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貴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142)
邯鄲南站為一級三場橫列式區段站,預留單向二級四場條件。下行到發場既有到發線10條(正線3條),機走線1條;上行到發場既有到發線10條(正線2條);調車場既有調車線16條(其中編發線4條),預留調車線8條。
該站主要擔當銜接各方向直通貨物列車通過作業以及區段、摘掛列車的到發和解編作業。
現狀車流匯總如表1所示。
(1)現狀車流分析
從表1中可以看出:本站有調重車1 369車/日,無調重車2 374車/日,本站卸車678車/日,有調空車117車,無調空車218車/日,合計有調車2 164車/日,無調車2 592車/日,無調比54%。
經現場調研,并結合現狀分品類經濟運量,對2008年全年邯鄲南站車流匯總表中部分有調車流作了詳細分析:
①鄭州方向發石家莊以遠有調車229/日,其中有100車/日以上去往遼寧靈山、本溪,因始發站(侯月線、新月線)裝車時和邯濟線車流混編,導致在邯鄲南站解編。
②石家莊方向發邯長線車流有調車213(142+73)車/日,主要為天津港發往偏店、午汲、武安的鐵礦石,因京廣線為電力牽引5 000 t,邯長線為內燃3 000 t,這部分車流全在邯鄲南有調。
③濟南方向發邯長線車流主要有調車221(159+62)車/日,主要為青島港發往偏店、午汲、武安的鐵礦石,因邯濟線為內燃牽引4 000 t,邯長線為內燃3 000 t,這部分車流全在邯鄲南有調。
④鄭州方向發濟南以遠有調車211車/日,其中絕大部分為新月線發濟南以遠的煤炭,因京廣線為電力牽引5 000 t,邯濟線為內燃4 000 t,這部分車流全在邯鄲南有調。
⑤本站卸車678車/日,主要為到達邯鋼的鐵礦石(主要來自青島港、天津港、南京廣線)和極少部分煤炭車流,可組織始發直達列車500車/日以上。
(2)現狀圖定行車量分析
發石家莊方向33列,石家莊方向到33列;發鄭州方向30列,鄭州方向到30列;發長治方向26列,長治方向到26列;發濟南方向19列,濟南方向到19列。

