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英
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
朱 英
目的總結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經驗。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2 年10月收治的96例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對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進行歸納總結,并對患者護理前后NDF評分情況以及ADL等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過對96例患者實施一般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精心護理和治療后,患者痊愈18例,顯效45例,好轉27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3.75%,其中有4例患者由于病情嚴重不治身亡,死亡率為4.17%;護理前患者的NDF評分顯著低于護理后,ADL等級顯著高于護理后。結論科學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促進腦出血患者的腦功能恢復,降低致殘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腦出血;臨床護理;體會
腦出血又名腦溢血,系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動脈、毛細血管或靜脈破裂而引起的出血。腦出血是常見的嚴重腦部并發癥中的一種,常發生于中老年高血壓患者[1]。該病的主要病因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畸形、動脈炎、腦動脈瘤等[2]。腦出血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患者可出現昏迷、頭痛、嘔吐、較淺程度的意識障礙、偏癱等癥狀。腦出血起病急、病情重、復發率、致殘率及死亡率都較高,患者在身患腦出血癥后常會出現嚴重的心理負擔[3]。相關資料表明,有效的護理措施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情況,在腦出血的治療及預后中有著極重要的作用[4]。現將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6例腦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 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腦出血患者96例,經頭顱 CT或MRI檢查后確診為腦出血。其中男62例,女34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56.26±5.67)歲;發病時間0.5~10h,平均(5.52±1.49)h;住院時間2~76d,平均41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主要表現為:頭暈、劇烈頭痛、失語、嘔吐、大小便失禁等。
1.2 護理方法
1.2.1 一般護理保持病室安靜,使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注意通風,保持病房內空氣新鮮,適宜的溫濕度,減少探視避免外界因素刺激。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嘔吐物及呼吸道痰液,并予以氧氣吸入。為保持呼吸道通暢,應保持患者頭部向一側偏斜,口角向下。密切注意監測患者的體溫、呼吸、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及患者瞳孔和意識變化,判斷患者有無再出血現象。若發現腦疝的前驅癥狀如血壓升高、脈搏減慢等現象,應立即報告給醫生進行處理。排便不暢者,應在患者進食后,按摩腹部,促進排便,嚴重者給予開塞露或者緩瀉劑。保持床單平整、清潔、干燥并做好皮膚護理,每2小時協助患者翻身扣背一次,并適當給予按摩,防止褥瘡發生。
1.2.2 心理護理腦出血病程較長,且容易遺留言語不利、肢體癱瘓等多種后遺癥,因此,患者清醒后,常不能接受偏癱、失語的現實而出現急躁、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甚至產生自閉抑郁、性情孤僻等心理問題。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了解患者思想需求,用親切的語言和和藹的態度,關懷、安慰并鼓勵患者,穩定患者的情緒,排除患者的心理障礙。同時向患者講解手術目的、方法及預后,使其了解手術的必要性、手術的大概過程及對預后的影響,消除患者對手術的緊張及恐慌心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1.2.3 飲食護理保證腦出血患者的營養的供給,應給予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及適量的碳水化合物。意識清醒能進食者,選擇患者清淡、容易吞咽且易消化食物,并且定時定量,少食多餐,對于不能進食或進食水有嗆咳者,應下胃管鼻飼飲食,并注意鼻飼的量、溫度、性質、灌注的速度及鼻飼的時間。
1.2.4 康復護理運動功能障礙、感覺功能障礙和語言功能障礙是腦出血患者最常見的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將患者的致殘率減輕到最低限度,肢體運動、語言功能及認知能力的恢復就成為康復護理的重點。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行肢體功能訓練,每天對患肢的軟組織進行按摩,并被動活動癱瘓肢體,預防和減輕肌肉攣縮。失語患者應進行語言訓練,先從簡單的單音節字發音開始,再到講短語、短句,循序漸進,逐漸恢復語言表達能力。
1.3 NDF評分準則及ADL等級評定NDF評分采用問卷形式,將各項得分相加為最終分數,0~20分為NDF得分范圍,NDF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滿意度越高。
ADL1級: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所有生活均需要他人照顧;ADL 2級:患者出現重度功能障礙現象,生活依賴性顯著;ADL3級:患者出現中度功能障礙現象,生活需要他人協助;ADL4級:生活基本能夠自理。
1.4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腦出血患者96例,經過精心的護理和有效的治療后,患者痊愈18例(18.75%),顯效45例(46.88%),好轉27例(28.13%),無效6例(6.25%),總有效率為93.75%,其中有4例患者由于病情嚴重死亡。護理前患者的NDF評分顯著低于護理后,ADL等級顯著高于護理后,護理前后NDF評分及ADL等級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護理效果分析
腦出血做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神經系統常見病,經常會造成失語、肢體癱瘓、心理障礙等后遺癥,藥物治療只能取得一定的療效,系統的護理往往對并發癥的預防和疾病的康復至關重要。相關研究表明,及時可靠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后遺癥癥狀均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5]。本文對我院2011年10月~2012 年10月收治的96例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我院對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方法,結果顯示,96例患者通過有效護理后,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75%,死亡率為4.17%,護理前患者的NDF評分顯著低于護理后,ADL等級顯著高于護理后,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見,早期的一般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和康復指導等積極正確的護理,極大提高了腦出血患者的治愈好轉率,降低治療無效和死亡情況的發生,對于腦出血患者的康復有積極的意義。
[1] 周軍娟,胡芳英,陳亭.腦出血的護理[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10,23(11):20-22.
[2] 鐘凌英,劉鳳琳.淺談腦出血病人的護理體會[J].新醫學學刊,2008,5(11):2051-2052.
[3] 曲成蘭.急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8,(5):88-89.
[4] 陳偉瓊.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贛南醫學院學報, 2010,30(4): 669.
[5] 盛娟才.自發性腦內出血并發應激性潰瘍的觀察和護理[J].中國民康醫學,2010,22(12):1556-1556.
R761
A
1673-5846(2013)02-0553-03
駐馬店中心醫院,河南駐馬店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