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俊
(作者系中共遂寧市安居區委書記)(責編:李妍婕)
新型城鎮化是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引擎。安居區立足新型城鎮化初期的實際,制定并出臺“1+10+N”政策體系,以“五化聯動”為重點創建全市新型城鎮化先行區。
堅持產城一體規劃空間布局,完善提升38 平方公里中心城區規劃,科學編制磨-西、攔-白新型城鎮翼發展規劃,基本形成“一心兩軸兩翼三片多點”城鎮空間布局和“一心兩軸七組團”中心城區產城一體布局。
堅持城鄉一體建好基礎設施,推進高速公路貫通、空運航線開辟、水運航道復航“三大計劃”和區域通道通暢工程,投資12.7 億元加快毗河供水、三仙湖水庫等生態涵養工程建設,基本構建“八縱四橫”蛛形路網。
堅持風貌一體塑造文化特色,實施“1456”文化工程,建成黃峨古鎮、七彩明珠等項目,加快聚賢、攔江等特色小城鎮整治開發,實現黃峨、英雄、鳳凰、柔剛、創業“五大文化”與城市建設深度融合。
著力做強現代農業,按照“1+10”格局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1 個、農業產業基地10 個,堅持“六統一、一擔保”現代畜牧業發展模式,建設有機食品生產基地。
著力做實新型工業,投資9.08 億元加快工業集中區、臨港產業園、化工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抓好海特汽車5 萬輛載貨汽車、磨溪天然氣凈化廠“10 個工業重大項目”建設,目前集聚企業48 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31 家。
著力做活現代服務業,加快中心城區核心商圈、42 平方公里文旅產業園建設,推進中央糧食儲備庫物流中心、經緯中央商城等項目建設。2013年1-9月,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6.36 億元。
出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房屋所有權、林權確權登記辦法,于2013年9月在全市率先開展確權登記試點,完成農村產權確權頒證33.8 萬戶。
在區政服務中心設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構建區、鄉鎮、村三級農村產權流轉服務體系,實現“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
分級分類確定農村產權的基準價格和最低保護價,規范抵押融資條件、流程、監管等環節,引導銀行、融資公司開展抵押融資服務。目前,實現抵押貸款500 萬元。
加快社會保險、醫療保險制度銜接并軌,規范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實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救助城鄉一體,榮獲“全國城鄉養老保險試點先進區縣”稱號。
實施“住房保障行動”,年均建成公租房200 套,完成危舊房和棚戶區改造1000 戶,推進新型農村社區“百點建設示范行動”,到2018年將建成新型民居5.13 萬戶,農民集中居住率達60%以上。
擴大城區學校規模,推進急救、婦幼等醫療項目建設,開展城鄉居民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通過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等措施促進就業創業,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制定《農村居民向城鎮居民轉變辦法(試行)》,重點引導新生代農民工、農村籍大中專學生等7 類人群轉戶進入城鎮,推進城鄉戶籍一元化,基本實現城鎮落戶“零門檻”。
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創新農村產權處置辦法,居民可自愿保留、流轉、退出原農村產權和股份。
建立園區共建共享機制,創新“企業+園區+政府”建設模式,引進民間資金建設“園中園”。
推進村改居、鄉改鎮、鎮改街道“三改”工作。目前,已完成聚賢、常理等3 個鄉改鎮和塘河等16 個村改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