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運清
(隨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 隨州 441300)
基礎護理是護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也是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是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精神,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實現(xiàn)教學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由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實訓室(模擬病房)為中心的轉變,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1],我院從2009年開始在基礎護理教學中進行了“教、學、做、考、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現(xiàn)報告如下。
隨機抽取我院2010級高職護理專業(yè)5班、6班共115名護生作為對照組,7班、8班共113名護生作為實驗組。兩組護生均為女性,年齡18~20歲,一般資料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兩組由同一位教師授課,采用同一教材,安排相同的教學學時,相同的教學環(huán)境。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授課,即講授—示教—實訓。實驗組采用“教、學、做、考、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即在護理實訓中心的模擬病房進行授課,邊教,邊學,邊做,每學完一項操作馬上進行考試,然后進行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課程目標,序化教學內容,將基礎護理技術所有教學內容分為6個學習情境,包括入院護理技術、生活護理技術、用藥護理技術、冷熱療技術、急救護理技術、出院護理技術。結合臨床護理工作崗位及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需求,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比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小組討論法、問題探究法等?,F(xiàn)以注射給藥技術為例,介紹實施案例教學的步驟:第一步:案例導入?;颊邚埬常?,59歲,患糖尿病8年,需長期注射胰島素,吸煙史15年,因不慎被生銹鐵釘刺傷入院,今晨注射胰島素后未及時進餐,出現(xiàn)心慌、眼花、出冷汗。查體:脈搏:112次/分。第二步:小組討論。該患者需要哪幾種給藥途徑用藥?如何對該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每班分4個小組進行討論,由小組長總結發(fā)言。第三步:解決問題。該患者因被生銹鐵釘刺傷需注射破傷風抗菌素(TAT),先進行皮內注射,皮試結果陰性,再進行肌內注射。出現(xiàn)的低血糖反應需進行靜脈注射。教師從護士儀表、操作前準備、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方面對皮內、皮下、肌內、靜脈注射等分別進行示范,并將與患者的溝通和健康教育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教師邊講邊做,學生邊觀看邊思考。最后將4種注射法從定義、目的、常用部位、用物準備、持針姿勢、進針角度、進針深度、注意事項等方面列表比較,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學生先在模擬人身上練習,然后進行角色扮演真人真做,最后進行單元考核,并對每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方式包括“患者”評價、“護士”自我評價、其他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得出學生該項操作成績,該成績占平時成績的50%。
學期末對兩組學生進行綜合考核,理論考試從題庫隨機抽取一套試題,兩組統(tǒng)一考試,閱卷采用流水作業(yè)的方式,按照參考答案由本教研室教師統(tǒng)一閱卷;操作技能考核采用隨機抽簽方式,監(jiān)考教師嚴格按照統(tǒng)一的評分標準進行評分。
采用SPSS 11.5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應用t檢驗和χ2檢驗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 1。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學生死記硬背、期末考試為特點,加上理論知識空洞乏味,學生常感到枯燥、難以理解、不易記住,學習興趣不濃,多數(shù)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敖獭W、做、考、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通過形象生動、模擬仿真等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身臨其境,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訉で笾R,真正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對學生取得的一點點進步均給予肯定、鼓勵和贊賞,使學生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學習積極性。
表1 兩組學生期末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分)

表1 兩組學生期末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分)
理論考試 操作技能考核對照組(n=115)實驗組(n=113)t值P值80.63±7.93 85.12±7.10-4.482 0.000 83.35±5.05 87.44±3.52-7.096 0.000
基礎護理實踐性很強,必須反復強化訓練才能熟練掌握?!敖獭W、做、考、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臨床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模擬仿真的教學環(huán)境,可以幫助學生盡快進入角色,克服緊張心理,熟悉操作程序,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進而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臨床上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護理問題。同時,真人真做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愛傷意識,有針對性地為患者做好心理護理,達到與護理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與臨床護理實踐存在嚴重脫節(jié)現(xiàn)象,而在“教、學、做、考、評”一體化教學中,教師確立的任務以臨床護理實踐中的具體應用為出發(fā)點,不是單純?yōu)榱藨犊荚嚩贾萌蝿?。該模式有利于學生樹立基本理論與臨床護理實踐相結合的意識,使學習與工作緊密聯(lián)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和整體護理能力,使學生的學習不但做到理實一體化,學做一體化,而且做到學習與工作一體化,有利于提高其崗位適應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也煅煉了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等重要的職業(yè)崗位能力,為進入臨床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側重于知識的灌輸,教師對臨床護理崗位需求的能力不甚了解?!敖獭W、做、考、評”一體化教學模式不但要求教師熟練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各種教學儀器、設備的性能和應用,還要熟練地進行各項護理操作。這就需要教師每學期下臨床進修學習,及時了解臨床護理的最新進展,從而提高教學水平[2],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
[1]廖文玲.護理技巧“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初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28(24):67-68.
[2]王小燕.模擬情景式教學法在婦產科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