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草被毒蛇咬
上周日,天氣很好,中午12點多,張阿姨吃完午飯后,去附近的田里拔草。正拔得起勁呢,突然覺得右手被針扎了一下,她下意識地縮了回來。她聽到草叢里有悉悉索索的聲音,定睛一看,嚇了一跳:一條幾十公分長的蛇飛速逃走了!這時她的右手小拇指有牙印,還有血,很快就腫起來了。
到醫院后,根據傷口情況和全身的反應,外科醫生王光寶推斷,罪魁禍首是條蝮蛇,毒性挺大。
往年都是清明節后才陸續有被蛇咬的病人,今年卻提早了很多天。今年熱得比較早,連續5天以上日平均氣溫超過10℃。王醫生推斷,蛇出沒可能就與氣溫升高有關,天氣一熱,蛇就按捺不住,相繼出動了。“這段時間,蛇剛剛結束冬眠,還沒有進食,也就沒有使用過自己的毒液,毒液濃縮,所以毒性也會大一些;到了七八月份,毒蛇頻繁捕食,毒液被稀釋,毒性則會小一點。”
被毒蛇咬傷后怎么辦
1.千萬要保持鎮定,因為一旦慌了,就會使心跳加速,血液循環也會加快,從而加快毒素的吸收。
2.用紗布、衣服或者藤條等將傷口結扎。在傷口上方(靠近心臟這頭)超過一個關節(能獨立活動的一個部分算一個關節)的地方結扎。不能包扎得太緊,程度應使動脈血能過去,靜脈血不能回流,也就是說能感覺到脈搏在跳動就行了。另外,每隔一個小時要放開一會(五步蛇除外)。
3.如果傷口上有毒牙,就要用鉗子把它先取出來,然后再用清水、醋、鹽水清洗傷口。
4.火柴爆灼法,這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將火柴在傷口周圍擺上一圈,然后再點燃另外一根火柴,湊上去,引起火柴的爆燃,燒灼傷口。這樣一部分毒素會被破壞,這個方法對任何蛇都有效。
5.被蛇咬傷后,最好本人不要亂走動,讓其他人幫忙背或者抬,一定要及時送到醫院,越早越好。治療蛇毒最好的方法是抗蛇毒血清,血清一定要在24小時內使用,越早越好;另外,千萬別去相信什么土方法,蛇毒對人體的各個重要臟器都有毒害,病人要進行系統的全身治療。
野外活動的四大提醒
王光寶醫生同時還是省蛇類醫學會副主任委員。他說,樹叢里、山上、水邊潮濕的地方,只要有蛙和老鼠等小動物出沒的地方,都是蛇出沒的地方。平原丘陵地帶,最多的是蝮蛇,也有烙鐵頭、眼鏡蛇和銀環蛇等出現,但后面三種比較少見。而在深山區,竹葉青比較多,也有五步蛇和眼鏡蛇,但數量也少。
隨著氣溫的日漸升高,蛇的活動會越來越頻繁,他特意給大家去野外活動支了幾招。
1.要穿高幫鞋子,把褲腳扎好,盡量不要把皮膚裸露在外面。
2.進山要戴帽子,這樣能防樹上的蛇;還可以帶根棍子打草而行,蛇就會避開。
3.夜間在山區行走或露營時,千萬不要帶明火,否則蛇會撲上來攻擊。因為蝮亞科的蛇在眼與鼻孔之間有個叫頰窩的器官,它對熱敏感,所以這類蛇有撲火的習性,比如五步蛇、烙鐵頭。
4.在深山的小溪里,看到濕漉漉的石頭千萬不要一屁股坐下去,因為很可能有五步蛇盤踞在那兒。
摘自《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