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蓮

過去兩年間,丁香園的營收翻了4番,正迎來12年發展史中最迅猛的增長期。不過,這樣的業績,尚不足以支撐這家醫藥網站的擴張,去年底再次融資達千萬美元。
“希望能夠在移動互聯網方面有比較快的發展?!倍∠銏@創始人李天天不肯透露這次融資的具體數目,但他坦承,這筆資金將用于開拓基于移動終端的醫療健康市場?!案苿踊ヂ摼W相結合是大勢所趨,未來的前景非常大。”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
看好醫療市場的不止李天天一個人,也沒有人懷疑移動醫療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金礦。眼下,許多像李天天這樣的淘金者們,正試圖用無線裝置和基于因特網的醫療保健軟件,撬開數百億美元的醫療保健市場。
2012年11月的那一次融資過程,讓李天天明顯感覺到,投資者中看好醫療健康行業的人比以前多了。
“跟前幾年相比,懂行的更多了,大家認為醫療健康領域有很多機會,有很多未被滿足的需求?!崩钐焯煺f,醫療市場的需求都是剛性需求,每個人都會面對健康疾病問題。中國的醫療資源比較緊缺,又沒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優化,而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或將改變這一狀況,這正是創業者們所看中的機會。
丁香園生物醫藥科技網,成立于2000年7月23日,是醫學、藥學、生命科學專業人士獲取最新進展、交流專業知識的網絡平臺。彼時,創辦者李天天還是一個在哈爾濱攻讀醫學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他對電腦很感興趣,又發現有個很著名的學術工具很多同學不會用,于是他就做了一個網頁介紹其用法。這個靜態的網頁做好后,只用一個3寸軟盤就裝下了,他在網易找到了免費的空間。網頁傳上去后,李天天驚奇地發現,比自己懂的多的人都出現了,他自己也從中學到了更多。
漸漸地,這個網頁增加了留言板功能, 2002年又變成了一個論壇。這一年,李天天繼續在哈爾濱攻讀博士學位,丁香園積累了一兩千會員,也出現了幾十位熱情的版主,他們大多是來自醫藥生命科學領域的老師、醫生和學生,他們當中有300多人共同出資,買下了一臺兩萬多元的服務器。
“當時什么想法都沒有,只覺得參與討論很快樂?!崩钐焯煺f,他自己作為一個生物信息學博士從丁香園得到了很多幫助,里面有很多清華大學、中科院的老師,大家經常就課題進行討論。只要有機會,李天天就拿個帶支架的錄音筆找專家采訪,回來再把錄音整理出來傳到論壇上,還組織會員們就熱點話題編寫成口袋書。
如今看來,這段時間的積累,對丁香園日后的發展至關重要。隨著互聯網環境快速改變,大批醫生成為網民,丁香園會員數開始出現爆發性增長,2006年時達到五六十萬規模。
“丁香園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醫生社區了,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將其帶到更高的臺階上?!崩钐焯煺f,“醫學不斷出現新的發現和新的突破,醫生是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他們對于信息的需求量非常大,需要非常好的快速有效獲取信息的通道。這也對丁香園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專業的信息更新更快,國外的進展也要盯得更緊?!?/p>
對互聯網的熱情徹底打敗了對學術的興趣,李天天覺得丁香園是獨一無二的,而學術圈并不缺他一個。于是,他瞞著父母和妻子悄悄退了學,來到杭州與網友張進和周樹忠開始嘗試丁香園的商業化運作。此前,張進是浙江某大型公立醫院神經內科的一名醫生,周樹忠從事過多年的醫藥研發。
最開始,他們還是想延續之前的模式,組織講座,做出版業務。到了2007年5月,他們推出了第一個產品——丁香人才網,為醫藥行業相關企業提供招聘服務。
與李天天退學來到杭州差不多同一時間,學醫出生的王航在北京創立了“好大夫在線”,公布醫生的基本信息及專家出診停診時間等,為用戶提供服務。與李天天完全出于興趣不同,王航的創業靈感則來自于家人到醫院看病的倒霉經歷。2006年5月,有著十來年互聯網從業經歷的王航與創業伙伴一起,啟動了“好大夫在線”項目,10月31日上線的第一版頁面上只有5萬個醫生的信息,網站前500個對醫生的評論都是在醫院“現場采訪”得來的。

