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耀文
《平凡的世界》自問世以來,以其現實主義的筆法、曲折的故事情節、復雜的矛盾糾葛影響和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小說中的孫氏兄弟在艱難曲折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的故事,已經成為勵志的經典。然而,令人難以釋懷的是,他們的愛情無不都是悲劇式的結局。
孫少安和田潤葉雖是青梅竹馬,但由于家庭條件的差異,少安早早回家務農,潤葉則當了城里的小學教師。當年少時兩小無猜的友情逐漸演化為愛情時,當聰明善良的潤葉表示出愛意時,老實巴交的少安白知無法逾越經濟條件和家庭背景這兩座大山——最后少安和農村女子賀秀蓮結了婚,潤葉則嫁給自己并不喜歡的李向前。孫少平和他哥不一樣,他思想超前,視野開闊。尤為可貴的是,他敢于沖破傳統的樊籬,迫切地希望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改變生活,這就和極富才華、性情要強的田曉霞擦出了愛情的火花。然而,就在他們的愛情開花結果的時候,一場洪水奪去了曉霞的生命——他們之間的愛情戛然而止。與此同時,少安和秀蓮依靠自身艱苦卓絕的努力闖出一番人生的天地時,秀蓮卻因勞累過度,身患絕癥,含恨離開人世。
掩上書卷,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男女主人公的愛情都是令人哀傷痛楚的悲劇結局?
路遙小說中這種愛情悲劇觀念有其形成的原因。
路遙出生在陜北農村,在經歷了生活的苦難和生存的磨難后,作家對現實生活的嚴酷與復雜產生了冷靜的思考和深刻的認識。陜北早年艱辛屈辱的生活使得路遙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非常強烈,當路遙從農村走進城里,才真正認識到城鄉的差異有多么巨大。比如,小說中的少安承受的壓力有來自傳統觀念的束縛,職業地位的迥異等,而他和秀蓮的婚姻似乎更加符合人物的性格和生存環境;少平和曉霞雖然沖破了這些束縛,卻遭受到了無法預知和抗拒的意外之災。
路遙是一個對藝術充滿激情的作家。他追求完美、謳歌愛情,但他更理解生活、忠于現實?,F實與理想的矛盾使他彷徨、無奈,亦使他清醒、覺悟。魯迅先生曾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甭愤b是想通過小說中的愛情悲劇告訴人們:現實生活是復雜多變的,只有消除了造成悲劇的種種存在因素,才有可能品嘗到愛情甜蜜的果實。于是,他選擇借助文學在虛構的小說世界里表現自己的愛情觀念,他想與讀者分享自己苦苦思考后的結晶,隨即產生了讓讀者驚心動魄的感動力量和藝術效果。
田曉霞是承載著作家審美理想的人物,路遙悲痛地安排她的悲劇,正是忠于現實的表現:職業、地位和生存環境的巨大鴻溝,使得她與少平缺乏共同生活的物質基礎,如果讓曉霞背叛少平而另結權貴,無疑破壞了曉霞的整體美感。于是,路遙安排了她的殉職,試圖將她的善良崇高的品質和她傳奇浪漫的愛情放大,閃耀出悲壯凄慘的美!曉霞的意外離世,將《平凡的世界》推向了高潮!可以這么說,只有這種帶有悲劇特質的筆法,才符合人們的審美口味,這也正是路遙的小說被廣大讀者喜歡的真正原因之一。
路遙鐘情并熱愛著腳下的黃土地。年少時家境貧困那段獨特的經歷,使他深切地體會到生活的殘酷無情,也感受到了人間真情。出身于農家的他,雖則受到了許多磨難,但是對黃土地的鐘情卻深深地植入了內心深處。直到進了城,這份感情依然沒有改變和轉移。他對這片黃土地始終懷著贊美、感激、眷戀和期待。因而,他的身上有著悲天憫人的苦難意識和平民情懷。他對人生的執著追求、對故土的熱愛與眷戀、對現實生活的理性認識,再加上深重的苦難意識和悲情的人生觀,這一切構成了路遙小說鮮明的悲劇性情結。
路遙對人生和命運的理解,帶給我們的是深沉的思考。我們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人生的艱辛使每個人或早或遲會遇到一些磨難,苦難是人生的財富,只有經歷并超越了苦難,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路遙的小說里我們能深切地感悟到這一點,這也是路遙作品中的愛情悲劇給我們最深刻的啟迪。
(責任編輯 高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