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靜
范冰冰說過一句話,大意是:“我當得起多少贊美就要經受多大的詆毀。”知名度和口水總是相伴而生的,沒有詆毀往往是因為沒有注視。
《爸爸去哪兒》開播時“零差評”,算是多年來罕見的現象,沒有彈,只有贊。播了幾期之后,不和諧之聲終于出現了,但不是針對節目的,而是針對那些幼小的孩子和他們的明星父母。
雖然之前我并不喜歡這些明星,更確切地說是無感,但就事論事,他們的孩子都很可愛,至少經過節目的剪裁,去掉“負能量”的部分,都沒有熊孩子的傾向,比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更聰明懂事。即使明知這是個秀,但大家也寧愿相信小孩作偽的能力一定弱于他們的天性,所以他們也會表現出哭嚎、鬧脾氣這些缺陷。
而把這些天真的表達當作腹黑宮斗劇,愛情偶像劇,只能說群眾實在太閑太無聊了,某些大人也實在太陰暗了,陰暗到連我這么陰謀論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小孩們上期娛樂節目也能有某家粉絲做出餅狀圖,分析每個孩子的露面時間,從而得出誰被黑誰被保,皇帝不急太監急,父母不急粉絲急。
這些事當然可以置之一笑,但現在傳播渠道這么發達,難免會傳到明星父母眼里,他們自己久經考驗,未必能承受他人對子女的詆毀,這也正是這個節目為什么會花掉八個月去敲定人選的原因,總不能拿個真空罩把孩子罩上,讓他們永遠聽不到外面那些鼓噪,從而保持最原始的心態吧。
還是回歸到最初的教育理念討論是正途,有個專家為了顯示聳動性說田亮應該看心理醫生,這個我是萬萬不能贊同的,但她也不是沒說一句有用的。她說在表達感情方面,中國的女性是索取性,男性是回避性,男人覺得養家賺錢是最大責任,至于照顧家庭,那是女人的事,他們也吝于口頭表達溫情,搞得女人欲求不滿,反復追問:“你愛我嗎?你到底愛我嗎?你愛我什么?”
這種情況當然隨著西方文化的浸淫越來越不顯著了,而且我也覺得,與其男人滿嘴甜言蜜語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中國男人敏于行而訥于言會更可愛也實用一些,當然如果能按專家所說,有言有行那就完美了。
這也并不是中國男人的通病,應該說是雄性動物的天性。雌性哺乳動物躲避著雄性的追逐,躲避不成生下幼崽,男方一定逍遙快活去了,留下母親千辛萬苦獨力哺育幼兒,壞的父親還會和幼崽搶食。人類社會向文明不斷進化中,社會性和動物性一直在交戰,男性為了保證血統的純粹,不得不在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家庭中供養妻子孩子,以免妻子為了有食物去養育后代而和其他男性交配。
現代家庭關系中很多妻子也在經濟關系中占有重要一環,甚至是最關鍵的一環,但文明尚沒有進化到男性帶孩子能甘之如飴的地步,所以當代女性既是有史以來地位最高又是最辛苦的時期?!栋职秩ツ膬骸防锏膵寢尣⒉凰闶制毡?,除了李湘,多是全職主婦,這在普通家庭是難以實現的,同時這些職場成功的爸爸就比普通爸爸們更疏于照顧家庭,更接近于傳統的父親。所以我的男同事們看了都說:我們沒必要向這些明星學習,我們陪孩子的時間比他們多得多。
就算是多得多的這些男人,也承認孩子是媽媽帶的,飯是媽媽做的,衣服是媽媽洗的,如果媽媽也很忙,就是長輩和保姆做的。他們所做的最偉大的事就是晚上給孩子講故事,這已經可以評上好父親標兵。生孩子,對于男人是多么劃算的事,只要確保這個孩子是他的,孩子的可愛他都享有,孩子的麻煩讓女人去管,這才是《爸爸去哪兒》應該繼續的必要。為什么這個節目原版在韓國,為什么歐美人不會對這種節目大驚小怪,因為韓國的爸爸比中國爸爸更不稱職,有強烈對比才有戲劇沖突。與其對別人的孩子指手畫腳,不如先確保自己是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