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飛 金麗芬
摘 要: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口腔系高度重視人才培養的質量,努力實現職業教育與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多年來認真做好對本專業畢業生用人單位的跟蹤調查,采用問卷、回訪形式顯示我系畢業生在敬業精神、團隊意識、職業道德、專業技術與能力等四個方面得到了較高評價,為學院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調整提供依據。
關鍵詞:畢業生;跟蹤調查;綜合素質;能力
一、引言
從對2011屆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分析社會的用人要求,為在校生從思想上認識到當代社會對崗位人才的要求以及應如何盡快與社會需求接軌提供實踐依據,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目標更明確,態度更端正。同時根據自己的特點有目的地進行職業規劃、崗位定位,并自覺地把自己當作一名“準職業工作者”看待,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豐富自己的知識,努力提高專業技能。
通過調查用人單位對其各方面能力的評價以及畢業生、用人單位對我系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了解我系畢業生就業后情況,為學院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調整提供依據,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性技術人才。
二、研究方法
(一) 調查對象
口腔系2011屆畢業生及畢業生所在工作單位的人事主管部門及單位領導 ,這些單位有醫院、外資及私營企業等,畢業生共 129人。
(二)調查方法
1、抽樣調查法
2、主要調查方法
(1)問卷法;(2)訪問法;(3)座談法;(4)電話訪談法。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畢業生所在用人單位對我系學生的評價
在對畢業生所在單位的調查中,調查組共發出學生個體70個,目前回收的有效學生個體56個,具體統計結果如表1: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看,用人單位對我系畢業生的整體印象較好,他們普遍反映我們學生的綜合素質比較高,充分肯定我們學生的“敬業精神與工作態度”、“團隊精神與人際關系”,分別占89%和86%。對學習能力這一項中“中”的比重大于“好”的比重,結合就業跟蹤調查表(二)中的相關內容,我們得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
從座談會和非正式交談的情況分析,用人單位普遍反映:
1、專業思想穩定,熱愛本職工作;
2、工作積極且勤學好問,尊敬領導團結同事,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3、畢業生工作扎實,態度端正,綜合素質較高;
4、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但在知識面、專業技能的全面掌握、創新能力方面還應加大培養力度。希望我系繼續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對學生的創新意識與開拓精神的培養,提高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等,使畢業生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能不斷適應新環境新技術的挑戰。
另外,有部分用人單位對我系在學生的就業觀念、競爭意識、心理素質等方面的教育提出了改進意見。主要有以下幾點。
1、個別同學眼高手低,尤其在前三年對薪資待遇要求較高,跳槽現象比較嚴重。特別是在合資和私有企業,由于人員流動頻繁,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希望我系在校期間能加強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
2、個別畢業生心理素質差,經不起批評,經不起挫折。用人單位希望我系加強對學生全面綜合素質教育,特別是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的教育,抗挫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和競爭力。
3、有的同學安于現狀,不求進取,埋頭干活、對行業中的新技術、新技能關注較少。建議在校期間加強對學生的生存競爭意識的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
(二)畢業生對學校教學工作的評價
在對129名畢業生的問卷調查中,調查組收回有效問卷95份,統計結果如表2:
從上述統計可看出:接受調查的畢業生認為我系的總體教學工作水平為B級——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96%以上的畢業生認為我院的辦學指導思想、學生的學習秩序和自我管理為優良;近84%的畢業生認為我院的師資隊伍狀況、專業設置和課程結構、教學管理制度、院系管理人員素質為優良;75.7%左右的畢業生認為我院的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法為一般水平。
三年的大學生活,畢業生們對母校有著較深的了解,他們一致認為校園里幽雅的學習環境,較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嚴謹求實的學習風氣,都是他們走向工作單位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對我系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1、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還要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表現在教學上就是教師只教會學生“是什么”和“怎么做”,而對事物的產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認識不深,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反映到工作上就是學生只能或只會“做事”,而沒有創新能力。畢業生們認為學校應注重學習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教給學生一種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就業后就可以不管專業對不對口,只要掌握了開啟社會和知識大門的鑰匙,就能通過自身的奮斗,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系部應結合專業優勢,打造特色活動,實現提高學生技能和回饋社會的雙贏。部分畢業生反映,大學的生活就是讀書,很少接觸社會。希望學校將學生專業知識與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時間,走出校園,走進社區,走進基層,在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同時自身也得到提高。
3、部分課程內容陳舊,脫離實際,教學質量需進一步提高。畢業生反映,有些課程學生學習是為了湊學分,學了用處不大;有些課程的理論性太強,技術含量太少。希望學校在保證基礎理論課、核心課、主干課的教學質量的同時,加強實驗實踐教學的力度,充分開放實驗室,邀請行業專家來校授課或客串講課。
4、教學設施需要改進。畢業生反映,學校的教學設備儀器數量少,且陳舊,由于地處老校區,又是小專業,學院在這投入的教學經費較少,圖書資料匱乏尤甚,實驗儀器跟不上時代,新技術不能及時引進。
五、調查啟示
經過調研,匯總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主要是:
(一)、加強畢業生競爭意識、開拓創新精神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加強畢業生所學理論在工作實踐中靈活運用的能力培養 ,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力度;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提高畢業生對社會的認知、能力的提升、心理的適應等,以適應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
(二)、加強與用人單位和校友的聯系。我系及時掌握用人信息,充分利用用人單位和校友的關系,穩固現有的就業市場,保持巨大優勢,把適合的畢業生推薦給相關單位,同時,擴展新的就業市場,校友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三)、加強誠信教育,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些問題解決的好壞.將決定學生就業的成功與否。必須重視和認真落實就業指導教育的“全程化”工作。
(四)、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加強學生職業素質拓展工作。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階梯推進式實驗,專業素質在模擬情景中養成,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知識與能力同步增長。現在企業招聘學生的時候,非??粗亟涷灪蛣邮帜芰?。而這恰恰是大學畢業生的弱項。積極應對就業競爭是每個大學生(尤其是高職高專學生)必須認真思考并切實解決的重要問題。
經過這次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 ,表明我系畢業生無論是專業技能還是綜合素質,能夠勝任目前所從事的工作,97%以上的畢業生都得到用人單位良好以上的評價。同時 ,用人單位對我系畢業生、教學水平、就業工作的評價總體滿意度較高,對我系畢業生的培養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我系將對這些意見和建議認真分析,積極改進,努力實現職業教育與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