受的明顯疼痛,需要止痛藥才能入睡;III度:疼痛劇烈,需服用止痛藥,嚴重影響到睡眠,嚴重者神經紊亂。
放射治療止痛效果判斷標準:有效:疼痛等級下降;無效:疼痛等級無下降甚至上升。
1.4 統計學方法本組研究的全部數據均使用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處理,通過χ2和t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顯著性。
2.1 本組研究患者的骨轉移癌病灶分布的基本情況,其中骨轉移部位以骨盆、肋骨和股骨及肱骨居多,分別占48.33%、66.67%和43.33%,如表1。
表1 骨轉移癌病灶分布情況
2.2 經過三個月到一年的隨訪調查,通過對患者的定期復查記錄分析,在整個觀察過程中,經過放射治療,本組研究中全部患者經放射治療后疼痛程度均有所減輕,輕度患者的疼痛消失,總體上看有效率達88.33%,無效率僅為11.67%,其中原發癌為肺癌和乳腺癌的效果最為明顯,有效率分別為91.67%和93.33%,詳見表2。
表2 癌性骨轉移患者放射治療止痛效果情況表(n,%)
2.3 對三種放射用量方法進行了比較,每次400cGy,共5次的效果最好,有效率達94.44%,其次是300cGy,共10次,有效率為81.25%,最末是單次800cGy,有效率僅為62.5%,可見,最常規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表3 三種放射方法比較
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健康和生活,因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醫學界更是極盡所能地探索治療的方法。調查顯示,75%左右的惡性腫瘤,尤其是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等極易發生骨轉移。癌性骨轉移常見的癥狀是疼痛,還可演變成病理性骨折以及脊髓壓迫等并發癥,嚴重者有劇烈疼痛,服用止痛藥和化療藥雖然可以暫緩疼痛,但一般緩解時間均較短,依然給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對癌性骨轉移患者進行放射治療的目的就是要減輕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活動能力,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盡可能地延長生命。
本組研究中骨轉移多發生于骨盆、肋骨、股骨及肱骨部位,分別占48.33%、66.67%和43.33%,放射治療后,經過三個月到一年的隨訪調查,疼痛程度均有所減輕,總體上看有效率達88.33%,其中原發癌為肺癌和乳腺癌的效果最為明顯。三種放射用量方法進行比較,效果最好的是每次400cGy,共5次,有效率達94.44%,其次是300cGy,共10次,最末是單次800cGy,最常規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骨轉移多易發生于軀干骨的紅骨髓,由于該處血流緩慢,容易導致腫瘤細胞生長,放射治療出現之后,被嘗試用于治療骨轉移癌,效果可靠,被認為是治療癌性骨轉移所導致的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同時也要注意,放射治療也是一種姑息性的治療,所以在應用時要盡可能地全方位地考慮,尤其注意脊椎、骨盆區的放射治療,以期在止痛的同時,盡量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注意重要臟器的保護。
[1] Perez CA, Brady LW. Principle and Pract ice of Radiat ion Oncology[M]. Philadelphia:Lippincot t, 1987:1279.
[2] 殷蔚伯,谷銑之.腫瘤放射治療學[M].3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1088.
[3] 嵇先國.骨轉移癌60例的放射治療止痛療效分析[J].世界腫瘤雜志,2005,4(1):80-81.
[4] 殷蔚伯,余子豪.腫瘤放射治療學[M].4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1193.
[5] Reale C, Tu rk iew iczAM,Reale CA. An talgic treatm ent of painassoci- ated w ith bone m etastases[J]. C rit Rev OncolH emato, 2001,37(1):1.
[6] 林叢,張偉建,洪金省.放射治療骨轉移癌疼痛47例臨床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3,10(6):571-572.
R945
B
1673-5846(2013)02-0404-02
廣西賀州市人民醫院,廣西賀州 5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