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清
風險管理是醫院的管理程序,是對現有及潛在的風險進行評價、識別、與處理的過程,控制風險事件在醫院的發生,以及減少風險事件給患者與醫院帶來的傷害與經濟損失。有資料顯示,醫療糾紛的發生率正在逐年增長,增長率可達11%,產科的投訴率占居首位,要求追究法律責任與經濟賠償的案件在增多,助產士負責母、嬰兩條生命的安全,為確保母、嬰的健康,規范其操作規程,給予產房護理風險控制與評估是十分重要的[1-2]。筆者對126例患者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風險管理的方法,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產婦126 例,將其雙盲隨機方法分為兩組,各63 例。兩組產婦均自愿參加本次實驗,并同院方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產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產婦的詳細資料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臨床資料對比表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臨床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風險管理。具體方法:(1)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助產士的責任,讓其在護理工作中能夠有章可循。將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崗位職責、各項常規的護理規范、消毒、隔離制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等裝訂成冊[3],發放助產士手中,由護士長定期組織學習與考核,在每月均召開安全分析例會,給予護理質量做以分析和總結,對于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整改方案,并在護理中予以實施。(2)組織業務學習或提供進修的機會,提高助產士的技術水平。本科根據助產士的特點,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激發其學習的熱情,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定期進行理論知識講座與考核。對新的設備與新的儀器,組織科室人員進行學習,鼓勵助產士參加各種技術競賽,使其將理論知識運用至護理的實踐中,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與意識[4]。(3)注重助產士的溝通能力培養。定期舉辦相關學習,使其明確溝通的內容與目的,能以和藹的態度,真誠的語言主動與產婦進行溝通,耐心解答產婦及家屬提出的疑問,緩解其焦慮不安的不良情緒。產房內的助產士要多與醫生、病房護士溝通,聽取她們的建議與要求,并進行改進,提高產房的護理質量。(4)規范護理文書的書寫,產程圖與分娩記錄;產程記錄;新生兒記錄都由助產士來完成,助產士要在護理中勤觀察,并及時給予記錄,書寫內容要求完整與準確,嚴禁涂改、漏項、缺項等[5]。(5)提高產婦的風險防范的意識教育,產婦進入至產房后,助產士要向其講解可能遇到的風險,對使用的藥物與每項檢查均要告知這樣做的目的。(6)建立風險的告知制度:由于產婦在體質、年齡等方面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異,部分患者對某些常規的護理操作,其耐受性較低,如人工破膜、留置導尿等,增加了意外事件的發生幾率,所以護理人員在進行操作時,要將其所具有風險性與可能發生問題向患者與家屬講明,取得她們的理解與配合,減少護患矛盾。
1.3 評價指標 (1)將院內自編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發放患者,由患者本人填寫采用無記名的方式。調查表分5個項目,即非常滿意、滿意、較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2)由護士長組織本科護士每月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分。(3)風險因素的認知度:采用問卷調查方式,根據術后患者臥床天數、胃腸道的反應、貧血、內出血、妊娠反應、長期臥床等因素給予評估,滿分為100分。(4)風險事件:統計本組病例中侵蝕性的葡萄胎、絨毛膜癌、功血、子宮肌瘤、宮外孕、藥物流產、妊娠嘔吐、先兆流產等風險事件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組間的療效判定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產婦的風險認知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理質控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風險認知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理質控評分比較[n(%)]
2.2 觀察組護患糾紛的投訴率、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患糾紛的投訴率、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比較[n(%)]
產房是產婦與家屬期望值均比較高的區域,對護理質量與醫療技術要求很高,而產房因產婦病情變化快速,因此風險較大,事故的發生率也較高,是護患糾紛的高發科室。風險管理在產房實施,目的主要在于以技術性、科學性、專業性的管理,讓產房的護理人員深層次理解護理工作的責任,提高其對風險事件識別的能力[6],我科通過準確分析存在不安全的因素,細化護理的環節,并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不斷整改,加大督查的力度,確保產房的護理質量能夠持續提升。
綜上所述,將風險管理應用于產房的護理中,能夠提高護理人員風險的防范意識與應對的能力,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提高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減少醫療糾紛,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1]陳雪霞.風險管理在產房工作中的應用探討[J].海南醫學,2010,9(14):1018-1019.
[2]閆永仙.影響產房護理安全因素的分析與管理對策[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0,4(5):28.
[3]廖陳亮,王賢華.產房護理糾紛隱患及防范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16(3):246-247.
[4]王愛琴,王玉蘭,楊紅梅.產房風險管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0,12(34):1146-1147.
[5]戚琳,武建嶺.產房護理風險管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7(20):51-52.
[6]王蓉.產房預見性風險管理探討[J].當代醫學,2012,18(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