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蟲


與空氣污染相關的一個問題——車內污染,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與高血壓、心臟病等一樣的人類健康十大威脅之一。不過,消費者在買車過程中卻很少關注私家車的車內污染問題。相比公共交通工具,許多人以為私家車車廂內的空氣質量總要清新一些。其實還真未必。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車內空氣檢測有章可循,但因《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并非國家頒布的強制標準,而只是推薦性國家標準,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各品牌汽車的車內空氣質量,還得消費者自己多長一個心眼。
車內空氣嚇一跳
2012年9月,《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開始實施6個月后,300名車主集體投訴某品牌汽車甲醛超標4倍,稱花了幾十萬購到的是“移動毒氣室”,只敢看不敢開,因為車內異味撲鼻。
央廣經濟之聲《天天315》節目報道,為證明車內空氣污染嚴重,有車主在4S店共同見證下,自費委托江蘇國測檢測機構正式對所購車輛進行第三方檢測。檢測所的工作人員依據《室內空氣質量評價標準》對車輛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車內空氣中甲醛含量是國家頒布標準的4倍多,屬于嚴重超標。
該車系“異味維權”QQ群內,來自全國各地的用戶互相交流著痛苦的用車體驗。可由于《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不是國家強制標準,至今沒有得到廠方正式答復。同是在去年9月,有報道稱“健康汽車檢測報告”顯示11款主流車型可能存在致癌風險,最后也成了爛尾新聞。
有傳聞說,此項標準之所以為推薦性國家標準,而不是非強制性國家標準,就是因為考慮到國內汽車工業的發展現狀,目前部分企業還達不到標準。
在指南頒布前,上海市室內環境凈化行業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已投入使用的私家車問題很嚴重。當年的測試結果是通過征集上海市百輛轎車,免費進行可吸入顆粒物檢測。在選取的100輛轎車中僅有17輛車達到2003年頒布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更遑論2012年3月1日實施的《指南》!檢測車輛中超標1倍的28%;超標2倍的21%;超標3倍的20%;超標3倍以上的14%,最嚴重的超標7倍!
豪車也打“擂臺賽”
最近,全國22家城市消協及消費維權單位聯合發布的《汽車室內空氣質量比較試驗報告》出爐,和幾年前上海市室內環境凈化行業協會征集的私家車相比,這項全國性的試驗報告,調查對象中有專門針對豪車的環節。而豪車的車內空氣質量“擂臺賽”,某種程度上可以視作國內汽車企業目前最高水平的比賽了。
獲得豪華品牌送檢測車型評測成績對比第一名的是沃爾沃S60,這也是唯一獲得五星評級的豪華汽車品牌。數據證明,沃爾沃汽車提供了健康無害的駕乘環境,對于沃爾沃車主來說,享受北歐般純凈的空氣,僅一道車門的距離。
沃爾沃方面告訴記者:“車內空氣質量是北歐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汽車所關注并擅長的領域。沃爾沃汽車在為消費者提供清潔駕駛艙,防止空氣污染進入車廂,保障駕乘者的健康方面一直處在業內領先地位。”甲醛檢測優于標準7.14倍,乙醛檢測優于標準2.5倍,丙烯醛檢測優于標準50倍,苯檢測優于標準110倍,乙苯檢測優于標準1500倍!
沃爾沃S60不僅自身的材質經得住檢測考驗,而且還能做到自動清潔駕駛艙。
沃爾沃的工程師稱:“許多行車人士認為,待在車內關閉窗戶就能阻止空氣污染的入侵,但事實上并非如此。車內空氣的污染主要來自兩方面:外部污染空氣的循環進入和車內材質的有毒揮發。如果車輛無法有效過濾來自外界的污染空氣,加上內飾材質的揮發,待在車內的人們很可能要面臨‘雙重毒害。”
沃爾沃汽車標配的空氣濾芯可以有效阻止灰塵、花粉以及尾氣顆粒物等來自車外的污染通過通風系統進入車廂。同時,沃爾沃汽車在1999年率先推出的車內空氣質量控制系統(IAQS)能夠監測到周圍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一旦發現這些污染物質,系統能夠立即自動關閉進氣口,并促使車廂內潔凈的空氣進行重復循環。這樣雙重的保障能夠有效保護駕乘者免受車外污染空氣的侵害。按北京PM2.5指標來衡量,數據顯示沃爾沃汽車車內的空氣質量比車外空氣清潔20-100倍。
值得一提的是,霧霾天氣對行車安全也有極大危害。比如1月13日,大霧彌漫的廣西全州衡昆高速發生20車追尾;1月16日凌晨,在滬昆高速邵陽往懷化方向發生16車連環相撞。當時濃霧積聚,能見度不足50米。而自動防追尾正是沃爾沃S60全系標配的城市安全系統所擅長的。它可以有效幫助車主減少因城市交通擁堵及空氣能見度低所可能帶來的低速追尾事故。當車輛即將與前方汽車發生碰撞而駕駛者又沒采取任何措施時, 該系統會自動緊急制動,從而避免或減輕碰撞的程度, 讓車主即使在霧氣朦朧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危險。此外,包括帶自動排隊功能的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帶全力自動剎車功能的行人安全系統、車道偏離警告系統和駕駛員安全警示系統在內的各類高科技主、被動安全科技都會在較差空氣能見度的環境下保障駕乘者安全,讓其免除出行的后顧之憂。
車內清新要“可持續”
在新車車內空氣質量得到保證后,私家車主需要私享清新,還需要正確使用和正確保養,才能保持清新空氣的可持續性。
為減少車主在汽車內受到有害氣體的危害,專家建議,車主在進入汽車后的短時間內,就應該打開車窗或開啟外循環通風和空氣凈化設施,引進新鮮空氣,不能在封閉車窗、車門狀況下長時間行車,更不能在封閉的車內睡眠或長時間休息。
車主在購買新車后,應當像新裝修住房那樣,盡可能地保持車內外空氣的交換,以便盡早讓車內的有害氣體揮發釋放干凈。如果氣味嚴重,可以到通過計量認證的空氣檢測部門鑒定。新車的前6個月內一定要加強通風,定期清洗車內空調,盡量保持車內空氣新鮮,特別注意不要用香水或空氣清新劑掩蓋車內的異常氣味。
在開啟空調和暖風時,使用車內外空氣交流模式,盡量避免長時間使用車內自循環模式;具有選擇空氣質量相對良好的道路意識,正如選購污染低的綠色食品一樣,盡量在開闊、空氣流動大的線路行車;在遇到堵車嚴重的地段和時間,或跟隨尾氣排放可能超標車輛行駛時,應當把空調、暖風開關暫時調到車內自循環模式,開窗行駛的車輛應暫時關閉車窗。
車主要養成這樣的習慣,根據車外空氣狀況,及時調整車內空調循環系統;購車后選擇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車內空氣進行有害氣體檢測;如車內空氣中有害物質超標,應及時選擇有資質的凈化公司進行凈化處理或添置空氣凈化器。同時,定期保養時要及時清洗和更換空氣過濾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