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良其
做人、做事,漂亮也是一種生產力。我弟弟是一家古典家具公司的創始人,帥得驚動了有關部門。他最初是與朋友合伙創業的,分管的是銷售部門,人脈暢通,口碑一流……我笑問:“你賣的是色相吧?”他認真地說:“不是,是老實。”“你怎么能讓人看上去老實?”他說:“我的普通話口音重,最重要的是有一些害羞。”小缺點,往往是讓人親近、信任的“心”武器,而靦腆,最容易讓人感到真實、放心、欣慰,是“有態度的表情”。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容易害羞的人更可靠,對配偶、朋友也更忠誠,做生意更有優勢,而不是劣勢。這項研究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博士馬修·費恩伯格及其同事共同完成,他們對數名大學生講述讓人害羞和尷尬的故事,并對其害羞程度進行了分級,然后讓參與的大學生玩經濟學研究中的一個游戲,以測量其忠誠度和慷慨度。結果發現,害羞的參與者表現更大度、更慷慨、更可靠。害羞的“情緒名片”更有利促進社交,建立人際間的互信和合作。
另外有個數據,40%的美國公司高管是內向的害羞者,包括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等人,害羞的力量源自“安靜”:先思考、再發言,善于沉默,往往會被更好地傾聽;習慣孤獨,更注重深度,性格內斂、平和;熱衷文字交流,清晰、準確地表達立場……
哈佛大學排名第一的課程“積極心理學”的教授泰勒首次來中國講課,他略帶靦腆,語氣平緩,演講結束后聽眾安靜地退場……晚宴時間,主辦方向泰勒提出:“能不能改變一些形式,讓聽眾立刻能感受到積極的改變?”泰勒博士平靜地說:“請允許我做我自己。”更何況,害羞的自己是多么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