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宏建
(作者系中共南充市委書記)(責編:李妍婕)
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關鍵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省黨代會和省經濟工作會議工作部署,認真落實省委主要領導視察南充工作提出的“要走出丘陵地區科學發展之路,在全省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發揮優勢、干出特色、走在前列”的要求,全面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強化項目攻堅,搶抓機遇,扎實工作,在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中率先實現次級突破,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進程。
堅持以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為取向,著力壯大經濟實力。經過近年來的持續快速發展,2012年南充經濟總量達到1180 億元,多項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總體工作取向,推進“四化”同步,加快提升經濟總體實力,夯實次級突破基礎。一是把項目攻堅作為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主要抓手。堅定不移實施項目推動戰略,加快建設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支撐作用明顯的大項目好項目,拉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二是把產業培育作為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主攻方向。推進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大力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扎實抓好油氣化工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提升汽車汽配、絲紡服裝、輕工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加速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南充現代物流園區,努力把南充建成川東北區域和成渝經濟區北部商貿、物流、金融、旅游文化中心。三是把統籌城鄉作為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重要路徑。以主城區特大城市為核心,統籌推進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形成布局合理、層級清晰、功能完善的城鎮體系。大力推進“三化五改五突破”(農村資源資本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層治理民主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城鄉戶籍制度改革、農村金融創新改革、社會管理創新改革;在全域規劃、新村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土地整治上取得突破),著力探索丘陵地區統籌城鄉改革發展新路子。
堅持以弘揚和發展先進文化為方向,全面提升文化魅力。近年來,通過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優化配置文化資源,成功舉辦了國際木偶節、嘉陵江合唱藝術節等文體活動,大型現代川劇《文建明》、木偶劇《彩蝶的神話》等走向全國、全球舞臺,文化優勢逐步顯現。要進一步把南充建成與區域中心城市相適應的文化強市,不斷增強城市軟實力。一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等創建活動,提升群眾文明素質。二是繁榮公共文化。加快推進南充市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場館建設,提升文化體育場地服務功能。三是加強文化產業培育。打造一批文化特色產業園區和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和集團,使文化產業成為南充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新增長點。四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嘉陵江文化為主導,依托絲綢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等主題文化,鼓勵創作更多具有南充特色、南充風格、南充氣派的優秀文化作品,廣泛開展多層次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擴大特色文化品牌的影響力。
堅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引導凝聚社會合力。始終堅持從群眾最急最怨最盼的事情辦起,聽民聲,解民難,全市“十大民生工程”5年累計完成投資700 億元,就業、扶貧、醫療等重點民生項目建設快速推進。我們將把民生理念貫穿工作始終,加快推進民生問題有效解決。一是千方百計辦好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二是以公共財政制度安排調整為支點,均衡配置城鄉公共資源,將財力向農村、向困難群眾、向民生傾斜,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廣泛的權益保障。三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深化法制南充和平安南充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優質的社會服務。
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重大任務,努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始終堅持低碳、綠色、循環發展理念,加大生態建設和保護投入,對高污染、高耗能、低回報項目堅決說“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的理念,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市研究、規劃、建設、管理和營銷全過程,抓好節能減排,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強環境監管,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大力實施城鄉生態綠化工程,加強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飲用水源保護,大力治理城市污染、工業污染和農村面源污染,打造嘉陵江“百里親水長廊”,形成綠地相連、青山為屏、江河為帶、園城一體的山水田園特色。
堅持以加強黨的建設為保障,不斷增強執政能力。始終堅持強化理論武裝,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全面提升了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營山縣城南鎮榮獲“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文建明工作法”在全省、全國推廣。未來幾年,我們將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這條主線,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堅決貫徹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以及四川省委的十項規定,切實開展黨建創新工程,著力解決思想僵化、能力平庸、創新力弱的問題,著力解決自由散漫、紀律松馳、作風渙散的問題,鍛造一支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奮發有為的執政骨干隊伍,為南充率先實現加快次級突破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