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縣糧食局門口有位“奇人”——一位年逾百歲的老太太。百歲高齡的她,不僅耳不聾、眼不花,穿針引線一氣呵成,而且還經(jīng)營著一個香煙飲料的小攤子,是淮北市年齡最大的個體經(jīng)營戶。
老太太名叫沈忠蘭,1909年出生,今年已經(jīng)104歲了,早年先后育有8個子女,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在全國大饑荒的那幾年,她有4個子女餓死了,真正被她拉扯大的也就一兒三女。
提到不幸早逝的4個子女,老太太流下了傷心的淚水。“現(xiàn)在我跟著二女兒馬素云一起生活,她原來在供銷社上班,現(xiàn)在退休了就和我住一起,晚上睡覺的時候她總讓我睡在里面,生怕我夜里翻滾摔下了床。”
沈老太從87歲開始擺攤,至今已經(jīng)17年了。她說自己閑不住,呆在家里著急;而不分寒暑出來擺攤,招呼顧客,雖然有點累,但很開心。“我一輩子都閑不住,在家里呆著太急人,憋得慌。在外面有人找我說話,熱鬧。”
沈老太的小攤很簡陋,只有一個小貨柜、幾把椅子和一塊擋風(fēng)用的泡沫板,小貨柜上擺著一些雜貨。“這附近的人對我都很好,有事沒事地就找我來聊天。也有很多人特意到我這來買煙,我很感謝他們。”
正說著,就有一位老大爺來買煙了:“大娘,給我來一包煙。”只見老太太從一條煙中抽出一包遞給老大爺,然后從老大爺手中接過了五元錢,動作非常利索,一點也不含糊。這位老大爺是濉溪縣糧食局的退休員工,就住在附近,平常看大娘這么大年紀(jì)了在這擺攤挺不容易的,自己只要買煙就會到這來買。
老太太的二女兒馬素云說,母親是個閑不住的人,這么大年紀(jì)了仍然堅持每天“上班”,覺得自己能多賺一分錢都是給子女減輕負(fù)擔(dān)。“開始的時候家里人都不同意,但老太太非要出來,我們也只好依了她。”老太太現(xiàn)在擺攤其實也是在享受生活,給自己找點事做,一天也掙不了幾個錢。不過這附近經(jīng)常有一些不法分子拿假錢來騙老太太,真的很讓人寒心。她希望這些人以后不要再這么做了。
盡管年逾百歲,沈忠蘭的頭腦依然非常清楚,雖然不識字,但是會算賬。同許多健康長壽的老人一樣,沈忠蘭也一直保持著健康的生活習(xí)慣:早睡早起;平常多走動;飲食清淡,幾乎不吃油膩的東西。沈忠蘭說,自己每天早上4點多起床,晚上8點左右睡覺;中午一般很少睡覺,年紀(jì)大了,中午睡時間長了晚上就睡不著了。當(dāng)被問到長壽的秘訣時,老人笑著答道:“真沒什么秘訣,除了生活有規(guī)律、堅持每天勞動外,還真沒什么了。”
上了年紀(jì)的老年人一般被人習(xí)慣稱為老小孩,喜歡熱鬧,怕孤獨,有時候還需要人來哄。馬素云說:“老人年紀(jì)大了就怕寂寞,最喜歡有人和她多說說話,每次外孫來看她時,她都開心得不得了。老人家現(xiàn)在生活得很開心,她經(jīng)常說人要知足常樂,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笑著去面對,應(yīng)該堅信風(fēng)雨過后總會見彩虹的。”
本刊綜合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