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環
(嘉峪關市衛生應急指揮與醫療急救指揮調度中心,甘肅 嘉峪關 735100)
嘉峪關市傳染病網絡直報工作自2004年1月1日起與全國同步實施,已經運行7年多,為了能夠準確掌握轄區內傳染病疫情報告質量,發現存在的問題,現對2005—2011年的傳染病報告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嘉峪關市2005—2011年各醫療單位通過“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報告的傳染病個案。
將報告的傳染病個案資料導入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1]、《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2]的要求計算及時率、漏報率和報告質量。
數據均來自“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統計時間均以審核時間為準,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005年全市共報告傳染病2 883例,其中765例超過報告時限,從診斷到生成報告卡平均需16.52 d。2006年全市共報告傳染病3 535例,其中1 025例超過報告時限,從診斷到生成報告卡平均需8.13 d。2007年全市共報告傳染病4 181例,其中993例超過報告時限,從診斷到生成報告卡平均需0.69 d。2008年全市共報告傳染病4 676例,其中889例超過報告時限,從診斷到生成報告卡平均需0.70 d。2009年全市共報告傳染病4 498例,其中73例超過報告時限,從診斷到生成報告卡平均需0.12 d。2010年全市共報告傳染病4 600例,其中8例超過報告時限,從診斷到生成報告卡平均需0.21 d。2011年全市共報告傳染病4 071例,其中12例超過報告時限,從診斷到生成報告卡平均需0.12 d。
2005—2011年從傳染病報告卡生成到疾控中心(CDC)審核時間及審核及時率見表1。

表1 2005—2011年嘉峪關市醫療單位傳染病報告情況
7年共接診24 346 214例,查出傳染病5 304例,漏報60例,漏報率1.13%。按醫院級別,鄉鎮及以下(含個體診所)醫療機構漏報率明顯高于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差異有顯著性(χ2=38.18,P<0.01),見表 2。
共漏報病種8種,無甲類傳染病漏報;乙類傳染病漏報病種有:痢疾、肝炎、梅毒、淋病、肺結核5種,共41例;丙類傳染病漏報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手足口病3種,共19例。乙類傳染病漏報率明顯高于丙類傳染病,差異有顯著性(χ2=53.02,P<0.01)。乙類傳染病中痢疾漏報數居首,占7年漏報傳染病總數的 30.00%,具體見表 3。

表3 2005—2011年嘉峪關市法定傳染病漏報病種
傳染病疫情監測及時性是反映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對傳染病早期發現、及時報告和響應處置的敏感指標,2004年以前由統計報表逐級匯總上報,無法準確了解各級醫療機構的報告情況[3]。2003年“非典”暴發流行后,我國政府加強了對傳染病,尤其對法定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工作的管理,傳染病防治工作已經逐步進入法制化管理軌道。2004年1月在全國建立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使我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發生了質的飛躍,醫務人員對傳染病暴發的早期識別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
本文通過對嘉峪關市2005—2011年傳染病網絡報告質量進行評價,得出以下結論:
(1)在全市各級醫療機構中,市級綜合醫院報告質量最好,及時率最高,漏報率最低,而疾控中心、鄉鎮及以下醫療機構報告質量相對較差,疾控中心的卡片主要來源于疾控中心的結防專業機構和無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無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人工傳遞卡片,耗時過長,直接影響了報告的及時率,而且卡片的準確率低,傳染病報告卡信息不完整、不準確主要表現在:病人歸屬地、病例分類、現住址不詳細,提供的聯系電話錯誤或為空號。
(2)調查發現,2011年網絡直報的質量最好,明顯優于前6年,在甘肅省14個地州市網絡直報質量評比中我市位列第二。這與2009年下發的《嘉峪關市傳染病網絡直報工作操作指南》以及市疾控中心加大一對一的網絡直報督導力度有很大關系。該舉措不僅規范了慢性病的報告規則,制定了考核的標準,將法制化管理引入網絡直報質量考核機制,而且深入基層,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原則,加強督導頻次,利用網絡平臺,加強了疾控人員與直報人員的信息溝通。
(3)肺結核、肝炎等慢性傳染病是影響報告質量的最主要病種。然而目前對這類傳染病的診斷和上報標準仍不規范,缺乏報告病例定義標準。新發病例和慢性病病例難以區分,病人反復就診、病例重復報告,使慢性傳染病報告發病數上升,這對分析和評價實際發病率及預防控制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建議國家盡早下發對慢性傳染病、疑似病例及病原攜帶者等相關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規范。
(4)在對7年的報告情況進行綜合比較時發現,盡管報告的及時率、完整率、一致率逐年提高,但醫務人員的疫情報告意識和法制意識仍需加強,以便進一步降低漏報率,提高報告卡的準確性、及時性。

表2 嘉峪關市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漏報情況
[1]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衛生部《傳染病防治法》修訂小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釋義[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
[2]衛生部辦公廳.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S].2006.
[3]陳虹,劉玉芳,祝緋飛.2005—2007年杭州市拱墅區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評價[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09,10(12):112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