丁香園和好大夫在線,分別代表著網上醫療產品的兩個方向,一個面向醫生,一個面向患者,但他們都特別重視服務的社會價值和用戶體驗,一開始并沒有明晰的商業模式。
在2004年出版的《財富第五波》中,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就將健康產業稱為繼IT產業之后的全球“財富第五波”。但是對于李天天和王航他們這些拓荒者來說,雖然他們創造性地將IT和醫療健康這兩個熱門行業融合到了一起,財富的浪潮并沒有很快將他們淹沒。在李天天的印象里,那時互聯網上的醫療行業也比較落后,能叫得出名字的不超過十家。
丁香園差一點就倒在了淘金的路上。2008年,丁香園發現很多醫生都有采購醫藥耗材做研究、測試的需求,但相關的醫企又沒有有效的推廣渠道,于是它推出生物試劑耗材的網上采購平臺“丁香通”。此前一年,丁香園已經推出了丁香人才網,給醫藥行業相關企業提供招聘服務。這兩項業務,都是基于丁香園網頁搜索關鍵詞排名而篩選出來的,也很快就帶來了現金流。然而,一年十幾萬的收入遠遠不夠養活創業團隊,更遑論業務拓展。
“年底賬上就快沒錢了,工資都快要發不下來,出現了很大很大的壓力?!崩钐焯旄嬖V《中國新聞周刊》,恰逢金融危機,借錢很難,幸好最終從銀行貸了100萬元,三個創始人的房子都抵押了進去,“簽字的時候手都哆嗦了”。其實,丁香園的業績那時候已經開始上漲,只是增長的幅度沒有那么快,再過六個月情形就完全不同了。2009年,丁香園盈利了,本來一年期的貸款也提前三個月就還清了本息。直到現在,丁香園都非常重視現金流。
危機過后,丁香園迎來了風投的眷顧。李天天說,他永遠忘不了2009年11月17日,那天他跟合伙人張進在北京被風投出資人“關”在一間屋子里,要求必須簽了合同才能走?!耙燥埼医o你們訂,要喝水給你喝,要打電話就在這里打?!比缃窕貞浧鹉谴稳谫Y情形,李天天說,當時他們都傻了,“她的搶法讓我們很吃驚,以前接觸的投資人沒有這么反過來追你的,我們從來沒有這么被‘綁架過。”
此前,已經陸續有風投找到丁香園,基本達成共識。這家“綁架”他們的風投公司是美國頂級風險投資機構DCM(Doll Capital Management),其負責人問了一些問題,突然就“非常非常激動,說對我們這個項目很感興趣”。被“綁架“后一周,丁香園就和這家風投公司簽了約,隨后DCM很快就到杭州做了調查。從調查開始到資金全部到賬,只用了18天時間。
有了這筆200萬美元的資金,丁香園團隊信心得到極大提升,開始敢想一些“大動作”了。這一年,丁香園又建立了一支由數位醫學和藥學碩士組成的編輯團隊,通過對丁香園用戶的分析,找出對相關信息有需求的醫生,通過站內新聞、短信的方式向他們推廣相關藥品動態。這個為藥企提供營銷解決方案的產品,給丁香園帶來了幾千萬元的營收。不僅如此,李天天在管理中遇到了問題,DCM都會帶著他與其曾經投資過的企業創始人見面,讓他接觸不同管理風格的人,去做各種思考?!暗谝惠喭顿Y者對我們的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崩钐焯旄嬖V《中國新聞周刊》,從2010年到2012年,丁香園的業績翻了4番。
李天天融資的傳奇經歷,只是資本看好網上醫療業務的一個縮影。2006年成立的好大夫在線,2007年就得到了聯創和雷軍聯合投資的300萬元;一年后,DCM的300萬美金也在金融危機爆發前一周到賬;2011年年初,第三筆投資上千萬美元又落到好大夫在線賬上。
資本的“示好”更加激勵了這個市場,直接在醫療APP領域開拓的創業公司,猶如雨后春筍般競相面世。2011年8月,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畢業的張遇升回國后召集伙伴,開始籌建杏樹林,從國際最新的雜志中選取影響較大的論文,通過翻譯加工整理到自己的數據庫中,醫生可以免費按??啤⑵诳确诸悶g覽文章,也可以設定關鍵詞,專門追蹤某一領域的最新文獻。
回國三個月后,張遇升在北京參加了一個創業者比賽,他的企劃案被評為第一名,很快就獲得了美國藍馳創投基金幾十萬美元投資。同樣在2011年成立的春雨天下軟件公司,通過建立疾病數據庫,整合醫生資源,為用戶提供移動的自診或在線問診服務,也已經成功進行了兩輪融資,總金額高達1100萬美元。
“移動醫療在國外是剛剛興起的一個領域,空間比較大?!痹诖河晏煜侣摵蟿撌既水吚卓磥?,移動APP的出現對于創業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機會。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協會2012年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5年內,全球移動醫療服務應用將為移動運營商帶來115億美元收入,而信息平臺提供商、醫療設備廠商和內容與應用提供商,將分別獲得24億美元、66億美元和26億美元收入。
