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

老李是縣精神文明辦公室的主任。這幾天,他有點發愁。原來上級部署,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樹幾個先進典型。可是大半年來,他們縣竟沒有發生過一起典型的好人好事。
秘書小張見老李心焦不已,便出了個主意,發通知向各單位征集好人好事。
老李覺得合適,等著先進典型上門那得多長時間啊?如果發出征集通知,沒準就能發現典型的好人呢。于是,老李便讓小張去安排。
小張腿腳勤快,沒過幾天便把通知發了出去。
幾天后,小張向老李匯報說:“主任,成功了,我收上來好幾十封推薦信。”但是推薦信是不少,可都是什么扶老人過馬路,孝敬公婆父母,拾金不昧,一點也不具有代表性。
看來找個典型好人真難啊!就在老李不抱任何希望時,小張高興地跑進門,說:“主任,典型找到了。”
老李一驚,讓小張說清楚。原來幾天前,光明小區發生火災,可竟然沒人報警。就在這時,不知從哪家樓上跳下一個人,撥打了火警電話,主動滅火,最后還想匿名離去。小區的人受到感動,硬是沒讓這位救火英雄走掉。
老李若有所悟,說:“確有此事,你快去問救火的人叫啥名字,趕緊帶來了解情況。”
很快,小張把一個叫王小樹的人帶來了。
老李對王小樹說:“你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好人,這對于你人生成長可是重要的轉折啊。現在,你先把事情經過說一遍。”
王小樹是個瘦小的年輕人,他顯然有點緊張,想了半天才說:“我當時正在房間工作,聽到著火了就趕緊往外跑,哪知樓道里火苗亂躥,為了逃生,我便和眾人一起滅火。可火勢太大,我擔心受傷,就趁人不備進了房間,從陽臺跳了下去。”
老李一皺眉,這典型簡直是反面教材,絕對不行,得啟發一下,便問:“報警電話是你打的吧?你當時是咋想的?”

王小樹羞愧地說:“我當時就想快跑, 這時有人讓我馬上報警,我不敢拒絕,小區門口正好有公用電話,便隨手打了報警電話。我打完電話剛要離開,沒想到小區的人把我抓住了,說我救火有功,要表揚我。”
老李連連搖頭說:“不行不行,這樣就太被動了,根本沒有什么英雄壯舉。你應該有個動機,也應該有個思想斗爭過程。你再想想有沒有?”
王小樹說:“當時就是害怕。”
老李繼續啟發說:“這就對了,然后呢?”
王小樹說:“然后就從樓上跳下來了。”
老李覺得王小樹過于死板,一點也不會借題發揮,便對小張說:“事跡典型,但絲毫體現不出我們工作的重要性。”
小張精明,便讓老李等好消息,他親自教王小樹如何回答,還寫好稿子讓他背誦。
沒過幾天,小張帶著王小樹找到老李,讓老李重新提問。老李便讓他把事情經過描述一遍。
王小樹說:“當時我正在擦玻璃,這時聽到樓道里有人喊救火,我便奮不顧身地沖了出去,雖然我很害怕,也想一逃了之,可我的腦海里馬上閃現出那些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涌現出的英雄人物的形象,所以決定冒死救火,可火勢太大,我又冒著生命危險跳樓,去打報警電話。”
王小樹說完,老李高興地說:“就這么說,這才是典型的‘好人啊。過幾天,電視臺要來采訪,你就這樣說。”
王小樹嚇了一跳,說:“還要采訪?”
老李笑著說:“對呀,否則別人怎么會知道你是好人呢?”
王小樹大概是沒見過什么大場面,直緊張得渾身發抖,頭冒冷汗。
幾天后,電視臺找王小樹采訪,可老李卻找不到王小樹了。老李急得團團轉,正在著急時,小張慌慌張張地跑來說:“主任,大事不好了。”
老李問,發生了什么事。小張說:“原來王小樹當時救火并不是出于什么愛心,而是正在行竊,他是小偷!由于沒人認識他,大家都以為他是來參與救火的,這才被人推舉了出來。事后才發現他是小偷。”
老李一拍腦袋,說:“咋就這么倒霉,好不容易找到個好人,卻是小偷。”忽然,老李眼前一亮,說,“有辦法了,既然抓住典型了就不能放棄。”
說完,老李趕緊來到公安局,對局長說要見一下王小樹。局長說:“他正在收押階段,外人不能探訪。”
老李說:“我就讓電視臺采訪他幾個問題,與案情無關,還能起到警示作用,你派人監督。”
局長不好意思駁老李面子,便答應了。
不一會兒,老李便帶著記者前來采訪。老李悄悄對王小樹說:“照著我的稿子說,你沒準會得到寬大處理。”
王小樹點頭答應。只聽記者問說:“你既然是一個小偷,為什么會救火呢?”
王小樹耷拉下腦袋,偷偷看了一眼老李的稿子,說:“受到我縣精神文明建設的影響,我一直心存矛盾,也想堂堂正正做人,可是沒有機會。那天入室盜竊時,正好碰到著火,我知道重新做人的機會來了,于是顧不得許多,決定冒著生命危險跳樓救火??”他越說越順,頭也漸漸抬了起來,儼然就是一副英雄的模樣。
記者也被他感染了,頻頻點頭。突然,記者轉身采訪起老李來:“李主任,作為我縣精神文明辦公室主任,我想此事離不開您的關懷和指導。也請您談談感想吧!”
老李被這么一捧,不禁有點忘乎所以,他說:“其實我家就住在發生火災的光明小區,當時我站在陽臺上目睹了著火的全過程。王小樹可真了不起,冒著生命危險救火,連小偷都有這樣的境界,充分說明我縣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題圖、插圖:謝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