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蘇
新老交接中釘著個楔子叫做“國五條”。臨換屆還要立規,以防不堪承載的堰塞湖潰壩令壘堰者難堪。不料庶民卻不懂政治,用排隊交易和悲憤離婚為斯人送行。如今地方文件出齊,面子已經給足,中國該干正事了。只有庸人才會繼續背誦國五經。“國五條”應被淡忘,但卻讓人難忘。
臨退設下難題
筆者曾多次用數據說明,十年調控使房價上漲成為庶民之災。房價調控一次上漲一次,越調控越上漲。其原因很簡單:面對供不應求與保障缺失應增加房屋供應,調控措施卻都是抑制供給。明明調反了,卻怎么說也聽不懂。我已發博文“調控十年祭”對錯誤調控政策盡行揭露。
新政從容開局
“國五條”精心選擇的出臺時間給人以錯覺,使不少人誤認為這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我也早指出這是庸政的回光返照。新領導的厚道也被人誤認是自愿背黑鍋。但習李展示給民眾的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的中國夢;是用改革紅利啟動城鎮化內需;是壯士斷腕換上市場之手。“國五條”跟哪條都不沾。
庶民揭竿而起
面對國五條將近、加稅的禍事臨頭,群眾為維護自身利益“揭竿而起”。他們夜以繼日排隊辦過戶手續,年長者打點滴也在堅持。更有恩愛夫妻悲壯離婚,以此抵御國五對其家庭造成的更大損害。浩浩蕩蕩的辦證與離婚大潮惹世人嬉笑、讓智者悲憤。怎么會把善良百姓逼成這樣?
各地權衡利弊
“國五條”不僅蓋有官印還規定限期,難題憋苦各地官員,方知網民所稱“苦逼”之為何物。畢竟歷經多年官場,紛紛顯示觀風強項。北京版色厲內荏表演性強,加稅與抑供之說都難于執行;其它版本惜字如金淡淡飄過。教養好的都把“國五條”謾罵百姓臟話,如投機騙購教唆等盡數規避。
反思官場陋習
本來是簡單的問題與易于糾正的錯誤,卻被搞得如此復雜;早被多數人看清楚的失誤,卻因曲意逢迎使之越走越偏。這叫什么事?讓我這個八十年代國務院工作人員苦思難解。當然眾官吏中不乏斯德哥爾摩綜合癥患者,陷入思維定式死鉆牛角,繼續限購限貸抑制內需阻滯發展。
萬民寄望習李
新一屆接盤的不是新房而是二手房,“四壁尚好”但“頂底全漏”,屋內屋外盡是難題。前兩次換屆時新人都嘴不留情。一說前面是地雷陣讓前任郁悶;一說前面困難重重招前任痛罵。這次老的已說過一年不如一年您應著便是,卻說前任給我打下好的基礎。令世人慨嘆果然氣派不同!
結語
隨著中國夢唱響與“夢之隊”的開局,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將成現實。“國五條”固執地給后任劃杠,新人佯作不知先忙別的,各地卻靠智慧走出迷局。難忘“國五條”,它所代表的庸政也惹人恥笑,提醒我黨反思執政能力;淡忘“國五條”,它已是十年調控的句號。
(作者系1998年房改課題組組長,保障房建設最早提議人之一。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原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總裁。本文摘自其博客,未經審閱,也不代表編輯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