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勇,黃 帥
(同煤集團燕子山礦 宣傳部,山西 大同 037037)
走進地處古都大同西北邊陲、美麗十里河畔的燕子山礦,整潔的街道、成行的松柏、完善的廣場,一幅幅如畫美卷盡收眼底;健身的人群、停放有序的車輛、醒目的牌板,處處彰顯著文明和諧的時代新風。
2012年以來,燕子山礦牢牢把握改善民生這一宗旨,始終突出興礦惠民這一目標,把解決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為深入貫徹十八大精神及落實“建設新同煤,打造新生活”的重要內容抓實抓好,從解決員工群眾最現實、最迫切、最直接的困難入手,大力推進好事實事惠民工程,使員工群眾工作心情舒暢,生活安居樂業,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該礦先后被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督局評為“國家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煤礦”;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評為“煤炭行業一級安全高效礦井”;被山西省煤炭工業廳評為“全省煤礦職業安全健康先進單位”;被國家能源局煤炭司評為“中國最美礦山”等榮譽稱號。

“我是機掘三隊余日軍,1035大巷無隱患,準備進入工作面,請指示。”在燕子山礦井下1035大巷,該礦機掘三隊隊長余日軍沿路排查隱患后準備進入作業區時,用防爆移動電話向礦調度室匯報情況,在得到安全確認后,才帶領當班員工進入作業面。
燕子山礦始終把安全工作作為立企之本、作為員工最大的利益來抓,大力推進生命工程,著力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先后對通風安全監測監控系統、KSJ大型固定設備監測預警系統、瓦斯抽放系統、束管監測系統、人員定位跟蹤系統、無線通訊系統、皮帶防火預警系統等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進行了完善更新,參照高速公路管理方式,對井下安全理念、標識牌板、警示指令以及避災路線等牌板進行增補完善,進一步提高礦井信息化、可視化管理水平。以粉塵治理達標為主線,不斷加大質量標準化建設力度,在巷道和斜井內安裝了噴淋設施、地噴水幕,在采煤機安裝了徑向霧屏、采煤機負壓二次降塵、綜采工作面隨機噴霧、皮帶頭轉載點塵源封閉裝置等防滅塵設施,在各轉載點、作業面推廣使用了皮帶自動灑水、捕塵網、煤層注水、濕式打眼等綜合防塵措施,有效控制了生產、運輸、通風等各個管理環節上產生的煤塵,調整了309、315盤區及山西組4號層通風系統,進一步優化作業環境。對照省安全質量標準化新標準,分系統、分專業、分崗位編印制定了《崗位作業指導書》及質量標準、考核細則,并以頂板、防治水、運輸等為主題開展月度專項整治活動,并對照綜采面“三直兩平兩暢”、正規循環作業和崗位工藝、工序操作標準,嚴格執行安全質量標準化現場動態考核,將考核結果落實到班組和個人,確保各工作面質量標準的動態達標。不斷深化“萬人查隱患”活動,引導員工人人爭當安全員、人人爭做放心人,構建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加強員工安全準入培訓,建立了覆蓋各專業層次、崗位層次、學歷層次的分級、分類、階梯式全員培訓系統,全年培訓人員10 518人次,進一步提升了員工自保、互保能力。
“一天二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談起燕子山礦的過去,居住在燕興里小區的王大爺說到。

