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樹靜 劉印川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雕塑藝術的發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使之迅速發展,成為使我國文化逐漸融入世界、走向新世紀的重要因素。如何使這種新奇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到世界文化潮流當中,并且使其更好地發展成為我們廣大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旨在針對我國雕塑藝術的發展前景進行分析,簡單介紹高校的雕塑教學的新任務及雕塑創作發展特點,希望可以促進我國雕塑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雕塑;藝術;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J30 【文獻標識碼】B
隨著21世紀的到來,雕塑藝術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陣熱潮,我國受到世界雕塑藝術發展大趨勢的影響,在雕塑藝術的發展方面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與探討。從雕塑藝術起源的理論方面來研究,雕塑藝術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影響,該項研究對雕塑藝術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外,國家針對雕塑藝術的發展現狀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和法規,為雕塑藝術的發展保駕護航。雕塑藝術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結合的產物,我國的雕塑藝術應該朝什么方向發展值得我們進行深入思考。筆者將在下文中結合幾年的工作經驗,淺談我國雕塑藝術的發展前景。
一、簡析高校雕塑教學新任務
隨著我國雕塑藝術的不斷發展,高校的雕塑教學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進行變革,進而也要完成一些新的任務。
1.教育觀念急需更新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雕塑藝術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新事物、新理念的出現就要求我們廣大雕塑藝術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模式,制定一套與潮流發展相適應的教學體系,以提高教學質量。雕塑藝術教師要懂得以發展的、客觀的、新穎的教學理念與學生進行交流,建立一個平等互助的交流平臺,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2.教師的思維模式有待改變
在過去幾年的雕塑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遵循的是邏輯化的思維模式,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強調的是規則與步驟,而現代的雕塑藝術創作講究的是在最大程度上加大人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要大力激發出人的潛意識和前意識在創作中的積極性,潛移默化地在創作藝術中滲透進去非自然、超乎時空界限的形象,最終豐富雕塑藝術創造,達成質的飛躍。
3.強化雕塑材料的開發與利用工作
雕塑材料是雕塑藝術的核心內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雕塑藝術品的質量及層次,因此,強化雕塑材料的開發與利用工作對我國雕塑藝術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材料的缺乏能夠直接影響到雕塑藝術品作者的情感表達,使藝術語言略顯貧乏,不僅如此,好的雕塑藝術品材料對獨特的藝術品創造有重要意義,并且雕塑藝術的材料已經成為多元化藝術發展趨勢的載體和引導者。因此,我們廣大工作者一定要致力于雕塑材料的開發與利用工作,使創造出的雕塑藝術品成為時代審美特色和時代科技發展水平的代表。
二、簡析雕塑藝術文化特點
1.我國的雕塑藝術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印記
人類社會長期發展的結晶便是民族歷史的文化沉淀,因此,掌握民族藝術發展特點、強力傳承和發展地區文化精髓是設計的關鍵,也是設計之本,民族之魂。雕塑藝術的設計要善于在古老文明之中尋找靈感,將民族藝術的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傳統文化中尋找創作源泉,并且加入一些新時代的創作靈感,充分體現出現代人類對藝術的審美及要求。
2.雕塑藝術品的設計更傾向于內心獨白式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終回歸于生活。雕像藝術的創作靈感最初都是源于作者的生活感觸及內心情感,是作者對人生感悟及人生理性思考的表現形式。不同的雕像藝術作品源于不同的文化、思想基礎,以不同的表達方式闡述對生活和人生的見解。雕塑藝術品正是具有如此內涵才使得其具有與眾不同的新鮮感、抽象感、行為感等,為其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三、小結
通過上述論述可知,對我國雕塑藝術的發展前景進行分析是意義重大的,對我國整體藝術產品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施行改革開放,逐漸打開中國的大門與世界接軌,新潮的思想及文化接踵而至,對我國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而雕塑藝術則是其中的關鍵因素。現階段,雕塑藝術已經成為中國藝術與世界藝術交流的重要紐帶,是我國藝術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關鍵因素。我們廣大雕塑藝術工作者任重而道遠。我們既要認可近些年來雕塑藝術取得的輝煌成績和喜人進步,同時也要清晰地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這就要求我們廣大雕塑藝術工作者恪盡職守、嚴于律己,不斷對雕塑藝術進行學習、探究,積極探索能夠促進我國雕塑藝術發展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最大程度上緩解我國雕塑藝術發展現狀。此外,高校的雕塑藝術教師也要以教育學生為己任,對我國的雕塑事業充滿信息,秉承“不放棄、不拋棄”的理念從事教育工作,一定為會社會培養出一批批的棟梁之才,促進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盡管在當前的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在未來探索的道路上更是阻礙重重,但是我堅信,天道酬勤,只要我們廣大工作者齊心協力,對我國雕塑事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假以時日,一定能夠促進我國雕塑藝術的發展,使之在國際雕塑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