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克
能量充足是一種什么感覺?就像打了雞血,感覺對身體、環(huán)境、未來、人生充滿掌控感,渾身充滿力量。
我們一直都在討論,大腦對身體的掌控作用。反過來,身體對大腦的掌控作用,是否被重視呢?
其實,身體掌控著大腦的功能,比如情緒、性格、邏輯思維能力、感受能力和意志力。實際上,身體就像一個儲能站,很多瑣碎的事情,包括大腦的各種行為,都從同一個儲能站里取用能量。
例如,維持體溫,會讓身體能量損失一部分。人的免疫能力,隨著氣溫一起下降,還會在溫度過高的時候,暴怒異常。
又如,感官會從儲能站里取走一部分。周圍一片嗡嗡聲的時候,我們很難集中精力;在課堂上,摘了近視眼鏡,不僅看不清黑板,還聽不清老師說話,腦子也不轉(zhuǎn),因為在看不清的時候,眼睛必須消耗更多的能量,從而減少對大腦的供應(yīng)。同理,燭光晚餐會讓人陷入模模糊糊的狀態(tài),因此顯得很浪漫。
身體能量是心智能量的基礎(chǔ),其中的轉(zhuǎn)化可以從幾個情景中看出。“咬咬牙”,“硬著頭皮”堅持做一件事情,就像把身體能量擠給心智,“眉頭一皺”,“攥起拳頭”,也能讓我們作出決定。
樂觀精神會從儲能站里取一部分。剛剛吃飽的時候,剛剛吸完煙的時候,我們最容易痛下決心,作出減肥和戒煙的決定,這時候,身體能量很足,心智能量也少不到哪兒去。所以,“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自控力會從儲能站里取一部分。身體不舒服,堵車時的焦慮就會倍增。很多老人開始戒煙,不是因為他們的意志力終于戰(zhàn)勝煙癮,而是像一位老人所形容的那樣,老了,抽不動了。當(dāng)衰老消耗身體能量時,可以分給吸煙的欲望就少了。
注意力會從儲能站里取一部分。車展上的觀眾,被美女車模分散注意力,更容易沖動,花錢買車;應(yīng)酬中,對方帶個漂亮的女秘書,你就可能埋單請客,因為美女分散你的注意力。
如果理解所有的生命活動,都從身體這個儲能站而來,我們就能明白,自控實際上是個生理指標(biāo),一旦失控,即說明身體能量已經(jīng)匱乏,所有從身體儲能站里可以提取能量的行為,也會捉襟見肘。如感冒時,明明不應(yīng)吸煙,卻往往比平時吸得更多;或者即使管住了煙,鍛煉卻被忽略;睡眠不足和減肥會引起大手大腳的花費,電視和網(wǎng)絡(luò)顯得更有吸引力;壓力會消耗大量的身體能量,讓用在健康、管理情緒、管理生活方面的能量大大減少。
能量充足是一種什么感覺?就像打了雞血,感覺對身體、環(huán)境、未來、人生充滿掌控感,渾身充滿力量。情緒失控的時候,身體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多巴胺和腎上腺素一起來了,帶來大量的能量,于是肌肉開始充血。當(dāng)血液流動速度足以沖破血管的時候,我們必須行動,否則,身體受不了。如果身體能儲存下很大的能量,多巴胺和腎上腺素再讓它充血也趕不上自己運動時的充血程度的話,情緒就不會爆發(fā),雖然生氣也不會行動,因為那點兒能量還沒有強大到讓他的血管充血到不發(fā)泄就爆的地步。
缺乏身體能量的人,自控力一般不會太高,就是說,他在社會層級中的排行不會太高。缺乏鍛煉的人,容易失眠、抑郁、壓力大、火氣大;不吃早餐的人,容易發(fā)胖、人脈少、人緣不佳、吸煙、酗酒;食物單一的人容易生病、怯場、沒耐心。這一堆問題,都是身體能量不足導(dǎo)致的。
身體能量不足時,就會定額分配能量,首先被撤掉的是自控力,然后是意識,最后才是生命。比如當(dāng)氧氣開始減少時,人首先會瘋狂,繼而會昏迷,有限的能量必須保住呼吸和心跳,別的就先緩一緩吧。
冷靜、勇氣、寧靜,來自充足的身體能量。抑郁、孤僻、內(nèi)向、自卑,都不是性格問題,而是因為身體能量匱乏,無法給心智分配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