2012年4月初,杏樹林的醫學文獻第一版上線,很快就排到了醫療APP榜前面?;緵]有花什么力氣做推廣,用戶增長就很快,第一個月只有幾千用戶,現在用戶數已近20萬,這讓張遇升信心倍增。
但如何將這些用戶轉化成商業價值,張遇升目前并沒有很好的思路。他覺得現在談商業還為時太早,“營收平衡的問題,要到2015年以后再考慮?!睆堄錾嬖V《中國新聞周刊》,他希望用戶數今年能夠增長到50萬,明年則要達到100萬。
有著同樣困惑的不只是杏樹林。春雨掌上醫生客戶端向用戶免費提供自診和向醫生問診兩大功能,自從2011年上線至今已經吸引了700多萬用戶,現在每天有30萬活躍用戶,問答咨詢達5000多條。“一年多的實踐證明,我們的方向是對的,所以會繼續開拓下去,暫時不去考慮盈利。”春雨天下聯合創始人畢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現在并沒有很清晰的商業模式。盡管也有一些商業方法,但是否可持續目前還難說。
“我們更多是對醫患交互數據精準分析,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和比對,希望能夠從中發現,怎樣在用戶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產生商業價值?!碑吚赘嬖V《中國新聞周刊》,雖然已經有很多藥廠、醫院主動要求合作,但是春雨的商業化嘗試非常謹慎。他認為,用戶的信任本身就是一個嘗試的過程,必須要把用戶的拓展和體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不僅像杏樹林、春雨天下這些新生的創業公司面臨商業化難題,即便是丁香園、好大夫這樣早期的拓荒者們,至今也沒有建立起成熟的商業模式?!昂么蠓蛟诰€至今尚未在商業模式上有很大的突破。跟投資者希望迅速盈利不同,我們想的是,在獲取商業價值之前,必須先提供靠譜的社會服務?!焙么蠓蛟诰€創始人王航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醫療是個服務性的行業,但中國的現狀是大家都不愿意為服務買單,“曾經有醫生開玩笑,掛號費還沒有停車費多,門診掛個號5塊錢,在醫院停車費20元。多數人更情愿為藥品或某一項檢查付錢,而醫生用幾十年總結的經驗為患者指出的道路,他們并不覺得值錢?!?p>
不過,王航相信,醫療基于服務,未來的盈利方向也是往服務領域發展,對此他依然看好。經過6年多的發展,好大夫在線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醫療網站,每天有300萬患者到訪。這期間,好大夫在線已經先后提供了電話咨詢、網上付費咨詢、術后隨診、海外就診等收費服務項目。但王航說,即便是最好的模式,其收入也僅僅能夠用來填補運營成本。
盡管杏樹林2009年開始持續盈利,但如今轉戰移動醫療,李天天覺得自己還是新兵?!斑@個行業看起來很大,但很不好做,想掙快錢不容易,更需要耐心和積累。”他認為,用戶的付費習慣需要慢慢培養,而國內的醫療體制和行業管制也決定了,創業者只有提供比別人好很多的產品才有機會。但使他備感欣慰的是,2012年11月17日的融資之后,DCM再度跟投,總融資量高達千萬美金。
至于商業模式,李天天愿意幫助企業提供商業協作,但無論是幫助藥企還是患者,他覺得醫生始終是核心。“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讓醫生在這個平臺上獲得更多支持,未來十年還是希望為醫生提供更好的交流和互動?!崩钐焯焱嘎叮巯滤膱F隊正致力于搭建中外醫生交流互動的平臺,而移動醫療的嘗試也是跟醫生工作相關,比如用藥、新聞資訊的推送、社交互動等。
李天天所看中的為醫生提供服務,這也是張遇升比較看好的領域。此外,張遇升還認為,復制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解決看病難,以及大數據挖掘都將是比較容易產生財富的環節。“現在還是拓荒階段,好的產品還不多,更談不上成功的商業模式。”張遇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今年他將繼續融資,爭取將每一個產品都做到極致,而不會一味追求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