表1 2008年全年邯鄲南站車流匯總 車/日
(1)駝峰設備老化,解編能力有所下降
2005年駝峰日均解體38.4列、2019輛,到2009年上半年,日均解體才達到26.9列、1 513輛,解體能力日減少11.5列、506輛。解體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設備長時間超負荷使用,設備維修滯后,作業中故障頻發,如凡下雨天氣、降霧天氣,駝峰出口速度就偏大,車站被迫實行人工干預,實行單勾溜放作業;再如軌道電路階段性分路不良,涉及該區段要拉大溜放車組空擋,都不同程度降低了駝峰設備解體能力。車站日均解編列數在90列以上,駝峰解編僅完成61.5列,有30余列需要利用到發線來完成。
(2)編組場能力不足
一是分類線不足。邯鄲南III場共有分類線16條,線路用途分別為:1道可停入禁溜車、禁過峰車輛,兼邯濟車流集結;2道為京廣下行安陽以遠車流;3道為新鄉以遠車流;4道為鄭州以遠車流;5道為京廣下行摘掛、南沿途及馬峰車流;6道為濟南以遠車流;7道為鄭州區段車流;8道為邯鋼卸車集結線;9道為扣修車集結線;10道為磁山以遠車流集結線;11道為林村—午汲車流集結線;12道為京廣上行北沿途集結;13道為京廣上行石家莊以遠集結;14道為空敞車及空雜型車;15道為邯鄲零星卸車,西場零星卸車集結線;16道為調車線兼倒裝線。由于邯長車流結存較大,造成邯長車流經常占用7道和14道,及石家莊車流和邯鋼零星卸車各一條分類線均不夠用,從而加據了分類線緊張的局面,如果再要集結豐西以遠車流,則分類線使用將更加困難。
二是分類線有效長較短,增加了峰尾調車機編組作業勾數。邯鄲南Ⅲ場分類線有效長僅為76.0,而京廣干線列車滿長為上行84.0、下行83.0,因此編組干線列車均需要連掛兩勾及以上,從而增加了調車機作業量。
近期以來由于邯長車流增加,邯長線運力及機車限制,每日日均開行19列(893車)的基礎上,日均18:00結存340.1車,最多一日結存657車,使邯鄲南站Ⅲ場處于堵塞狀態。由于這部分車流將在邯鄲南Ⅰ場Ⅱ場,Ⅲ場集結、待開,使Ⅲ場分類線嚴重不足,最多時一條調車線放3個方向的車流,增加了推峰及編車的作業難度。
(3)到發線能力緊張
根據2006年車站能力查定,到發線接發車能力為221列,2009年日均接發184.1列,接發作業車組15.9列,合計接發200列,到發線能力利用已接近飽和。根據裝卸作業量,每班需向邯鄲南交作業車在5勾以上,而目前交4勾都非常困難,列車接發和作業車交車搶到發線問題非常嚴重,經常造成列車、調車列等線,對效率指標的完成影響很大,如邯長、邯濟擴能改造后產生新的車流,將更加加劇這種矛盾的升級。
(4)調車機能力飽和
邯鄲南四臺調車機臺均設備利用率達到了84.3%,較標準超出9.3%。由于調車機利用率已經飽和,造成車輛在站待解、待編時間較長,將使車輛在站待解、待編時間進一步延長。
(5)車流因素
①車站18:00結存車流較大,密集到發。
②車流階段性集中到達沖擊影響較大。
③石家莊站改建后影響
石家莊站改建后,原來由石家莊站協助邯鄲南站編組的到達邯鋼整列卸車、邯長整列編組車流、石家莊編組的無調車流都將改為到達邯鄲南解體編組,對邯鄲南站作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
綜上所述,由于邯鄲南到發線、調車線、駝峰等設備能力長期超飽和使用,盡快對邯鄲南駝峰進行大修,修建邯鄲南峰前到達場及增加邯南Ⅲ場到發線勢在必行。
(1)邯鄲南站的功能定位分析
根據現狀編組站布局和設計年度編組站布局規劃的相關資料,可定位邯鄲南站為區段站(在現狀和規劃年度中均不為編組站),其功能主要為:負責邯鄲地區地方車流和銜接幾大干線(北京廣、南京廣、邯長、邯濟、邯黃)區段車流的解編任務。
(2)設計年度與相鄰編組站的分工
邯鄲南站為本地區主要的技術作業站,主要擔當銜接各方向直通貨物列車通過作業,以及區段和摘掛列車的到發、解編作業。與相鄰技術作業站的分工為:豐臺西、石家莊與鄭州北互編直達直通列車通過本地區,邯鄲南與石家莊互編區段、摘掛列車,與邢臺互編小運轉列車;與鄭州北互編直通、摘掛列車,與新鄉、安陽互編區段列車;與磁山、康城互編小運轉列車;與濟南西互編直通列車,與聊城北互編區段、摘掛列車;與楊莊北站互編摘掛列車(需要增加組號)。京廣線組織開行單層集裝箱班列通過本樞紐。
邯鄲地區主要以通過車流為主,其中邯長線與邯濟線的交流最多,南北京廣線交流次之,北京廣與邯濟線、南京廣與邯長線的交流最少,大宗車流主要為煤炭(焦碳)、礦石、鋼產品等。
地方車流主要以到達邯鋼的煤炭、鐵礦石和邯鋼發出的鋼產品車流為主。地方車流以北京廣到達最多,邯長線、樞紐內、邯濟線、南京廣次之,邯黃線最少。大宗車流主要為到達邯鋼、韓峰電廠、馬頭電廠的礦石、煤炭以及發往各方向的鋼鐵等車流。
空車流主要是邯濟線、樞紐內各站排往邯長線,南京廣、樞紐內各站排往北京廣。
設計年度邯鄲南站作業量如表2所示。

表2 邯鄲南站作業量
2020年有調車2 337車(重車2 088車,空車249車),無調(無關)車10 817車(重車8 860車,空車1 957車),無調比82%。
2030年有調車2 818車(重車2 530車,空車288車),無調(無關)車20 520車(重車14 519車,空車6 001車),無調比88%。
邯鄲南站既有規模能力設計年度能力適應性見表3、表4。

表3 邯鄲南站既有規模設計年度能力

表4 鄲南站調車場能力
設計年度分析:設計年度,邯鄲南站有調車較現狀略有增加,但無調中轉車增加較多。設計近期,到發場能力已經飽和,考慮車流不均衡到達等因素,到發場能力將不滿足要求,編組場調車線數量不足。
邯鄲南站既有一級三場規模已不能滿足作業需要,近期需要改建為二級四場,新建峰前到達場,設到達線8條。上行到發場近遠期維持既有規模;下行到發場近期維持既有規模,遠期增設到發線1條;調車場近期增設調車線8條。改建后,各方向到達解體貨物列車均直接接入峰前到達場,無調中轉及增減軸貨物列車在上下行到發場辦理。
擴建后,邯鄲南站上、下行到發場及解編系統規模能夠滿足近期作業需要,遠期上、下行到發場能力緊張。而邯鄲南站既有京廣、邯長、邯濟上下行正線外包,受兩端疏解線控制,到發場改擴建工程非常困難,屆時,需要結合運量、機車交路及工程情況就運輸組織方案進行深入的研究,可將部分增減軸作業改由相鄰區段站辦理。
[1] GB 50091—2006 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范[S]
[2] GB50090—2006 鐵路線路設計規范[S]
[3]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改建鐵路邯長邯濟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R].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09
[4]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新建鐵路山西中南部通道可行性研究報告[R].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09
[5] 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鐵路工程設計技術手冊:站場及樞紐[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