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樂韻

“好萊塢,她要來了!”
繼在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以視頻連線形式亮相后,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似乎要拓展新的事業領域:闖蕩好萊塢,主持一檔電視脫口秀節目!
實際上,米歇爾早就是電視熒屏上的常客了——自從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以來,這位第一夫人在各類電視節目中出鏡不下40次,有意識地塑造“軟實力”。
在《艾倫秀》中,她不忘秀自己的健身成果——趴在地板上和主持人比做俯臥撐。在毫不費力地完成了25個動作后,米歇爾停了下來,戲稱“不想讓艾倫輸得太慘”。難怪有美國媒體說,真正能拯救美國和“馴服”華爾街的,其實是米歇爾,如果不信,看看她的肱二頭肌就知道了。
今年2月24日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米歇爾的另類登場對觀眾來說也是一個意外。當晚,身穿銀色禮服的她在白宮通過視頻連線,宣布最佳影片獎歸于《逃離德黑蘭》,令本·阿弗萊克及其團隊激動不已。第一夫人破天荒地成為奧斯卡的頒獎人,還引發了些許爭議,伊朗國內尤為不滿,認為奧斯卡應該淡化政治色彩。
雖然米歇爾堅稱,自己的電視活動都是為了宣傳“讓我們動起來”的兒童反肥胖運動,一些旁觀者卻覺得“她顯然是在為娛樂事業做鋪墊”。
《國民問詢報》的消息源還稱:“米歇爾和喬治·克魯尼、威爾·史密斯交朋友,還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凱瑟琳·畢格羅等導演的大粉絲。影視圈為她敞開了大門,(進入圈子)只是早晚的事情。”
實際上,有關米歇爾要進軍影視圈的消息早在去年5月份就曝出過。時值奧巴馬與羅姆尼的選戰正酣,就有知情人士對《國民問詢報》表示,如果奧巴馬再次當選總統,對電視事業心生向往的米歇爾可能等不及總統任期結束就會涉足電視節目。《艾倫秀》的制作人希拉里·麥克朗林曾說,“我真心希望她(米歇爾)能留在白宮,但如果不能,我希望她成為我們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
第一夫人的形象進化
“第一夫人”的稱號最早用來稱呼美國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的妻子瑪莎·華盛頓,打那以后,美國第一夫人就成為一個特別的身份——她既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治家,又不完全等同于傳統道德標準下的賢妻良母——她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能力和政治目標來設計“第一夫人”之職,開拓新職能的時候也不必嚴格向立法機構負責,有著極大的彈性和模糊空間。
顧家是“第一夫人”的本分,首任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的妻子瑪莎·華盛頓是標準的居家型,丈夫和孩子的幸福是她人生中的最大目標。“晉級”為第一夫人后,熱情好客的她優雅地履行著女主人的職責,讓各國客人感到賓至如歸,但她根本就不喜見丈夫成為總統,甚至沒有出席他的就職典禮。她在寫給外甥女的信中提到,作為首位第一夫人,她并不快樂,“我想我更像一個國家囚犯,被某些東西所羈絆,不得脫身……”
后來者中,倒有不少是不折不扣的賢內助,把扶持丈夫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阿比蓋爾·亞當斯是第一個住進白宮的美國“第一夫人”,也是她丈夫、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最重要的政治參謀;薩拉·波爾克不僅為丈夫出謀劃策,還幫助他修改演講稿;朱麗葉·泰勒為白宮聚會活動專門安排了一位報道員,成為今天白宮新聞發言人的源起;露·胡佛是第一位從白宮發表電臺講話的“第一夫人”,曾發動無數的婦女為貧困家庭捐助食品和衣物;里根總統的夫人南希常邀請不同背景的人到白宮閑聊、游說、安撫,做了不少總統和幕僚都不方便做的幕后工作,起到極大的“公共關系潤滑劑”作用。
在外交領域率先做出成績的“第一夫人”要數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夫人埃莉諾。她在二戰時期曾代替丈夫出國訪問,推動了反法西斯戰爭的發展,給人們留下的完美形象被廣泛傳頌:美國第一夫人成了不在編的總統特使。
此后,“第一夫人”在外交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人情化和溫情化是她們的優勢。尼克松總統的妻子帕特西利亞·尼克松除了隨同丈夫訪蘇和訪華,還曾以臨時總統特使的身份做過好幾次出訪。1972年2月,她單獨訪問了3個非洲國家——加納、象牙海岸和利比里亞,與國家領導人討論美國關于羅德西亞(今天的津巴布韋)和南非的政策問題。1974年,她率領美國代表團出席委內瑞拉總統和巴西總統的就職典禮。在越南戰爭期間,她甚至去越南旅行,成為自埃莉諾以來第一個去過戰區的“第一夫人”。
再比如羅莎琳·卡特于1977年6月以卡特總統和美國政府特使的身份訪問了10個拉美國家,成功獲得各國國家元首的會見。阿根廷的《環球報》曾評價:“羅莎琳作為一個非內閣成員,成功推廣了她丈夫所維護的關于制度、經濟、軍備和人權等問題的觀點。”
1960年,約翰·肯尼迪成為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他的妻子、32歲的杰奎琳·肯尼迪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第一夫人”。杰奎琳會說流利的法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擁有杰出的社交能力和獨到的審美情趣。她的穿戴極富個性,成功地倡導了美國的流行時尚。赫魯曉夫、尼赫魯和戴高樂都曾為杰奎琳著迷,稱她為“非常可愛的肯尼迪夫人”。到了米歇爾·奧巴馬,“穿衣經”更是被時尚雜志奉為必備話題。
《新聞周刊》的編輯埃莉諾·克利夫特曾預言,“未來的‘第一夫人將會更像希拉里而不是芭芭拉·布什,或者是勞拉· 布什”,因為將來“會有更多的女性從事專門職業”。
那些另類的第一夫人
2011年,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的妻子布呂尼在名導伍迪·艾倫的電影《午夜巴黎》中過了把癮。雖然僅是在片中客串一名博物館館長,拍攝過程也只是半天多,但布呂尼還是相當賣力,5小時經歷了32次NG,這位第一夫人始終極度投入,不時地與導演討論劇情。在現場特工重重的保護之下,圍觀的市民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了布呂尼工作勁頭兒之專業。
在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夫人安倍昭惠經營居酒屋則引發了爭議。去年10月,安倍昭惠在神田書店街巷里開了一家居酒屋,除了不用下廚掌勺,其他端盤、擦桌、掃地等都事必躬親。不少人認為前第一夫人在男性顧客居多的居酒屋里當跑堂,還被拍到帶著醉意迎送客人,實在有點離經叛道。更何況當時安倍晉三正在謀求二度上位,當時就有議論,如果昭惠重新成為第一夫人,這家居酒屋還開得下去嗎,豈不損害安倍晉三的形象及國家尊嚴?當時,安倍昭惠表示:“也許無法在這里拋頭露面,(但是)店還會開下去。”顯然,她對此事已經深思熟慮。倒是安倍晉三對妻子開店表示了支持,因為開店所得利潤都是用來捐給緬甸等地建立學校,以支持安倍晉三發起的“為亞細亞的孩子們建設學校議員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