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癌》
[ 2013年第10期]
看著身邊許多的人都因為得了癌癥而離去,還有不少是自己的親戚和朋友的親戚,河里已經見不到我們小時候所見的景象了,水很清澈,魚很多……初中時,到了冬天早上上學去就見河里的水熱騰騰的冒著熱氣,飄到路上是一股那么刺鼻氣味,說是整治,十幾年下來了,也沒見整治出個樣子,水還是那樣有著奇怪的顏色,水里還是沒有出現魚兒。不敢再用自家井里的水,不敢再吃自家地里出的蔬菜。諷刺的是,我們鎮上也是在我們蕭山很有名氣的印染廠老板也得了這種病……
經濟要發展,但是我們的健康才是發展的根本基礎啊,如果非要攤上自己了才算事兒的話,當這樣一天到來了,你發覺錢有了但是沒命花了,不是悲哀嗎? 江蘇蘇州 小 小
全國各地都在搞開發區,各級政府,上至省級,下至鄉鎮,都在搞招商引資,無論條件是否符合當地自然條件,有條件的要上項目,無條件的創造條件也要上項目,一切都是政績的刺激的。官可以越當越大,自然環境和社會公眾的健康越來越受到人為的威脅。何處是凈土? 湖北鄂州 愛隨風兒飄
我老家就在紹興。每年看到這些現象我都頭痛不已,雖然不在那里住,但是看到美麗的家鄉被污染成這樣,深表痛心。這里有幾個問題:1,為什么那些企業無視國家已有的排污標準和要求?2,為什么當地的環保部門不作為而又沒人追責?3,為什么深受其害的農民無法得到補償?4,為啥問題出現這么多年沒人解決?
新浪網友 hellocatking
十年前曾在紹興齊賢鎮呆過一年,那么美的水鄉風光,讓我至今仍常常記起。什么時候那里的水變得那么可怕了?
新浪網友 驚鴻1劍
這就是所謂的中國模式吧。現代化的大生產讓整個社會的復雜度都大大增加,沒有管理和制度上的相應提高,必然無法適應大幅增加的復雜性。在生產能力上已經是現代復雜社會了,什么都在大規模地制造,但在管理上仍然是熟人社會和農業文化的管理方式。難道一定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以后才知道?
新浪網友 被子背在后背上
盛澤溪南村那邊,每天臭氣熏天,舉報了之后稍微好點,如果不舉報又開始亂排亂放,最可怕的是溪南村那邊開發土地,把原本不是住在河邊的人移到河邊上去,靠毒氣更近了。 新浪網友 天使墜落人間_2011
在我的家鄉湖北仙桃,因為東區化工開發區的大規模投產,與這個開發區一脈相通的城中河——仙下河,自春節過后已變得其臭無比。去年城區仙下河上的風景路尚可見很多晨練的人群,今年幾乎看不到了——人們實在是受不了這條現在被黑水惡臭環繞的“護城河”了!
新浪網友 許文7777
王安憶十幾年前有本小說“上種紅菱下種藕”,極為溫柔地寫了江南水鄉的此種變遷。
新浪網友 想想的一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