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
《福布斯》記者Ricardo Geromel最近撰文認為,世界新的億萬富豪將產生在農業和清潔能源領域。如果把這句話放在中國,可能得推后許多年。
判斷一個領域是否會產生富豪,有兩個基本的條件:一、未來發展對其需求量會大幅增長,有足夠的財富空間;二、這個空間不易被人發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會持續一段時間。這個時間段,就是新富豪的創富機會期。而上述的兩個領域,都不能滿足第一個條件。
對于清潔的能源,很多人對它的前景深信不疑,但對這一前景何時能成為現實,卻不敢妄下結論。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基于其高昂的成本,還無法形成一個持續性的國內需求。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小廣,還指出這一產業的一個問題:“很多人來投資,不是為了發展這一產業,而是來圈錢、圈地?!?/p>
農業具有很長的產業鏈,種植、食品加工、配送以及飼料領域,都會產生一些創富的機會,但由于其附加值比較低,不會集中產生富豪。
以上述兩個標準來衡量,蘊藏著無限創新可能的互聯網行業,依然可能是造富大戶。 一方面,其與傳統行業的結合,依然有很多的創新空間,“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么可能”。另一方面,它的技術門檻相對較高,進入者有限,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供求平衡。
城市化的財富前景如今是被所有人看好。其創造機會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在眾目睽睽下,每個人到底能分到多少蛋糕,尚需觀望。另外,其涉及的主要領域房地產和服務業,前者格局已定,后者門檻不高,在公平準入的情況下,或許很容易達到供求平衡。
金融領域或有驚喜。中國的金融產品嚴重不足,需求旺盛,供需之間存在很大的缺口。唯一需要破除的,是政府對民間資本的入門限制。“比如網上支付,我付錢給你,為什么非要通過銀行?解決了這個準入問題,就會有很多的創富機會?!庇⒋笞C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說。
金融領域的另一個造富的機會,來自于民間金融自由化。復旦大學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現在民間藏富驚人,這些錢被金融管制堵在地下,一旦開閘,將會成為“中國未來最大的紅利”。
雖然調控未見放松的跡象,很多人還是對房地產寄予厚望。除了對調控行將結束的預期外,由城市化帶來的剛需的增加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個在泡沫中成長的產業,雖然仍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在政府的嚴密注視下,再創輝煌還得具備更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