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喉糖、話梅、陳皮、橄欖等零食,幾乎都添加了能夠帶來甜味的甘草,高血壓病人如果吃得太多,很可能引起血壓波動。
事實上,很多國家已經明令食品企業標注甘草含量對高血壓的影響。早在2004年歐盟就對食品標簽標示規定:飲料中甘草酸含量超過標準,食品標簽的成分列表后應加上“含有甘草”字樣;糖果中甘草酸或銨鹽含量高于4克/千克的,在成分列表后還應加上提示信息“含有甘草——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過量攝入”。可見,警惕甘草誘發的高血壓,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重視。
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可水解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的化學結構和作用都類似于腎上腺皮質激素。大家都知道,長期服用激素可以引起血壓升高,甘草次酸能產生類似的影響。因此,甘草雖然屬于天然植物,相對比較安全,但長期濫服的話,還是會產生全身浮腫、血鈉濃度增高等現象。而長期的水腫加重了心臟和血管的負擔,加上高濃度鈉離子對血管壁的損害,最終導致高血壓發生。臨床中,我們看到過服用甘草出現血壓升高的病例,停用甘草,經降壓治療,血壓恢復正常。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食品都含有甘草,比如涼茶,很多人每天都要來上一罐。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因此很多以清熱解毒為主要功效的涼茶大多都有這個成分。
涼茶雖好,但也不能過度食用,過量攝入會使身體水分儲存量增加,導致水腫,進而血壓升高。因此,甘草一次使用量不宜過多,每人每日食用100毫克為佳,連續不要超過3個月。由于我國還沒有像歐盟一樣出臺在食物標簽上標注并限制甘草含量的規定,所以建議高血壓患者平時盡量少吃;如果食用以后出現浮腫、乏力、頭暈等癥狀,應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