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中CO2濃度升高對環境和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海平面上升與陸地淹沒、氣候帶移動、颶風加劇、植被遷徙與物種滅絕、洋流變化與厄爾尼諾頻發等重大災難與之密切相關。我國電力等相關行業消費產生的CO2排放量分別占煤炭消費產生CO2排放量的48%,從總量上看,目前我國的CO2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CO2總排放量很可能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因此,CO2減排已成為當前國內外熱點研究領域和前沿研究課題,CO2的捕集對于溫室氣體減排具有全球性的深遠意義,并亟需有相應的工業應用,研究CO2捕集在電廠排放控制上的應用,實現電廠CO2減排行之有效的方案。在電廠項目中施行CO2捕集對我國乃至全球CO2減排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由于國際油價日益上漲,海灣國家將石油天然氣作為重要的出口資源,積極拓展其他替代能源發電,便考慮在產油國家建造燃煤電廠。但同時為了滿足中東地區部分國家參加了聯合國CO2減排計劃,便考慮燃煤電廠配套CCS系統由于1L液態體積CO2氣化之后為500L氣態CO2,較好的液態氣化體積比決定了CO2是非常好的趨油物質,也決定了CO2在中東產油國家有較好的市場需求。
本項目為2×135 MW電廠項目帶CO2捕集系統(carbon capture system--CCS),地址在中東阿聯酋Ras Al-Khaimah酋長國Saqr港保稅區,本項目采用印尼進口煤,含水分較高(36%總水分),采用上海鍋爐廠煤粉鍋爐,出力為490 t/h。項目特點為要求帶50萬t/年的CO2捕集系統,此系統由上海鍋爐廠供貨,電站集團工程公司總成。鍋爐島采用中速磨煤機、爐后煙氣系統采取液氨法SCR工藝技術、電除塵系統、石膏濕法脫硫系統。汽機島為135 MW汽輪機帶分缸抽汽用于CCS系統,直流海水循環冷卻;發電機為空氣冷卻135 MW出力發電機;升壓站為GIS系統。尾部煙氣流向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30%左右煙氣經適當處理之后進入CCS系統,被化學藥劑捕集為純CO2,煙氣中其他成分直接排空;第二部分70%左右煙氣經適當處理之后,目前是進入煙囪排放,后期將對此70%煙氣設置處理系統,其中的CO2將用于養殖海藻。系統大致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帶CO2處理的常規燃煤電站CCS系統流程示意
1.2.1 煙氣
對于本項目所配套的CCS系統,處理的對象就是鍋爐系統尾部煙氣,主要的產物就是從煙氣當中捕集下來的CO2。所以,本項目給CCS系統提供的煙氣成分與參數至關重要,直接影響CCS系統工業應用。同時,CCS系統對輸入煙氣也提出了要求,如氮氧化物含量、二氧化硫含量等。上海鍋爐廠與電力設計院結合各方因素,設計了現在的煙氣系統。首先,鍋爐部分采用常規四角切圓型爐,適合高水分印尼褐煤。鍋爐廠按照設計煤種,給出鍋爐省煤器出口的煙氣如表1所示。

表1 省煤器出口煙氣成分
其中,需要注明的是煙氣中含有粉塵為3.91 g/m3及少量氮氧化物。而氮氧化物會與CCS系統化學藥劑反應,并且也需要滿足阿聯酋當地的環保指標,鍋爐尾部設置了液氨法SCR反應器;同時,在鍋爐空預器之后設置了電力除塵器,綜合考慮之后,設計除塵出口濃度為50 mg/m3。石膏濕法脫硫系統也是增加環保指標重要系統。CCS系統中的化學藥劑也會與酸性氣體二氧化硫反應,為了避免CO2吸收劑的過度消耗,需要盡可能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值。表2為脫硫系統出口煙氣成分。

表2 脫硫出口煙氣成分
此煙氣當中含有極少量粉塵、氮氧化物與其他不明雜質,都會引起后面CCS系統CO2吸收劑的運行損耗。到目前為止,此部分藥品損耗難以降低。
1.2.2 其他接口因素
CCS系統需要從電廠系統獲得以下資源:除鹽水、海水、蒸汽、壓縮空氣、電。除鹽水為CCS系統配CO2吸收劑配藥所需;海水主要用于脫硫之后煙氣洗滌與降溫;蒸汽提供CO2吸收劑在再沸器中分界所需熱量;壓縮空氣與電是常規閥門與用電設備所需。
本項目CCS系統采用的是胺類溶劑吸收法CO2捕集工業化技術,胺類CO2化學吸收法較為成熟,該工藝流程具有能量消耗低、工藝過程簡單、設備投資少、產品質量好、生產成本低等特點,特別適用于煙道氣濃度在13%左右的低濃度CO2回收工程。主要采用的化學藥物為胺類CO2化學吸收劑,R1R2NH化學試劑針對煙道氣中的低濃度CO2,具有吸收容量大、吸收速率快、不易降解、再生溫度低等優點,吸收溶劑使CO2氣體濃度從13%提升至95%。為后續的CO2的精制提純做準備。該工藝由于采用新型吸收溶劑,較傳統的MEA吸收法降低了能量消耗、減少了設備投資、簡化了工藝流程、體現了低碳環保的理念。具體過程如下:CO2+R1R2NH+H2O=R1R2NH+HCO。此胺基溶劑與CO2反應形成不穩定的氨基甲酸鹽,其吸收CO2的最大容量為1 mol CO2/mol胺。圖2為電廠用CO2捕集系統流程。

