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
中國的經濟列車,已經從過去幾十年的高速運行狀態放緩放穩。這輛緩行的列車,在可預見的未來10年時間里,會擇取哪些領域的弄潮兒,放入它的VIP富人包廂?
觀察家認為,一個會大規模產生富豪的行業,應該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市場規模要比較大;第二,比較適于創業;第三,市場要處于成長期。
而與過去不同的是,未來中國創業者的創富速度會比以前更快、更猛。以前,創業者需要積累第一桶金,而現在,只需找到一個好的商業模式。
在這組封面故事里,我們結合業界人士的分析,列舉分析了一些可能是創富大戶的領域,其中有的已經出現可復制的商業模式,也有看上去很美,但在實際運作中問題迭出的行業。
未來十年的中國,哪些會是生產富翁的領域?其財富增長方式如何?如果你是投資者,會將資金投到哪些產業?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新聞周刊》近日分別采訪了《福布斯》中文版總編輯周健工,以及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請這兩位業界人來給中國的財富“算算命”。
中國新聞周刊:一個會大規模產生富豪的行業,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周健工:第一,市場規模要比較大;第二,比較適于創業;第三,市場要處于成長期。因為比較成熟的市場相對穩定,新的富豪不太容易產生。對中國來說,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市場開放和準入的問題。你拿中國和印度來比,印度很多的富豪產生在能源、電信、航空、金融這些領域,而在中國,這些領域對民營企業開放還有限。
胡潤:這個要看消費的潛力。消費潛力巨大的行業,都有可能產生富豪。
中國新聞周刊:如果按此標準來衡量,你比較看好哪些領域?
周健工:可以對比一下中國和美國,很多人認為美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還有一個有參考價值的是印度。它和中國的人口規模很近,發展的程度也大體接近。
我覺得房地產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領域,以及和房地產相關的行業。其實印度房地產富豪也挺多的,而美國就比較少。由于中國的城市化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最直接受益的一個產業就是房地產及其相關領域。
還有一塊是IT互聯網。互聯網仍然是目前最活躍的創富領域,不斷有互聯網的概念出來,移動互聯網出來了,云計算出來了,大數據也出來了,將來說不定還有人工智能。
從美國來看,高度城市化之后,他的服務和零售業創造了很多的富豪。中國雖然已經產生一批了,但跟高度城市化相關的服務業仍然還有很大的創富空間。不光是零售業,各種各樣的連鎖服務業,與人們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服務業,都有很大的創富空間。
還有金融服務和投資領域。中國是一個儲蓄率很高的國家,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不僅會產生很多富豪,還會產生一大批中產階層。他們在家庭投資理財方面需求是非常大的。這在美國已經很充分。
還有生物制藥領域。這方面,印度比中國要發達。中國正在快速進入老齡化,這些都會給醫療、保健和生物制藥帶來很多的機會。
還有一個是比較難確定的,就是媒體領域。美國有很多媒體的富豪。2011年統計過一次,在美國的400富豪榜上,有十分之一是跟媒體有關的。我說的是傳統媒體。印度也有很多。但是在中國,首先,傳統媒體將來往哪方面發展還不清楚;其次,傳統媒體仍然管制得很嚴格。如果這個領域對民營開放的話,也會有很多創富的機會。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就是多元化的,不是指某個具體的領域。很多富豪都是多元化的產業集團。比如做制造業的可以很輕易進入房地產領域,然后可以做文化產業,做個主題公園,然后進入零售業,進入電商,很多是慢慢滾雪球滾出來的。
胡潤:我比較看好服務業、傳媒以及在線購物。
金融業也比較看好。現在第一代企業家很多把孩子送出去,很多人學的是金融,因為你不懂金融,企業就做不大。將來,很多企業家都會轉行到金融行業。
互聯網我也非常看好。它對我的祖國英國的影響也很大。很多老牌的店都在關掉。互聯網和生物結合在一起,將來的潛力會非常大。另外,醫療、教育的造富前景也不錯。
中國新聞周刊:現在很多人在說新能源和有機農業,它涉及到中國增長方式和消費的轉型。你對這兩個行業的造富前景怎么看?
周健工:太陽能這一塊,很多人都從富豪榜上下去了。
我對有機農業不太看好。中國很多地方的土壤、水質和空氣都被污染了,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有機作物。你要真正做有機農業,就要對這塊土地進行清理,你要保證不用殺蟲劑,實際上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做出這種東西,多少人能消費的起?它很難形成一個很大的市場。
中國新聞周刊:現在是不是有這樣的趨勢:制造業正在向投資的領域轉化?感覺做投資的越來越多,從事制造業的越來越少了。第一代創業家現在似乎都在忙于投資。
周健工:在制造業的某些領域出現了這種情況。第一個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二個是嚴重依賴出口和出口退稅的產業。你不能排除在廣東、浙江一些民營制造業要么破產,要么用積累下來的資本投資其他的領域。
但是,制造業仍然存在很多機會。第一,從低端到高端制造業轉化,國內還是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另外,也有一些制造業進入到進口替代的領域。比如蘇泊爾,2007年把制造業賣給法國的一家公司,最近決定重新進入制造業,專門生產很高級的不銹鋼水龍頭。他們覺得,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生產出同樣質量的東西。這是一個制造業走向高端的過程,是一件好事。
另外,中國的“富二代”或新一代的企業家的確有不愿意從事制造業的趨勢,這是比較讓人擔憂的現象。
胡潤:我也看到這種趨勢。很多企業家把企業賣掉,或者從日常管理退出,利用積累或套現的錢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