燕子山礦地處山西與內蒙的交界處,西北風幾乎貫穿全年,是名副其實的風口子。過去一年四季塵土飛揚,大多數人都不愿來礦上居住。針對這一難題,多年來燕子山礦堅持實施綠化、美化、凈化、硬化、亮化等宜居工程,不斷改善員工群眾生活環境,特別是去年以來,該礦以迎接全省綠化現場會為契機,按照“破硬還綠,見縫插綠,主體增綠”的工作思路,在鞏固原有綠化建設的基礎上,永久性生態恢復治理矸石山20萬平方米,完成了棚戶區渣山南山西區、燕華里南山東區拆遷綠化改造,建成了同左路帶狀公園,使全礦綠化覆蓋率達到50.2%,被評為山西省“林業生態礦井先進單位”。先后完成了38 000 平方米居民屋頂修繕,對全礦4個居民小區磁卡電表進行了改造,更換了小區樓宇門97個,新建了燕云里小區活動室,更換了怡賓西街馬路牙、彩磚及居民區便道彩磚,進一步優化員工群眾生活環境;對四個小區、三個廣場、兩個公園的配套設施進行了完善更新,成為員工娛樂工作的好去處;加大“三供”后勤保障力度,對全礦各類管道、設備進行了維護,加強鍋爐脫硫、煤場粉塵治理,新建了礦井水處理廠,并針對燕子山礦冬季嚴寒的情況,他們采取了提前供暖的措施,消除了員工群眾生活上的后顧之憂;針對棚戶區搬遷后,跑家人數增多,新增2輛通勤車,方便員工出行;在“黨政工團大行動、環境治理獻愛心”活動中,對文瀛湖社區的三個小區,從基礎設施、環境綠化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完善;由派出所、武裝部、街道小區等多部門,成立了多支群眾性治安巡邏隊,完善小區監控系統,實現24小時全監控,組織宣傳人員深入小區住戶家中,宣傳防火、防盜等安全知識,提升員工群眾自防、自保能力,確保員工群眾人身財產安全。
如今走進燕子山礦,藍天碧水,樓宇林立,綠樹成陰,各類配套設施一應俱全,舒緩的音樂從草坪間“流淌”而出,生活在礦區的人們美在心里、喜在臉上。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
去年以來,燕子山礦致力于營造積極向上、格調高雅的文化氛圍,全面推進文化惠民工程,不斷豐富員工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以迎慶黨的“十八大”為契機,依托文化活動中心、體育健身中心、文化活動廣場、居民小區活動廣場等陣地,充分發揮少兒星光藝術團、女子合唱團、老年街頭文藝表演隊、礦文工團、云岡書畫院燕子山分院等藝術團體的作用,精心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拉開了精神文化活動全覆蓋的序幕。一年來,他們先后承辦了全國煤礦“烏金同煤杯”籃球賽分站賽,舉辦了“情系礦山、祝福同煤”晉劇專場演出周、燕子山礦第二十一屆“雛燕杯”籃球賽、“孝老愛親,情滿同煤”青年感恩大行動專題演出、“煤海之夜”經典電影展映等十多項大型活動,在文瀛湖小區舉辦了“文化人才大轉移、文化體育活動大貼近”燕子山礦走進社區趣味體育競賽活動,為員工家屬獻上了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特別是在同煤集團公司第二屆職工運動會上,他們榮獲了田徑項目團體總分第二名,男團、女團第三名的好成績。該礦全年共舉辦街頭文藝演出、新春燈會、青年歌手大賽、安全文藝演出、頌歌獻給黨演唱會等大型活動20多場;書畫展、拔河比賽、健身操、籃球賽、乒乓球比賽等小型活動67場(次);深入小區、井口演出8場(次),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員工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而且充分展示了燕礦人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和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精神面貌。


與此同時,該礦按照“文化引導,全面實踐”的總體要求,全面推行了“五精”管理,通過深入調研、外出學習、征集員工意見等多種途徑,使優秀文化與本礦文化高度結合,落地生根。全面加強學習型企業建設,建立了“每天學一條理念、每月讀一本好書、每年舉辦一次讀書節”的“三個一”學習制度,他們邀請北大教授張辛、國學禮儀專家趙家路等專家學者來礦做專題講座,加大職工書屋和讀書角建設力度,全面提升干部員工的綜合素質。
“現在孩子工作穩定,工資也挺高,每個月可以掙到5 000多,買了小汽車,還處了個對象……”,在同煤集團公司2013年“賀新春同煤集團公司幫助青年就業創業工作”座談會上,燕子山礦外出務工青年史文軼母親滿懷感激地向與會人員介紹著自己孩子的工作狀況。
去年以來,該礦按照民生服務體系的有形化、全覆蓋建設思路,不斷完善困難員工家屬幫扶體系,進一步強化了集黨員服務站、信訪接待、青年就業指導、心理輔導站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服務區職能作用,嚴格執行“一站式”接待、“一條龍”服務、“一體化”調處、“一竿子到底”的工作新機制,并堅持每周二由一名礦領導帶隊對員工群眾反映的信訪問題進行聯合接訪、集中辦公、直接調處,切實簡化了程序、縮短了流程、提高了效率。在全礦57個基層黨總支、直屬支部和4個居民小區建立了信息收集站點,聘請了61名兼職信息員,及時了解員工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及困難家屬實際情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病亡員工家屬付海霞、鄭鳳麗等生活困難家庭每月都可以到黨員服務站領取生活和孩子學習等日常用品。
該礦在積極整合了“煤海陽光”、“煤海希望”兩個基金會和愛心互助金的基礎上,充分吸納法律咨詢、婦女權益保護等各項新內容,新建了燕子山礦幫扶工作站,全年幫扶工作站共救助困難戶1 080戶次,發放救助金35.9968萬元,無息借款2萬元;對2012年考入二本以上院校的39名員工子女共計獎勵5.9萬元;在元旦、春節、中秋等節日期間,發放一次性困難補助82.84萬元,為17名困難黨員發放慰問金1.6萬元;在黨政工團大型便民服務活動中,累計為員工群眾解決問題1 973件,發放各類救助物品7 221件,幫助133名待業青年實現了就業。
厚民生方能聚民心,順民意方能保民安。一項項惠民工程,一件件好事實事,讓員工群眾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生活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在“建設新同煤,打造新生活”的征程中,燕子山礦將始終堅持“企業共建、成果共享”的宗旨,不斷惠及民生,共建美麗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