圖2 CO2捕集系統流程
2.1.1 水洗塔系統
脫硫后的煙氣從水洗塔下部進入,與從塔頂逆流而下的水接觸降溫后從塔頂流出,經分離器分出水分后,氣體由引風機送入吸收塔。頂部流下的水從塔底流出,通過泵送入冷卻器冷卻后,再進入水洗塔,構成循環。水洗塔的主要作用為洗去煙氣中的殘余粉塵并將煙氣的溫度降至50℃。
2.1.2 吸收塔系統
降至50℃的煙氣由引風機送入吸收塔,從吸收塔下部進入與塔頂逆流而下的溶液接觸,其中一部分CO2被溶劑吸收,吸收CO2的尾氣由塔頂排出。在吸收塔中CO2濃度為13%的煙道氣與高效CO2吸收溶劑逆向接觸。煙氣中的CO2被吸收溶劑吸收,吸收CO2后的吸收溶劑由貧液變為富液。由于吸收過程反應放熱,吸收后的富液溫度升高。脫除CO2后的煙氣進入吸收塔上段與洗滌水逆向接觸,除去從吸收段帶來的微量吸收溶劑后在塔頂放空,此時未被吸收的煙氣中的其他成分被直接排空,主要成分為氮氣、水蒸氣、氧氣等。水洗液在吸收塔洗滌段重復循環,其中吸收劑的濃度不斷增加,需定期監測處理。富液被送往再生塔進行回收利用。
2.1.3 換熱系統
溶液(貧液)吸收CO2后由塔底經泵送入貧富液換熱器,與來自再生塔的貧液進行換熱,回收熱量后送入再生塔。富液(已吸收CO2)從再生塔上部進入,與自下而上的水氣、CO2接觸,解吸部分CO2,然后進入煮沸器,使其中的CO2進一步解吸。解吸CO2后的貧液由再生塔底流出,經貧富液換熱器換熱后,用泵送至水冷器,冷卻后進入吸收塔。溶劑往返循環構成連續吸收和解吸CO2的工藝過程。富液與來自再生塔頂的再生氣體進行了熱量交換,富液溫度被升高,再生氣溫度降低,并有部分蒸汽被液化。升溫后的富液進入貧富液換熱器,與來自再生塔底的貧液再次進行熱量交換。富液溫度再次升高,貧液溫度降低,使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
2.1.4 尾部工序
解吸出的CO2連同水蒸氣經冷卻、分離除去水分后得到純度99.5%(干基)以上的產品CO2氣,送入后序工段使用。再生氣中被冷凝分離出來的冷凝水,用泵送至再生塔,維持系統水平衡。為了維持溶液清潔,約10%~15%的貧液經過分離過濾,除去溶液中雜質;為處理系統的降解產物,設置胺回收加熱器,需要時,將部分貧液送入胺回收加熱器中,通過蒸汽加熱,將胺、水蒸餾進入再生塔。
該項目對環保要求較高,雖然項目本身在中東地區,但其電廠設計的環保要求都按照國內最新的燃煤電廠環保要求設計。本項目設置了脫硝系統、高效電除塵器、脫硫系統等環保設施,即煙氣中SOX、NOX、粉塵等含量都已經降至國標以內,并兼顧滿足CCS系統入口煙氣要求。由于本項目CCS系統是用于燃煤電廠鍋爐尾部煙氣處理,其CCS系統本身針對電廠煙氣成分的特殊性也做了針對性系統設置,如適用于電廠的特殊化學吸收劑吸附;吸收塔之前的水洗塔,用于降低脫硫塔之后的煙氣溫度,減少煙氣中剩余的粉塵含量,以滿足R1R2NH溶液化學吸收CO2的參數需要。在電廠項目中施行如此巨大的CO2捕集系統,使得CO2捕集在電廠中工業化應用有了先例,而這種工業化應用恰恰滿足了全世界對節能減排的需求,也滿足了中東業主對成本合理的CO2的需求,用于趨油與食品都有較高的性價比。對我國來說,煤電是主要的能源,也是主要的污染來源。一種能用于發電廠、能工業化的、經濟合理的CO2捕捉系統,對于減輕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有示范作用,能成為“十二五”節能減排行之有效的措施。
[1]趙毅,張自麗.電廠二氧化碳捕集研究及展望[J].工業安全與環保, 2012,38(6):74-85.
[2]趙毅,張自麗.電廠二氧化碳捕集分離研究綜述[J].上海環境科學, 2012,31(2):62-70.
[3]秦大河.中國氣候與環境演變[M].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5.
[4]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小組辦公室,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全球氣候變化—人類面臨的挑戰[M].北京: 商務出版社, 2004.
[5]孫欣.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捕集與儲存技術[J].世界煤炭, 2008,34(4):96-99.
[6]靖宇,韋力,王運東.吸附法捕集二氧化碳吸收劑的研究展望[J].化工進展, 2011,30(增):133-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